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的发芽率对营养和理化特性的影响(Coixlachryma jobi L.)》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3-28
  • 薏仁作为一种高营养的食品原料和中草药在近年来已经获得了相关研究大量的关注。本文研究在60小时内萌芽的薏仁种子的营养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种种子和未发芽的薏仁种子相比,γγ-氨基丁酸(GABA)增加了3.4倍,薏苡素增加了3.6倍,但是三油酸甘油酯的含量略有下降。发芽后的种子将一些高分子蛋白水解成较小的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电子显微镜(SEM)的扫描表明,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破坏了薏仁的连续矩阵结构和创建部分的淀粉颗粒表面。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有效地提高薏仁的发芽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理化特性。

相关报告
  • 《 两种苋菜(Amaranthus quitensis和Amaranthus caudatus)在发芽后的理化和营养变化的研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9-03-01
    • 让种子发芽来增加其营养价值的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品种的种子。然而,尚未考虑物种的潜在影响。该研究评估了发芽后A. quitensis(黑种)和A. caudatus(白种)的理化和营养特性的变化。对其水合性、热性能和流变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测定了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率、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和膳食纤维含量。经过24小时萌发后,A.quitensis中糊化和粘弹性以及总淀粉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的降低显着高于在A.caudatus中观察到的这些性质的降低(P <.05)。这些结果表明,在发芽期间,淀粉酶的酶促降解在A. quitensis中比A. caudatus更有效。此外,A.quitensis显示出比A. caudatus更低的血糖指数和更高的蛋白质消化率(P <.05)。本研究的数据证明了物种在萌发过程中对苋菜理化或营养特性的影响。
  • 《短期发芽对黄豆和蚕豆粉化学成分、工艺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韩宇静
    • 发布时间:2019-07-08
    • 本研究将黄豆(CDC amarillo)和蚕豆(CDC snowdrop)种子浸泡过夜,然后在室温下黑暗中发芽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变化。在短期发芽过程中,两个品种的发芽率均达到96.6%以上,胚根均有逐渐生长。将浸泡和发芽后的种子在55℃干燥后磨成粉,系统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离体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总的来说,浸泡和发芽并没有显著改变每一种面粉的化学成分。豆粉的糊化、乳化和发泡性能变化最为明显。浸泡和24小时发芽显著提高了面粉的糊化粘度;随着发芽的进行,由于糊浆过程中内源淀粉酶对淀粉的降解,其粘度逐渐降低。发芽能逐步提高两种豆粉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此外,发芽提高了面粉中淀粉和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然而,该处理并未提高体外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评分(IV-PDCAAS)。24-72小时的短期发芽已被证明是一个生产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性质和增强营养素的消化率的豆粉的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