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气凝胶纤维可用于制造保暖服装》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2-26
  • 转自全球技术地图

    据phys.org网12月22日消息,中国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气凝胶纤维,将该材料编织成毛衣的热防护性能优于类似的羽绒服、羊毛或棉毛衣。研究人员模仿北极熊皮毛的热特性,通过可拉伸层封装气凝胶纤维解决气凝胶脆弱性和加工性能差的问题。尽管该材料的内部孔隙率超过90%,但该材料的可拉伸应变达到1000%,远高于传统气凝胶纤维(约2%应变)。此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在10000次拉伸循环(100%应变)后仍能保持稳定的隔热性能。研究人员生产了一批长丝纤维并编织成毛衣,保暖性能与羽绒服相似,但厚度仅为羽绒服的1/5。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 原文来源:https://phys.org/news/2023-12-sweater-aerogel-fiber-warmer.html
相关报告
  •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3D打印技术可用于制造器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3-16
    • 3D打印和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能够3D打印人体器官进行移植。由于可用器官的数量太少,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几乎都在移植名单上等待。来自布法罗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的高速3D打印技术,他们认为这种技术使医学离3D打印器官更近了一步。 工程师们分享了一段他们的过程的短视频,它创造了一只3D打印的手。该视频时长7秒,据说是 "从19分钟加速而来"。虽然视频确实让人觉得打印过程只需要几秒钟,但实际上制作过程需要19分钟。不过,要知道,用其他系统3D打印如此详细的人体手部模型,最多需要6个小时。 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开发的技术比行业标准快10到50倍,而且可以完成大尺寸的样品。3D打印系统现在能够完成大尺寸物件操作,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该项目采用了一种名为立体光刻和水凝胶的3D打印技术。水凝胶是一种类似果冻的材料,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产品。 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快速打印厘米大小水凝胶模型的方法。该团队表示,他们的工艺显著减少了典型的3D打印过程中看到的因长期暴露在环境应力下而引起的零件变形和细胞损伤。这种新方法特别适合打印带有嵌入式血管网络的细胞,这对3D打印的人体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3D打印石墨烯气凝胶新工艺》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1-04-25
    • AZO于2021年4月15日发布关于石墨烯的内容,文章指出石墨烯在去除水中污染物方面做得很好,但这种神奇的材料尚未成为商业上可行的用途。这种情况可能正在改变。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布法罗大学(University at Buffalo)的工程师们报告了一种3D打印石墨烯气凝胶的新工艺,他们称该工艺克服了水处理的两个关键障碍——可扩展性和创造出一种足够稳定、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版本。 “我们的目标是安全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而不释放出任何有问题的化学残留物,”研究合著者、乌兰巴托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环境工程助理教授Nirupam Aich博士说。“我们创造的气凝胶在水处理系统中保持其结构,它们可以应用于各种水处理应用。” 这项名为“去除水污染的3D打印石墨烯-生物聚合物气凝胶:一个概念证明”的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纳米》杂志的新兴研究者系列上。阿维德·马苏德(Arvid Masud)博士是第一作者,他以前是Aich实验室的学生;周驰博士,联合作者,UB工业与系统工程副教授。 气凝胶是一种轻而多孔的固体,它是用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体而形成的,这样得到的固体与原来的固体大小相同。它们在结构配置上类似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多孔性强,重量轻,但又强又有弹性。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质碳组成的纳米材料,它由一层排列在重复六角形晶格中的碳原子组成。 为了创造出合适的石墨烯油墨稠度,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他们添加了两种仿生聚合物——聚多巴胺(一种合成材料,通常被称为PDA,类似于贻贝的黏附分泌物)和牛血清白蛋白(一种来自奶牛的蛋白质)。 在测试中,重新配置的气凝胶去除了某些重金属,如铅和铬,这些重金属困扰着全国的饮用水系统。它还能去除阳离子亚甲基蓝、阴离子埃文斯蓝等有机染料,以及正己烷、庚烷、甲苯等有机溶剂。 为了证明气凝胶的再利用潜力,研究人员对有机溶剂进行了10次测试。每次都能去除100%的溶剂。研究人员还报告说,气凝胶在第三个循环后捕获亚甲基蓝的能力下降了2-20%。 Aich说,气凝胶也可以按比例放大,因为与纳米薄片不同,气凝胶可以打印更大的尺寸。他说,这消除了以前大规模生产中固有的问题,并使该工艺可用于大型设施,如污水处理厂。他补充说,气凝胶可以从水中去除,并在其他地方重复使用,而且它们不会在水中留下任何残留物。 Aich是UB和匹兹堡大学合作的一部分,由UB化学教授戴安娜·阿加博士领导,寻找方法和工具来降解每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有毒物质如此难以分解,它们被称为“永恒的化学物质”。Aich注意到这与他的3D气凝胶工作的相似之处,他希望这两个项目的结果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有效的去除水媒污染物的方法。 “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气凝胶来包含石墨烯颗粒,还可以使用纳米金属颗粒作为催化剂,”Aich说。“未来的目标是让纳米金属颗粒嵌入到气凝胶的内壁和表面,它们不仅能够降解或摧毁生物污染物,还能降解化学污染物。” Aich、Chi和Masud持有该研究中描述的石墨烯气凝胶的一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他们正在寻找工业合作伙伴将这一工艺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