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胆固醇依赖性肾上腺类固醇生成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28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一种常见的盐敏感性内分泌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比,PA更易发生心肾并发症和代谢风险。然而,PA的筛查率较低,对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的反应较差。除了导致醛固酮过量产生的体细胞离子通道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外,作为醛固酮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胆固醇可能也参与了PA的发病机制。在PA患者中发现肾上腺胆固醇摄取和类固醇生成异常。因此,我们提出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可能是通过靶向胆固醇依赖性肾上腺类固醇生成来拮抗PA相关合并症的关键。
相关报告
  • 《高胆固醇血症PCSK9靶向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佟琦
    • 发布时间:2014-12-24
    •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方法,人们已经确认了多个可以改善血脂异常患者脂蛋白性质和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基因和蛋白的药理靶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通过增强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降解,调节循环低密度脂蛋白C(LDL-C)的水平。这提示人们寻找可以抑制PCSK9活性的药物。应用抗体,小分子和基因沉默技术,可以抑制PCSK9的活性。到目前为止,最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单克隆抗体,辅以最大剂量斯达汀,可以降低LDL胆固醇65-70%。目前,三期临床试验和大规模临床试验项目均在进行中,期待获得药物的临床试验数据。
  • 《Nature | 7-脱氢胆固醇决定铁死亡敏感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3
    • 2024年1月31日,同济大学王平团队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7-Dehydrocholesterol dictates ferroptosis sensitivity的研究论文。 铁死亡是一种独特的受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由于其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器官IRI)中的关键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铁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铁依赖性磷脂过氧化,这有助于膜损伤。细胞具有内在的防御系统来保护自己免受磷脂过氧化。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轴是抑制铁死亡的主要途径,其作用是将过氧化氢磷脂解毒为磷脂醇。可选的保护机制包括自由基捕获抗氧化活性介导的机制,如铁死亡抑制蛋白1 (FSP1) -辅酶Q10 (CoQ10,也称为泛素-10),二氢羟酸脱氢酶(DHODH) -辅酶Q10和GTP环水解酶1 (GCH1) -四氢生物蝶呤(BH4)轴;(2) MBOAT1/2介导的细胞磷脂重塑。 7-DHC是远端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中间体,通过DHCR7转化为胆固醇。作为一种不饱和甾醇,7-DHC在其B环上含有5,7-二烯,可以作为脂肪酸过氧自由基的有效H原子供体。然而,除了7-DHC衍生的氧甾醇对神经元和视网膜细胞造成的细胞毒性外,7-DHC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尽管DHCR7突变是Smith-Lemli-Opitz综合征的标志,并在Burkitt淋巴瘤患者中被发现。 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发现参与远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酶通过决定7-脱氢胆固醇(7-DHC)的水平在调节铁死亡中具有关键但相反的作用。7-脱氢胆固醇是远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由甾醇C5 -去饱和酶(SC5D)合成,并由7-DHC还原酶(DHCR7)代谢,用于胆固醇合成。研究人员发现,MSMO1、CYP51A1、EBP和SC5D等通路组分是铁死亡的潜在抑制因子,而DHCR7则是一个促铁死亡基因。 在机制上,7-DHC通过使用共轭二烯发挥其抗磷脂自氧化功能,并保护血浆和线粒体膜免受磷脂自氧化,从而指示铁死亡监测。重要的是,通过药物靶向EBP阻断内源性7-DHC的生物合成可诱导铁死亡并抑制肿瘤生长,而通过抑制DHCR7增加7-DHC水平可有效促进癌症转移并减轻肾脏IRI的进展,支持该轴在体内的关键功能。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7-DHC作为一种天然的抗铁毒性代谢物的作用,并表明药理学操纵7-DHC水平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癌症和IRI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