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利用eDNA技术调查海洋生物多样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6-05
  • 2023年5月~7月,法国罗讷-地中海-科西嘉水利局、法国蒙彼利埃大学马贝克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对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展了调查。通过收集到的700份eDNA样本,研究人员发现了267种鱼类,确认了法国地中海沿岸拥有丰富的鱼类和甲壳类等沿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并绘制出法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图谱。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防治污染、确定新的海洋保护区和促进可持续沿海捕捞。eDNA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生物遗留在水体中的DNA痕迹观察水生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绘制出精确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图谱。

  • 原文来源:https://www.nmdis.org.cn/c/2024-05-31/81106.s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traceDNA项目助力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17
    • 6月5日,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首次在自然海洋条件下进行环境DNA实验,这项工作是traceDNA项目的主体部分之一,旨在通过实时监测海洋环境DNA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能力。项目利用环境DNA追踪方法,在不捕捉或干扰生物本身的情况下,通过从环境中获取样本信息来识别物种、绘制分布图、分析多样性和监测生态变化。这项研究融合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建模、海洋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示踪剂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探究环境DNA的空间展布、时间分布和生物来源,对生物多样性整体评估和海洋保护区管理至关重要。项目承担者认为将自然环境中的实验与水动力模型相结合,可以预测未来不同海洋区域海洋生物的环境DNA分布,推动环境DNA作为研究海洋生态系统非侵入的主要方法。(熊萍 编译)
  • 《Nature | 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新生代历史》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9
    • 2024年6月26日,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Cenozoic history of the tropical marine biodiversity hotspot的文章。 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被称为珊瑚三角区或印澳群岛(IAA)。其巨大的生物多样性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生物学家的兴趣;然而,人们对印澳群岛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详细演化历史仍然知之甚少。 该研究利用一个全面的化石数据集,通过推断物种灭绝动态,高分辨率地重建了IAA新生代的多样性历史。研究人员发现,自约2500万年前以来,IAA呈现出单向多样性趋势,大致呈对数增长,直到约260万年前开始出现多样性高原。多样性的增长主要受多样性依赖性和栖息地大小的控制,1390万年前后热应力的缓解也促进了多样性的增长。在大约 2500 万年前、2000 万年前、1600 万年前、1200 万年前和 500 万年前,记录到了不同的净多样化高峰,这可能与重大构造事件以及气候转变有关。关键的生物地理过程对 IAA 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表现在 Tethyan 后裔的长期衰退与世界性和 IAA 类群的兴盛之间。最后,没有大灭绝和新生代的冷却似乎是国际宇航科学院成为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点地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