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The 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 BfR)于2016年12月6日组织了一次“基因组更改新技术”(New Technologie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Genome)研讨会 。为了对食品和饲料风险进行客观评估,研讨会着重讨论了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技术及其应用。“基因组编辑”是一种能够使细胞遗传物质(基因组)发生定向改变的新方法。除此方法外,其他条件也能改变遗传物质性状,如:自然条件,被辐射或长期加以化学处理与干预的条件,但这些条件下都很难把握遗传物质变化的精度。
“基因组编辑”包括新的生物分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定向改变。术语“基因组编辑”表示一系列不同的技术,主要包括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TALEN、CRISPR-Cas9以及寡核苷酸控制的诱变等。虽然有些技术是多年前引进的,但明显比之前使用的经典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方法更快捷、更精确。
该研讨会将特别关注这些新技术对食品和饲料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BfR总裁、教授安德里亚·汉塞尔(Andreas Hensel)博士表示,“基因组编辑”技术生产的食物和饲料是安全的,将影响并广泛应用于多个科学领域。全面的专业知识对开展客观的风险评估来说必不可少,有利于相关机构对食品和饲料开展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只有这样,BfR才能够获得法律授权,为负责监管的机构提供科学建议。通过研讨会,BfR提供了相关知识信息,并为全方位讨论“基因组编辑”技术提供了平台。通过组织这次开幕活动,BfR将凭借可靠的科学证据,传达潜在的、确定的、得以评估的风险,以实现其法律授权。
(编译 乌吉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