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硅超材料用于纳米反射镜》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5-06-27
  • 近期在C&EN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简单过程创造了近乎完美的超材料镜子”的文章,主要内容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自组装硅纳米结构的方法,依靠纳米级物质属性,可以获得高度反射镜。这种自组装方法与之前传统的电子束光刻方法相比更加简单。

    开发这种材料主要是为了获得纳米级属性,如果在常规疏松物质状态下这种特性是不存在的。他们通过一组直径几百名的硅柱面数据仿造硅晶片的表面制造反射器。每一个柱面都相当于是一个特定光谱的微型谐振器。通过调节柱面的大小,就可以控制特定频率光的反射效果。这种镜子能够反射99%峰值波长的光。

    虽然研究显示这种超材料镜子是可行的,但是距离实际生产还有很大距离。首先,研究人员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精心创建了完美数组,这是很难扩大的。因此,作者采用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用于制造更大、近乎完美的反射镜。他们使用现成的820纳米聚苯乙烯珠,并把他们放到水薄膜上。通过静电驱动的力量,小珠在水面上通过六角重复模式自组装成单层细胞。之后排干水,降低水下硅片上的珠层,用等离子体蚀刻工艺将珠子缩小到560纳米。最终,他们使用珠层作为光刻掩模模仿底层硅。最终,硅柱面覆盖了2-cm2阵列,每个为335纳米高和480纳米宽。

    这个阵列在1530纳米情况下能够反射99.7%的红外线。作者Valentine目前通过硅团簇模仿方法在开展更大面积的反射镜研究。

相关报告
  • 《应用于电-水动力纳米技术的弹性体材料的纳米复合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3-05
    • 复制成型通常会引起弹性体的摩擦。迄今为止,这种现象只在非纹理弹性体表面进行了研究,尽管复制模塑是其纳米化的有效方法。在此,我们证明了通过复制成型的纳米材料表面的纳米材料也在纳米尺度上与纳米结构密切相关。利用开尔文探针显微镜、电液光刻和静电分析对我们的模型纳米结构、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阵列进行了从聚碳酸酯纳米锥阵列的复制,我们发现,诱导的三聚体在纳米范围内,特别是在其边缘处,是高度局部性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还发现,在脱模过程中,轮辋的摩擦力最大。从这些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识别出,作为控制tribocharge纳米尺度分布模式的主要因素,demol。通过将所产生的环形三角波电荷与电水动力光刻相结合,我们也实现了具有10个nm尺度环形山的纳米火山的简单实现。 ——文章发布于2018年3月02日
  • 《用于太赫兹的Ga金属纳米粒子-砷化镓量子复合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7-06
    •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装方法制备GaAs量子分子- ga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金属-半导体纳米系统,用于产生THz辐射。讨论了在量子点分子(QDM)制备和金属纳米颗粒排列过程中,生长参数、衬底温度、Ga和磁通的作用。通过Ga表面扩散对Ga液滴成核位点的精细控制,获得了QDMs和金属纳米颗粒相对定位的调谐。典型QDM的电子结构计算的基础上执行的形态特征原子力显微镜和横截面扫描电镜和预测的结果证实了micro-photoluminescence实验,表明Ga金属nanoparticle-GaAs量子分子复合物从intraband适用于太赫兹代过渡。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