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7-09
  •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从多个渠道获悉,长三角各省市将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未来将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核心产业,以此打造覆盖长三角全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以此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近期,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进行座谈会,审议并原则同意《行动计划》。会上,各地达成共识,将以数字经济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等技术创新,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携手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经信主管部门获悉,未来长三角各地将联手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快区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内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各类服务子平台,开展企业“上云入网”;推动标识解析国家节点建设,聚焦长三角区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进行试点和推广。

    此外,三大运营商也将配合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据悉,三大运营商从去年开始,已在区内展开物联网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升级等工作,今年年内上海、南京、无锡等关键城市相关建设工作将基本就绪,并能够提供相应的各类信息服务;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地的5G试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根据三大运营商工作安排和长三角地区各地政府计划,如果试点工作进行顺利,长三角地区将有望于2019年全面启动5G网络建设,并在2020年率先开启5G商用。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长20.3%。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大数据看数字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报告则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类企业已形成五大集聚区域,分别是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两湖地区。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在基础设施水平、产业成熟度、人才储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相关评价指数均位列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但会大大促进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还将为区域内整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近期的相关会议中,长三角各地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产业界代表普遍表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产业变革的驱动力,并将推动长三角产业融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借助数字经济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培育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确保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快速成型,以及产业发展水平,长三角区内各地方未来还将联合制定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推进措施。此前,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已透露,长三角携力推动数字红利不断释放,一要加快物联、数联、智联布局,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二要加快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三要加快数据开发共享利用,优化数字资源的配置效率,支持多领域数据的联通共享,增进大数据应用合作。此外,要依托长三角协同联动,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高端软件、智能硬件等产业链的融合优势;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协同抢占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制高点。

相关报告
  • 《集成电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30
    • 数字经济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而生,其本质在于信息化。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使得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存储和传输成为可能,使得原本孤立的数字世界和实体经济产生交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在集成电路,一块块芯片处理着当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海量数据,将这些数据识别、存储、处理、传输,输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优化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推动效率提升。 我国在数字经济的应用领域无疑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支付宝、淘宝带给人们便利的出行和消费体验,带给中小企业主畅通便捷的销售渠道。然而,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水平与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据分析,中国市场最终消费了全球23%的半导体(在中国组装后出口的不计算在内),其中仅有14%能够由中国的芯片企业供应。相比之下,美国的芯片企业供应了全球45%-50%的需求。 国家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2014年我国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地方政策。有利的政策环境为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360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5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高于全球平均;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国内企业供应的芯片在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数字电视、智能穿戴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向好的发展势头下,需坚持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长期投入。我认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至少需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5-7年,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如此。第一阶段主要靠政府资本支持,让企业度过生存期,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位置。第二阶段由政府资本支持过渡到市场资本支持,政府重点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第三阶段以企业为主,完全市场化运作,具备国际竞争力。 发展集成电路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道路,融入全球产业链,整合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这是因为集成电路产业难度高,产业链复杂,高度国际化,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闭门造车。例如,高通、博通等美国企业供应的芯片实质上是由中国台湾和大陆的企业代工制造。代工企以提升对数字经济的支撑能力,用信息化的手段去改造传统经济形态,甚至创造新的形态,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以台企为核心福建平潭加快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3-22
    • 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利用临海近台地缘优势,重点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位于平潭台湾创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大楼的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测试芯片。 随着越来越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落户,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应运而生。2018年6月,台企宗仁科技(平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宗仁科技”)依托其晶圆测试服务运营经验,启动建设平潭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 身为宗仁科技总经理的台商陈孟邦表示,平潭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将吸引更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关注平潭,吸引更多台资集成电路企业和台湾相关技术人才来平潭发展。 平潭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已完成投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计划未来2年新增投资2000万元以上,扩充测试产能,满足越来越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测试需求。 自2015年来到平潭发展,陈孟邦见证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平潭从无到有,到初步建立起产业链体系。去年,宗仁科技营收突破5000万元,成为平潭首家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台资企业。今年,陈孟邦计划追加1000万元投资扩大产能。 拥有“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多重政策叠加优势的平潭,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闽台产业融合,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施金洋告诉记者,近年来,平潭为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出台多项专业化政策,并前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举行对接会。 2019年1月,平潭制定并发布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2020年,平潭针对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做了修改调整,更精准帮扶到集成电路企业。 在陈孟邦看来,福建公布的225条在闽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单中,多条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对集成电路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享受福建省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各项对台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助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台湾半导体行业的中小微公司,非常适合以平潭为基地,扩展大陆市场。”台湾资深半导体设计专家杨家奇创建了鳍软科技(平潭)有限公司,“平潭有针对台资企业的税收、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为企业扩大市场、加强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机遇。” 铠强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是2019年年底入驻平潭台湾创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大楼的一家台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杨士斌表示,该公司的设计、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已全部以平潭为主,“以我一个台湾人来大陆20年来看,大陆半导体行业正加速成长,平潭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宗仁科技联合区内其他集成电路企业,发起设立了“两岸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初步建立了服务于区内现有集成电路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IC设计服务平台、晶圆代工MPW服务平台、IC测试服务平台、IC设计人才培育基地等。 5家台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IP服务公司,去年相继进驻平潭台湾创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大楼。凹凸科技、澳飞科技等几家集成电路企业,现也正规划落地平潭。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林文耀表示,平潭将构建以台资集成电路企业为核心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