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家大型煤企实现利润1563亿元 仍有22家煤企负债超千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05
  • 3月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称,回顾2018年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煤炭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煤炭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煤炭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介绍,2018年,中国煤炭市场供需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行业效益持续好转。2018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全年均价558.5元/吨,现货价格总水平保持平衡。  

    受益于煤价维持高位,煤炭行业效益持续好转。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收入为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企业的利润总额(含非煤)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26.7%。  

    《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月26日,有超过八成的上市煤企2018年实现业绩预喜。  

    此外,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企业应收账款(含非煤)1754.48亿元,同比下降22.7%;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5.7%,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2003年到2017年15年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投资4.46万亿,收益仅2.67万亿元。  

    中煤协副秘书长张宏还在会上表示,尽管2018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企达65.7%。其中,煤炭企业负债 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负债2000亿元的企业8家。煤炭企业的财务成本较高,是导致高负债率的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成为煤炭生产主体。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5800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前8家大型企业原煤产量14.9亿吨,占全国的40.5%,同比提升0.2%。  

    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贵州省重组成立盘江煤电集团,打造以煤电为龙头骨干的全产业链集团,提升有效供给、强化电煤保障、推动转型升级。华润电力公司煤炭转让国源公司。辽宁省战略重组省内9家能源国企,组建辽宁省能源集团,着力推动煤炭、电力、煤油电热循环经济、新能源、现代金融和高端制造集聚协同发展。  

    对于2019年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报告称,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预计将保持基本平稳,增量不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加快,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能力增加,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全国煤炭市场供需也将逐步向宽松方向转变。

相关报告
  • 《总投资238.88亿元!陕西大型煤化工项目又有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06
    • 8月1日上午,随着中煤陕西公司二期聚烯烃项目经理郭力朋一声令下,中煤榆林高密度聚乙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迈入实质性建设的新阶段。 据悉,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是我国提出3060“双碳”战略目标后,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复的首个煤化工项目,也是中煤集团的重点项目。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可研概算投资238.8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220万吨/年甲醇、90万吨/年聚烯烃,同时对现有煤化工一期工程优化升级,建设25万吨/年LDPE/EVA延链增链及配套工程项目。项目主体装置包括空分、气化、净化、硫回收、甲醇合成、MTO、烯烃分离、3套聚烯烃以及1套EVA装置等。预计2026年中交及试车投产。 项目提出国内领先的能耗、碳排放、环保、数字化建设目标,并且采用最新节能减排技术,从顶层设计视角构建智能工厂建设蓝图,以数字化设计奠定智能工厂建设基础。同时结合光伏发电与空分储能技术,开发研究稳定、高效、节能的蓄能型空分装置,实现项目绿色降碳目标。2023年10月22日项目被生态环境部列为“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典型案例”进行推广,是央企首个入选的煤化工项目。 该项目还承担了3000吨级气化半废锅流程和40MW超大功率电机两项国家应用示范任务。其中,3000吨级气化半废锅流程可对装置副产的饱和蒸汽进行耦合利用,既能减少燃料煤使用量,又能大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另外,该项目在煤化工领域首次应用40MW超大型国产电动机。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是中国中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造蒙陕综合能源开发战略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承载着国家创新示范和中国中煤打造世界一流煤化工项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更多推荐 来源: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中煤陕西、中国石油和化工 ※辛苦看完文章的您在文末点一下【在看】, 这样我们就能出现在您的常读订阅号列表里,让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超70家药企豪气分红!医药股“一哥”近50亿元,4家中药企业超5亿元》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9-23
    •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上市公司制定分红政策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盈利能力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长期稳定的分红不仅是向投资者传递积极、正面的信号,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数据统计,A股有超过70家医药企业披露2024年中期分红相关方案,超60%是头次。 从现金分红金额来看,31家药企超过1亿元,其中有6家药企超过5亿元,分别为迈瑞医疗、东阿阿胶、片仔癀、同仁堂、白云山、华东医药。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股“一哥”迈瑞医疗头次中期分红近50亿元,为49.23亿元。 据悉,迈瑞医疗在2024年上半年业绩再创新高,实现营业收入205.31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61亿元,同比增长17.37%。在高收入下,迈瑞医疗给出豪气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60元,分红金额近50亿元,分红比例超过65%,相比于过去两年的分红比例持续提升。 迈瑞医疗表示,健康的现金流是公司对管理层考核的一项核心指标,也是公司持续扩大股东回报的基本条件,未来,公司有意持续中期分红,并在能力范围内,持续提高分红比例。 展望下半年,迈瑞医疗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预计下半年总体将继续平稳增长,其中国际市场快于国内。国内设备业务收入约占去年下半年公司整体收入的27%左右,这部分业务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将很大程度取决于设备更新的落地规模和节奏。公司预计下半年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外市场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市场。 根据东阿阿胶公布的利润分配方案,其头次启动中期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4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7.37亿元(含税)。本次派发现金红利占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9.77%。成为中药股中分红金额和比例高的企业。 东阿阿胶豪气分红也来源于业绩的底气。半年报显示,东阿阿胶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7.48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39.03%。 对于未来,东阿阿胶表示,公司将深入推进“1238”发展战略,全面科学系统布局,积极拓展滋补新赛道,创新滋补养生新格局,持续做强做优做大阿胶主业,大力发展“阿胶+”“ +阿胶”,坚定扛起传承中医药文化和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担当。 片仔癀也实现大手笔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94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40.30%。据悉,自2003年上市以来,片仔癀坚持年年分红,截至2023年,累计现金分红21次,分红总额近60亿元,分红率达33.37%。 此外,同仁堂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86亿元,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67.17%。白云山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5亿元,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25.51%。华东医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6.14亿元,占公司2024年半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6.2%。 根据统计,披露2024年中期分红相关方案的超70家医药企业中,包括迈瑞医疗、东阿阿胶、片仔癀、兴齐眼药、华特达因、同仁堂等在内的14家药企推出10派5元以上的现金分红方案。而从分红比例来看,迪安诊断、天臣医疗、奥浦迈的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均超过100%,东阿阿胶、海思科、司太立和圣湘生物超过90%。 业内表示,分红是上市公司增强价值实现和市场认同的重要方式。长期持续稳定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往往具备基本面良好、现金流充沛、盈利能力稳定等特征,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在市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高股息、稳健收益的投资标的更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