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科学家 3D 打印会发光的“活纹身”》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14
  • 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由活细胞和水凝胶组成的生物墨水上打印的“活体纹身”。当粘在人的皮肤上,接触到某些化学物质时,树状的“纹身”就会发光。这项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 Xuanhe Zhao 和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Timothy Lu 领导的,他们的研究论文已在《高级材料》杂志上发表。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生物打印技术,使他们能够创建由基因编程的生物材料制成的灵活的柔性可穿戴结构。在他们的演示中,MIT 研究人员用 3D 打印出一种由活细菌细胞制成的五彩树形的纹身。树的三种不同的分支颜色表示不同的细胞类型,每一个分支都被设计成对分子化合物的不同化学物质起反应。

    通过将人体皮肤暴露于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中,然后将薄而透明的“纹身”涂在皮肤上,3D 打印的分支在与这些化学物质接触时就会开始发光。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个过程可以用来生产可穿戴传感器和交互式显示器的活性材料,可以对特定的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和检测。

    3D 打印纹身也有可能被应用于药物传递和外科植入物,因为它们可以被构建成包含制造葡萄糖等化合物的细胞,这些细胞可可以根据需求逐渐被释放到身体内。此外,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创新方法可用于 3D 打印“活体电脑”(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的复杂结构,能够相互沟通)。

    在开发 3D 生物印花纹身时,研究团队面临一些障碍。首先,科学家们必须找到合适的细胞来承受打印过程。正如他们所解释的那样,虽然全球的科学家正在努力打印哺乳动物细胞,但由于其脆弱性,容易破裂,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功。

    作为一个解决方案,MIT 研究小组转向了细菌细胞,这种细胞比哺乳动物细胞更易于形成更坚硬的细胞壁,并且可以忍受恶劣的环境。有趣的是,细菌细胞与水凝胶材料更加相容,使其成为生物打印应用的理想选择。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还是开始寻找最好的水凝胶混合物来打印活体纹身,发现含有普郎尼克酸的水凝胶是最合适的。这种水凝胶具有理想的流动特性,可以通过喷嘴打印。

    最终可打印材料由一种与细菌细胞混合的水凝胶基质和保持细胞存活的营养物组成。据 Zhao 的说法,这种生物墨水非常适合打印,甚至展示了它能够以每个特征 30 微米的高分辨率打印的能力。

    活体纹身本身是用 3D 打印机为生物打印应用定制的。一旦打印出来,纹身就可以使用紫外线辐射固化,随后应用到暴露于各种化学化合物的人体皮肤上。如上所述,当特定的细胞类型与化学物质接触时,纹身的分支逐渐开始发光。

    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活体纹身研究看起来很有希望,我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未来还有哪些类型的活体纹身可以进行 3D 打印。

  • 原文来源:http://news.mit.edu/2017/engineers-3-d-print-living-tattoo-1205
相关报告
  • 《科学家3D打印心脏瓣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01
    • 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方法,用多材料3D打印出心脏主动脉瓣及其周围结构的逼真模型,该模型能模仿真实的外观和感觉。8月2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进展》。 这些针对患者的器官模型,包括集成到结构中的3D打印软传感器阵列,后者是使用专门的墨水和定制的3D打印过程制造的。这些模型可用于为微创手术做准备,以改善全球数千名患者的预后。 研究人员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所谓的主动脉根,即主动脉离心脏最近并与心脏相连的部分。主动脉根部包括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主动脉瓣有3个被称为瓣叶的皮瓣,周围有一个纤维环。该模型还包括部分左心室肌和升主动脉。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不同的工具帮助医生了解准确的解剖结构和具体病人的心脏情况。”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教授Michael McAlpine说,“医生可以在真正的手术之前进行测试,并帮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 这个器官模型是专门为一项叫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准备的。在这个手术中,一个新的瓣膜被放置在患者原本的主动脉瓣内。 该手术用于治疗一种叫做主动脉瓣狭窄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生时,心脏主动脉瓣变窄,无法完全张开,从而减少或阻碍血液从心脏流向主动脉。(唐一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b4641
  • 《科学家研制出3D打印智能凝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24
    •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三维(3D)打印智能凝胶,可以在水中移动,抓取和移动物体。这一成果有助于研制水下运行软体机器人和人造肌肉。   研究人员打印出几块高大约2.54厘米的人形智能凝胶,把它们放在电解液里,然后给电解液通电。凝胶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前进、后退、抓取物体、移动物体。改变电解液浓度和电场强度可以使凝胶改变姿态或形状。   研究人员在《应用材料与界面》发表论文,报告这一成果。他们说,这种材料与人体组织相似,含有大量水,非常柔软,或许可用于研制人造心脏、人造胃、人造肌肉。   这种材料柔软的特性使它不会损伤遇到的物体,有望应用在诊断疾病、进入身体输送药物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