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_2019-nCoV受体结合的结构分析,较SARS-CoV显示出与ACE2更强的相互作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4
  • 1.时间:2020年2月17日

    2.机构或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3.事件概要: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于2月17日发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发表的论文“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receptor binding of 2019-nCoV”。

    2019-nCoV是新发现的一种与SARS-CoV高度相似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直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结合,在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对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进行了结构分析。这两种病毒的RBDs在氨基酸序列上有72%的同源性,分子模拟显示了高度相似的三维结构。但是,2019-nCoV中由灵活性高的甘氨酰形成的环状结构取代了SARS-CoV中的灵活性低的脯氨酰基残基。分子建模显示,2019-nCoV RBD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有更强的相互作用。灵活性高的环状结构中具有一个独特的苯丙氨酸F486位点,它可能起主要作用,因为它位于到ACE2的疏水的活性口袋中。ACE2在从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的整个动物界中广泛表达,具有保守的一级结构。结构分析表明,来自这些动物的ACE2可能与2019-nCoV的RBD结合,使它们成为该病毒可能的天然宿主。目前,2019-nCoV被认为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然而,由于ACE2主要在肠、睾丸和肾脏中表达,粪口和其他传播途径也是可能的。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应该开发能够阻断ACE2与RBD相互作用的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来对抗这种病毒。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03399?via%3Dihub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291X20303399?via%3Dihub
相关报告
  • 《2月20日_与ACE2受体结合的2019-nCoV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的晶体结构》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2
    •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 3.事件概要: 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题目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bound with the ACE2 receptor”的文章,以2.45埃的分辨率测定了与细胞受体ACE2结合的2019-nCoV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晶体结构。2019-nCoV RBD的ACE2结合模式与SARS-CoV RBD几乎相同,后者也利用ACE2作为细胞受体。结构分析表明,2019-nCoV RBD中的残基对ACE2结合至关重要,其中大多数残基要么高度保守,要么与SARS-CoV RBD中的残基具有相似的侧链性质。这种结构和序列上的相似性强烈支持2019-nCoV和SARS-CoV RBD之间的融合进化,以改善与ACE2的结合,尽管它们被分离在β冠状病毒属的不同遗传谱系中。研究还使用2019-nCoV RBD分析了两种靶向RBD的SARS-CoV抗体的表位,为今后交叉反应抗体的鉴定提供了依据。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9.956235v1
  • 《2019-nCoV受体结合的结构分析》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01
    • 2019-nCoV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高度相似。我们对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穗状糖蛋白受体结合区(RBD)进行了结构分析。这两种病毒的RBDs在氨基酸序列中有72%的同源性,分子模拟显示它们具有高度相似的三元结构。然而,2019-nCoV有一个明显的环,在SARS-CoV中,柔性糖基残基取代刚性脯氨酰残基。分子模拟显示2019-nCoV的RB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柔性环中一种独特的苯丙氨酸F486可能起主要作用,因为它能渗透到ACE2的一个深的疏水口袋中。ACE2广泛表达于整个动物界,从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具有保守的一级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这些动物的ACE2可能与2019-nCoV的RBD结合,使它们成为该病毒的可能天然宿主。2019-nCoV被认为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然而,由于ACE2主要在肠、睾丸和肾脏中表达,粪便经口和其他途径传播也是可能的。最后,应该开发能够阻断ACE2与RBD相互作用的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来对抗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