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4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体系加速完备。印发行动方案,旨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推进等六大专项行动,明确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支持突破高效集成和智慧调控技术,重点攻关全生命周期多维度安全技术,鼓励新型储能以独立储能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加快建立新型储能电池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

    产业体系加速完善。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产品性能显著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高。

    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型储能产品与技术多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好满足多领域应用需求。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5270-1.html
相关报告
  • 《上海实施“100+标杆性无人工厂专项行动”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1-05-01
    • 智能制造是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记者从16日举行的上海市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大会上获悉,上海正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实施“100+标杆性无人工厂专项行动”,到2022年建设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打造1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培育10家世界一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搭建10家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据了解,上海在标杆性无人工厂专项行动的推进过程中,预计将新增1万台机器人,拉动新增投资300亿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抓住数字新基建、在线新经济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上海智能制造新高地,加快形成“新基建+新经济+新智造”上海样板。抓实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通“基地+基金+人才”生态圈,聚力培育新增量、新动能。   上海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上海全市智能制造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将加强土地和财税等政策保障,结合在线新经济发展,以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为创新载体,集聚核心创新资源,以高水平招商引资推动高能级产业投资,以高品质园区建设推动高质量产业发展,打造国际一流产业生态,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新高地。   上海将重点构建无人工厂储备库,聚焦供给端的优化能力,编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推荐目录。同时,聚焦应用端的“深耕行业”,持续推进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及新材料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上海还将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融入智能制造行业。
  • 《河南省财政直拨资金11.57亿元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7-12
    • 今年以来,河南省财政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及时下达专项资金11.57亿元,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创新实施资金“直拨”机制,实现省级资金直达企业账户,及时释放政策效应、激发企业活力,有力提升企业获得感。 1、拉动技术改造,助推转型升级 支持重点产业链“一转带三化”,服务制造业“换道领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安排资金8.53亿元,支持技改示范项目、头雁企业重点技改项目、“机器换人”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一大批工业项目,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2、加快数智赋能,促进数字化转型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化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智能场景推广应用,安排资金1.13亿元,支持95个优秀智能场景应用项目,以及包含装备、汽车、材料、医疗设备等在内的1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数智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3、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发展新动能 大力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安排资金1467万元,支持8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及技术转化;安排资金2670万元,支持14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25个首版次软件奖励项目,促进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专精特新” 除对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设备软件投资予以补贴外,安排资金3500万元对8个市县资金池给予奖励,积极发挥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作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考核结果对49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给予990万元奖励,引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5、强化示范引领,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安排资金3068万元,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获得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工业园区、制造业单项冠军、绿色工厂等领域试点示范或称号的72家企业给予奖励7500万元,发挥优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