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闪存需求2020年将淡季不淡》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1-07
  •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存储器储存研究(DRAMeXchange)最新调查指出,2020年首季NANDFlash需求将淡季不淡,而在原厂资本支出相对保守下,2020年全年供需将逐渐紧张,第1、2季价格预计将持续走扬。

    集邦表示,由于ClientSSD合约价自高点连跌7季,与传统硬盘成本差距已不远,2019年第2季起刺激笔记本计算机搭载SSD比重及容量显著上升。6月中旬后,铠侠/威腾四日市厂区跳电导致供给量下降,带动eMMC/UFS、SSD成交价格第3季中止跌,晶圆市场迅速反弹,第3季上涨近20%,eMMC/UFS及SSD合约价也在第4季翻涨。

    从客户端需求来看,尽管2019年第4季合约价上涨,导致ClientSSD需求趋缓,但数据中心客户积极准备2020年新方案需求,拉货动能优于预期,使第4季EnterpriseSSD已出现供不应求,预期2020年第1季合约价将有所支撑。

    除数据中心客户积极备货带动需求,移动设备端也因准备苹果2020年上半年新机上市,备货力道从第4季起增加。总体而言,2020年首季NANDFlash将呈现淡季不淡的局面。

    供给方面,由于供货商自2019年第2季起已处损益两平、甚至亏损状态,不得不降低2020年资本支出,产能扩张与3DNAND层数提升时程均较以往保守。总和各厂规划,2020年位产出增长仅略高于30%,是历年来规划目标低点,加上2019年供给位已因跳电事件下调,并连续两年产出增长幅度不及35%,是第1次出现的景象,这也使2020年全年供需更显紧张。

    展望价格,集邦认为,基于淡季需求不淡、供给趋保守以及供货商库存已下降,各类产品合约价在2020年首季均有望持续上涨。按产品类别来看,Client及EnterpriseSSD供需缺口较eMMC/UFS更加显著,将使SSD产品涨价幅度高于嵌入式产品。预估第2季也将受惠下半年智能手机以及游戏主机等新品生产、传统旺季备货,涨价趋势延续。

    渠道市场晶圆合约价部分,由于毛利较低,供货商在主要产品需求热络情况下,规划在第1季减少对晶圆市场出货比重,以优先满足接踵而来的SSD需求。供货商库存水位正常下,预期模块厂议价空间有限,2019年12月底时价格已上涨逾10%,预期第1季涨幅有望延续超过10%水平。

    另针对三星华城厂区短暂停电事件,集邦表示,该厂区发生跳电的NANDFlash厂区以Line12、13为主,Line12主要生产2DNAND,而非主流3DNAND产品。Line13生产DRAM及部分采EUV制程的半导体LSI代工,目前只有20纳米制程,并非先进的1X/1Y纳米制程,LSI则以CMOS产品为主。目前初步观察,因跳电时间短、不断电系统顺利衔接,虽仍需停机检查,但应可迅速恢复,影响应有限。

相关报告
  • 《行业超过NAND闪存的资本支出需求》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07-15
    • 由于主要NAND供应商的超支,预计今年将进一步降低NAND闪存价格。IC Insights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发布其200多页的年度更新报告,即2018年McClean报告。 The Mid-Year Update 修订了IC Insights到2022年的全球经济和IC行业预测,这些预测最初发布于今年1月发布的2018年McClean报告中。 预计今年将超过41%的额外需求量(2017年NAND比特出货量增长41%,但是1H18 / 1H17比特量出货量仅增长30%)。因此,NAND闪存价格在2018年初已经开始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预计今年下半年疲软步伐将会回升,并持续到2019年。 内存市场的历史先例表明,过多的支出通常会导致产能过剩和随后的价格疲软。三星,SK海力士,美光,英特尔,东芝/西部数据/ SanDisk和XMC /长江存储技术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3D NAND闪存容量。
  • 《硅片龙头报价逼近去年高点 光伏需求淡季不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1
    • 3月7日,隆基股份更新了硅片报价,其中,182硅片价格上调0.2元/片至6.7元/片,涨幅3.1%,166硅片与158硅片报价与上次持平,分别为5.45元/片和5.25元/片。 2021年,由于上游硅料供应持续偏紧,价格不断走高,硅片价格也水涨船高。去年11月30日,隆基股份率先降价,此后,公司于去年12月16日再度调低硅片报价。彼时,市场担忧终端装机需求不足,硅片供应过剩,市场有可能出现价格战。 然而,今年以来,硅片价格重新掉头向上,在本次上调报价之前,隆基股份已先后于1月16日、1月27日、2月22日三次上调硅片价格。以182硅片为例,与12月16日5.85元/片的报价相比,最新报价累计涨幅达到14.5%,较去年6.87元/片的最高报价仅一步之遥。 无独有偶,中环股份也于3月4日公示了最新硅片价格。以160um厚度的产品为例,相比1月26日公示的价格,210硅片上涨0.3元/片,涨幅3.5%,182硅片上涨0.25元/片,涨幅3.9%,其他各类尺寸硅片价格也有接近4%的涨幅。 对比两家硅片龙头的情况,在大尺寸及小尺寸硅片报价上存在一定的倒挂。若不考虑产品厚度的细微差别,中环股份182硅片报价低于隆基股份,而158、166硅片报价高于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采取这样的定价策略,主要是希望客户更多选用大尺寸硅片,而大尺寸硅片性价比也更高。据悉,目前,新招标光伏电站项目80%以上要求是大尺寸产品。 两家龙头在产品布局上的一个共同点是硅片的薄片化,自去年11月30日以来,隆基股份公示产品均为165um,此前是170um;中环股份去年12月2日的价格公示还包括165um和170um产品,但在此之后,仅公示160um和150um两种厚度的产品。 去年硅料价格持续攀升,光伏产业链中下游成本压力较大,薄片化是硅片企业为应对硅料涨价而选择的替代办法。业内人士向记者反馈,薄片化未来依旧是行业趋势,有厂商现在已经可以减薄至120um;不过,硅片变薄可能会对现有主流P型光伏电池的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于下一代N型电池并不会有显著影响。 一般而言,一季度都是光伏需求淡季,关于硅片价格近期再度上涨的情况,受访的硅片企业人士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下个月开始,印度将对进口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印度市场当前存在抢装需求;二是一季度以来,国内市场的光伏招标也好于预期。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一季度需求较为旺盛。 行业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数据也显示出硅片价格上涨的趋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表示,硅片价格连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不应求。供给端,由于最近硅片市场行情火爆,各家基本都维持高开工率;需求端,电池厂“抢片”的现象仍在维持。综合供需、成本、宏观经济三个方面,预期短期内,硅片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但涨幅或将缩窄。 从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价格变化来看,上周,硅料价格延续微涨走势,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涨幅在0.5%左右。不过,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硅料价格将有显著降幅。 近日,隆基股份在机构调研时表示,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通威、大全、保利协鑫、亚洲硅业等大型硅料厂商的新建硅料产能陆续启动投产。随着硅料供给规模的增加,预计2022年硅料价格将逐步进入降价通道。 东亚前海证券认为,短期内,光伏中上游价格延续涨势主要系国内大厂扩产释放增量不及预期,叠加下游需求旺盛所致;随着后续硅料厂商产能释放,中上游价格有望下行,推动下游装机需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显示,在巨大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2022年国内装机或将增至75GW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