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品增补进医保期待放量》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 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9-25
  • 今年以来,地方医保启动新一轮增补,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迎来扩增利好。9月10日起,188个制剂、24种饮片及397种配方颗粒纳入河南省医保支付范围。        

    在业界看来,纳入医保将进一步支持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鼓励医疗机构加快研发院内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需求也将被激发,实现销售放量。 支付政策有差异。       

    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的通知,各省级医保部门要按照要求,把符合临床必须、价格合理、疗效确切等条件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饮片等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今年以来,各省继续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将相关品种纳入医保。如陕西增补纳入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江西新增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广西纳入37个制剂等。        

    对比发现,各地医保增补政策有所差异。例如,河南医疗机构制剂按照乙类药品进行管理,中药饮片实行甲类药品管理,中药配方颗粒同样按乙类药品管理,并统一设定了30%的首自付比例;上海地方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则均按甲类支付。        

    有业内人士表示:“医保基金支付中,中药饮片占大头,且目前中药饮片仍可按不超过25%的差率销售。医疗机构制剂占比则不是很大,但其具备自主定价的优势。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产品也有望纳入医保。”另有专家建议,应适当提高精品饮片的医保支付限额,引导医疗机构转向质量与价格并重,鼓励优质优价,比拼质量和成本。          

    随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中药产品被纳入医保范围。中药饮片市场需求稳定,处于成熟阶段;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产品处于成长阶段,正释放市场潜力。        

    对于医疗机构制剂转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曾表示:“各项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在日常临床应用过程中总结高质量的临床数据,支撑新药转化。人用经验处方评估的关键在于临床定位精准、目标人群清晰,这样才能够评判该产品是否临床必需,与之对应的中药新药可以是病证结合、专病专药或证候类新药等。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扩容,企业纷纷加大布局。柳药集团表示,截至8月底,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产能已达1000吨,已开展配方颗粒品种备案的省份达16个。盘龙药业完成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累计达到111个,正在建设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线预计2024年末竣工,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3亿~4亿元的销售产值规模。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一定要走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道路。“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行业监管愈趋严格,部分规模较小或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行业逐步进入拼质量、拼成本阶段。      

     ”一方药业相关负责人则建议:“由于配方颗粒需要非常大的研发投入,一般的小企业可能做不了。新进入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去申报,首先抢占本省的市场份额。未来的竞争仍十分激烈,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要素将是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 原文来源:https://www.zyctd.com/zixun/204/1065030.html
相关报告
  • 《国务院下令 这些药要进医保》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9
    •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总理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从全国两会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药企考察,至少4次谈及抗癌药降税。 3月20日,在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总理明确提出,对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进口税率要力争降到“零税率”。 4月10日,总理考察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时,对该药企负责人说:“希望你们生产的抗癌药等重大疾病药品价格能够更加优惠公道。这样不仅患者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治疗,而且企业也能够实现薄利多销,使双方都受益。”同时表示,我们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将一些药品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4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而在6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解决好重点民生问题,会议确定: 1. 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对治疗罕见病的药品和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部分药品简化上市要求,可提交境外取得的全部研究资料等直接申报上市,监管部门分别在3个月、6个月内审结。将进口化学药品上市前注册检验改为上市后监督抽样,不作为进口验放条件。 2. 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各省(区、市)对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要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要抓紧推进医保准入谈判。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 3. 加强全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监测预警,建立短缺药品及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加大储备力度,确保患者用药不断供。 国务院常务会讨论,总理亲自部署,政策落地加速,假以时日,抗癌药的用药种类、市场格局、销售模式等,都将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一轮国家谈判要来了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经启动未纳入医保抗癌药的谈判工作,并加快研究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通过综合施策,预计有关抗癌药的终端价格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据《法制晚报》报道,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除了进口药品零关税外,5月1日起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和采购。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此前也表示,已经在研究启动相关工作,年内会给社会一个结果。当然,也要统筹考虑,不可能市场上所有的品种都纳入目录。 第一批、第二批国家谈判药品目录出台的时间,分别是2016年5月20日、2017年7月19日,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第三批国家谈判药品目录,很有可能就在近期出台。 从第二批的36个谈判品种放量情况来看,在进入医保目录后,绝大多数市场是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例如西达本胺,这个用于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抗癌药,在谈判成功之后,2018年第一季度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5倍。 可见,若能通过国家谈判进医保,对于这类药品来说,市场很可能就是质的飞跃。 36个谈判品种放量情况: 国内抗癌药需求巨大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审评审批速度慢等因素,进口抗肿瘤新药在我国上市一般较国外晚5-7年,且价格昂贵,很多患者面临无药可用,有药用不起的尴尬局面。 据相关数据统计,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构成排名第一的是恶性肿瘤,到了2016年,恶性肿瘤仍然排首位,且占比从21.88% 提升至26.06%。 相关数据显示,肺癌、肝癌、胃癌等众多严重疾病致死率,中国在全世界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可见,中国的患者,对于抗癌药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新药上市速度已大幅提升。 2016年1月至今,已有骨髓瘤治疗药物来那度胺胶囊,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药物瑞戈非尼片,非小细胞肺癌用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片等多种进口药通过“绿色通道”加速上市。 默沙东9价HPV疫苗,从新药申请到获批,只用了8天,创下新药进口注册获批最快记录。 近日,医药界的一条重磅消息也让癌症病人和家属沸腾:中国批准首款PD-1抗癌药上市!从提交上市申请到获批,该药也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 众多药企布局抗癌药市场 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导向,如今,越来越多的药企加速研发国产新药,布局抗癌药市场。 恒瑞医药自从2014年治疗晚期胃癌的创新药“阿帕替尼”获批上市后,主要投资一线、二线肿瘤化疗用药,适应症涵盖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大部分高发癌种。 石药集团今年2月发布公告,称其率先开发出临床急需品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成功获批上市,将打破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 景峰医药2017年年报显示,在29个主要研发项目中有10个是抗肿瘤产品,所占研发比例三分之一。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发布公告,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FN-1501新药用于白血病治疗进行临床试验的函。 上海医药去年发布公告,注射用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组合物获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该药物是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拟用于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 《广东已将1655种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10-14
    • 记者9日从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广东已将1655种中药饮片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广东将加快创新药推广应用,在全面、快速执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落地国谈药的同时,通过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纳入广东省医保支付范围,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其中,广东及时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全部药品纳入省医保支付范围,并按程序增补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实现应纳尽纳,满足参保民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目前,广东省已将1655种中药饮片(其中中药配方颗粒494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包括破壁饮片、冻干粉等剂型。        同时,广东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一是慢性病、常见病参保患者“互联网+”复诊产生的诊查费和药品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包括参保患者使用新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创新药品产生的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支持参保人享受“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原则上实行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统一管理。参保人在本统筹地区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复诊,并开具处方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诊查费和药品费,医保基金按照本统筹地区线下规定的比例支付,方便参保人网上就医购药。 二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据悉,广东目前统一实施《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已将多种与互联网诊疗有关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例如“网上就诊诊查费”“远程会诊”等,参保人使用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内的诊疗项目,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