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3D打印心脏瓣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01
  • 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方法,用多材料3D打印出心脏主动脉瓣及其周围结构的逼真模型,该模型能模仿真实的外观和感觉。8月2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科学进展》。

    这些针对患者的器官模型,包括集成到结构中的3D打印软传感器阵列,后者是使用专门的墨水和定制的3D打印过程制造的。这些模型可用于为微创手术做准备,以改善全球数千名患者的预后。

    研究人员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所谓的主动脉根,即主动脉离心脏最近并与心脏相连的部分。主动脉根部包括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主动脉瓣有3个被称为瓣叶的皮瓣,周围有一个纤维环。该模型还包括部分左心室肌和升主动脉。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不同的工具帮助医生了解准确的解剖结构和具体病人的心脏情况。”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教授Michael McAlpine说,“医生可以在真正的手术之前进行测试,并帮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解剖结构和手术过程。”

    这个器官模型是专门为一项叫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准备的。在这个手术中,一个新的瓣膜被放置在患者原本的主动脉瓣内。

    该手术用于治疗一种叫做主动脉瓣狭窄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生时,心脏主动脉瓣变窄,无法完全张开,从而减少或阻碍血液从心脏流向主动脉。(唐一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b4641

  • 原文来源: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8/357424.shtm?id=357424
相关报告
  • 《科学家研制出3D打印智能凝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5-24
    •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三维(3D)打印智能凝胶,可以在水中移动,抓取和移动物体。这一成果有助于研制水下运行软体机器人和人造肌肉。   研究人员打印出几块高大约2.54厘米的人形智能凝胶,把它们放在电解液里,然后给电解液通电。凝胶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前进、后退、抓取物体、移动物体。改变电解液浓度和电场强度可以使凝胶改变姿态或形状。   研究人员在《应用材料与界面》发表论文,报告这一成果。他们说,这种材料与人体组织相似,含有大量水,非常柔软,或许可用于研制人造心脏、人造胃、人造肌肉。   这种材料柔软的特性使它不会损伤遇到的物体,有望应用在诊断疾病、进入身体输送药物等场合。
  • 《科学家研制出3D打印智能凝胶 或可制人造心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1
    • 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三维(3D)打印智能凝胶,可以在水中移动,抓取和移动物体。这一成果有助于研制水下运行软体机器人和人造肌肉。 研究人员打印出几块高大约2.54厘米的人形智能凝胶,把它们放在电解液里,然后给电解液通电。凝胶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前进、后退、抓取物体、移动物体。改变电解液浓度和电场强度可以使凝胶改变姿态或形状。 研究人员在《应用材料与界面》发表论文,报告这一成果。他们说,这种材料与人体组织相似,含有大量水,非常柔软,或许可用于研制人造心脏、人造胃、人造肌肉。 这种材料柔软的特性使它不会损伤遇到的物体,有望应用在诊断疾病、进入身体输送药物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