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2020年2月7日
2.机构或团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放射科
3.事件概要:
Radiology于2月7日网络出版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放射科发表的论文“CT Manifestations of Two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Pneumonia”,该研究报告了2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患者,这两名患者均有武汉接触史。研究基于CT扫描论证了病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案例1:一名居住在武汉的45岁女性因咳嗽和发烧入院2天。入院时,她的体温升高(38.2°C),听诊时双肺均有粗糙的呼吸音。实验室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比率增加(81.2%,正常范围40.0%-75.0%),淋巴细胞比率减少(12.8%,正常范围20.0%-50.0%),红细胞沉降率增加(24 mm / h,正常范围 <20mm / h),D-二聚体浓度正常,淋巴因子IL-6升高(27.47 pg / ml,正常范围0.1-2.9 pg / ml)。实时荧光PCR技术显示,患者痰液呈2019-nCoV核酸阳性。胸部CT平扫显示,双侧为多发性周围实变区。小叶间间隔增厚并表现出“铺石路样”和支气管扩张。相邻胸膜增厚,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膜积液。入院两天后,患者体温升至39.2°C,体质症状恶化。重复胸部CT显示渐进性固结,“铺石路样”症状消失。经过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后,患者将继续密切观察并改善症状。
案例2:一名32岁的男性曾到中国武汉出差。他因咳嗽和发烧入院。入院时,他的体温略有升高(38.1°C),听诊时发现双肺的呼吸音较差。实验室检查显示全血细胞计数值正常,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浓度正常。淋巴因子IL-6水平升高(413.6 pg / ml,正常范围0.1-2.9 pg / ml)。实时荧光PCR技术显示,患者痰液呈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阳性。胸部CT平扫显示,右下肺叶胸膜下实变。支气管扩张伴邻近胸膜反应性增厚。无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经过3天的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后,右下肺叶实变增大。8天后胸部CT平扫显示好转。10天后患者恢复平稳。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pubs.rsna.org/doi/10.1148/radiol.20202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