《DNA显微镜可直接观测基因组》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7
  • 2019 年 6 月 20 日Cell报道,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者开发出一种全新的 “DNA显微镜”,可以建立细胞的图像,同时收集大量的基因组信息。DNA显微镜预示着显微技术领域将迎来第三次革命。
    DNA 碱基分子含量微小,难以直接观测。研究者巧妙地使用了堆叠分子的化学合成法。研究者往细胞内注入各种各样的DNA标记物,这些标记物会连接到与其互补的RNA子上,使其具有唯一的标签。细胞以这些导入的DNA标记物为模板,大量扩增其副本,这样通过“分子堆叠”就使的相邻的标记分子相互碰撞,进而使它们连在一起。这一过程进行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就拼凑出识别每一碱基的“分子堆”,然后该团队通过计算机算法解析这些“分子堆”信号,将原始样本中的约5000万个基因的碱基序列转化为图像,进而使实验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样本基因组信息。
    DNA显微技术的开发,其意义并不局限于其自身技术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与潜力,这会激发其他研究者对基因型与表型关系、肿瘤特异性靶向药物和受体阻断剂等多个领域更为深刻的创造力。

  • 原文来源:https://www.hhmi.org/news/dna-microscopy-offers-entirely-new-way-to-image-cells
相关报告
  • 《美科学家开发DNA显微镜 可显示基因组信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06-24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生物物理学家Joshua Weinstein、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Aviv Regev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家Feng Zhang发明了一种非传统的称为“DNA显微镜(DNA microscopy)”的成像方法,它能够观测到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什么。他们使用DNA“条形码”来协助确定分子在样本中的相对位置,而不依赖于光线(或者任何类型的光学器件)。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6月2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NA Microscopy: Optics-free Spatio-genetic Imaging by a Stand-Alone Chemical Reaction”。 Weinstein说,通过使用DNA显微镜,这些研究人员能够构建细胞图像,同时获得大量的基因组信息。“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层我们无法观察到的生物学。” Regev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显微镜类别。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而是一种我们以前从未考虑过要做的事情。” 新玩意 到目前为止,显微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光学;比如,光学显微镜可追溯到17世纪,依靠可见光来照射样本。科学家们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反复研究,甚至不再局限于可见光谱。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光片显微镜---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样本发射光子或电子,随后显微镜检测发射出的光子或电子。 第二类是在显微镜确定的位置上分割样本。然后,计算机程序将每个分割的片段拼接成完整样本的完整图片。光学成像可以提供亚细胞结构和作用的复杂图像。基于分割的显微镜可以为科学家提供遗传信息。 Weinstein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想要构建一种一次性完成所有这一切---拍摄细胞位置的快照并找出驱动它的特定基因序列---的方法。 这种组合对于研究细胞遗传多样性的科学家来说非常重要。Weinstein说,免疫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免疫细胞中的基因可发生最少单个碱基变化的变异。每种变异可引起细胞产生的抗体类型出现显著变化。细胞位于组织内部的位置也能够改变抗体产生。 他说,如果你专注于其中的一种变异,那么“你仅了解其中的一部分”。 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Regev说,捕获完整的细胞图片并不需要昂贵的显微镜或许多花哨的设备。所有你开始需要的是标本和移液器。 首先,这些研究人员获取实验室中培养的细胞,并将它们固定在反应室中。然后,他们添加了各种各样的DNA条形码。这些DNA条形码结合RNA分子,从而给每个RNA分子一个独特的标签。接下来,他们使用化学反应来让每个标记分子产生越来越多的拷贝---一个从每个分子的原始位置扩展出来的生长堆(growing pile)。 Weinstein说道,“将每个分子想象为一个向外传播自己信号的无线电塔。” 最终,标记的分子与其他标记的分子碰撞,迫使它们成对连接在一起。彼此靠近的分子更容易碰撞,因而产生更多的成对DNA。距离相隔较远的分子将产生较少的成对DNA。 DNA测序仪会读取样品中每个分子的碱基序列,这需要长达30个小时。这些研究人员开发出的算法随后解码这些数据---在本文中,这些数据代表来自每个原始样本的基因序列的大约5000万个DNA碱基---并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图像。 Weinstein 说,“你基本上能够完全重建你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东西。” 他补充说,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光学显微镜可以很好地观察到分子,即使它们在样品中是稀少的,而当分子密集---甚至彼此堆积在一起时,DNA显微镜表现更好。 他认为DNA显微镜有朝一日可能能够让科学家们加快开发帮助患者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他说,这种方法可能潜在地识别出最适合靶向特定癌细胞的免疫细胞。 Zhang说,每个细胞都有独特的DNA碱基组成。“通过直接从被研究的分子中获得信息,DNA显微镜开辟了一种将基因型与表型关联在一起的新方法。” Regev补充道,这类显微镜的可能性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希望它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我们从未想过的伟大想法的启发。”
  • 《研究突破显微镜局限,透视基因表达》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9月27日《科学》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者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超声成像系统,实现在活体动物观测基因表达。该研究将带来观察基因调控的全新方式。该系统的后续的应用与开发,将实现对活体动物里的基因表达更好的研究与探索。 目前常用的检测基因表达方法是绿色荧光蛋白(GFP)系统,但荧光难以穿透厚厚的器官和组织,无法检测大型活体动物基因表达。而超声成像刚好可以穿透厚厚的器官和组织。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看到特定细胞。研究者观察到一些水生微生物在体内形成一类特殊的蛋白结构,它们就像气球一样,中间充满了空气,这种蛋白结构提供了超声成像所需的分辨率。为了将在原核生物中表达的这种蛋白结构在真核生物中表达,研究者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把所需的多条基因转入了哺乳动物细胞系,并让它们稳定表达。 对比试验中,限于组织的穿透性,“荧光蛋白”组只能看到“一坨”荧光,看不清太多细节。而在“中空蛋白结构”组,超声成像清楚地看到,只有肿瘤最外面一层有着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的表达。后续的组织学检测,也证实了超声成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