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素养项目网站10月10日报道,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联合多家机构,成功培育出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淡水大虾,这一突破或将为全球虾类养殖行业带来变革,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与可持续发展。这项研究使用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精确修改特定基因,增强虾类的生长速度与抗病能力。
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缩短虾类的生长周期,提升产量,并减少疾病引发的损失,从而显著提高养殖效率。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或将让养殖户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实现更高的产量,有助于虾类养殖的工业化发展。除了提高生产效率,基因编辑技术还可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这项技术可以让基因编辑后的虾类更好地适应植物性饲料,减少对野生鱼类作为饲料的依赖。这意味着虾类养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将大幅降低,帮助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全球养殖业中,许多虾类养殖场依赖鱼粉和鱼油等饲料,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进一步紧张。通过基因编辑使虾类能够从植物性饲料中获得必要的营养,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还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养殖业带来双赢的局面。
尽管这一技术展示了巨大的潜力,但基因编辑虾类的上市时间取决于各国的监管流程,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才能真正进入全球市场。然而,随着第二轮资金的到位,该项目已计划扩大CRISPR技术的应用,未来或将涵盖白对虾和红沼泽小龙虾等经济价值更高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