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四五”能源规划出炉?新增风电6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以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0
  • 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日前,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五个发展目标:一是四川能源保障能力稳步增强。2025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约2.57亿吨标准煤。全省电力总装机1.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装机容量1.05亿千瓦左右,火电装机2300万千瓦左右(包括煤电、气电、生物质发电等),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000万千瓦、1200万千瓦。天然气产能产量稳步提升。

    二是清洁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8%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42%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19%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任务,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量率先达峰。

    三是能源利用更加安全高效。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达到国家要求,能源系统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源储备保持合理规模,生产和运行安全水平持续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电力和油气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五是民生用能品质不断提升。能源保障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均生活用电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农村能源供应质量和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

    展望2035年,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得到广泛推行,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了十个重要任务,包括统筹推进电源建设,推动电网提档升级,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化生产利用,加强能源安全储备和风险管控,推进能源消费转型升级,培育能源新技术新业态,强化能源民生服务保障,推进能源合作,建立健全现代能源治理体系。

    《规划》提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做好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建成白鹤滩、苏洼龙、两河口、杨房沟、双江口、硬梁包等水电站,继续推进叶巴滩、拉哇、卡拉等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旭龙、岗托、奔子栏、孟底沟、牙根二级、丹巴等水电站。“十四五”期间核准建设规模1200万千瓦以上,新增投产水电装机规模2400万千瓦左右。同时,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6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以上。

    《规划》要求,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一方面,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实施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到2025年,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加快省内油气输送管网建设,到2025年,形成输气能力700亿立方米/年。同时,提升城乡燃气普及率,发展燃气采暖。积极调整工业燃料结构,鼓励玻璃、陶瓷、建材、机电、轻纺等重点工业领域实施天然气燃料替代。以及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深化煤炭清洁利用、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到2025年,优质产能煤矿产量比重达到50%以上。

    《规划》提出要加强能源安全储备。到2025年,全省建成储气能力32亿立方米(含地方政府和下游企业应具备的储气能力11亿立方米),建成国家西南天然气储备基地;建成川东、川南、川北煤炭储备基地,到2025年,煤炭静态储备能力达到450万吨以上。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划》提出,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快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的用能模式。进一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暖供冷、家居家电等领域因地制宜推进电能替代,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全面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全省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到2025年,力争建成充电桩12万个,总充电功率220万千瓦,满足电动汽车出行需求。

    《规划》还提出,要推动川渝能源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快川渝电力一体化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二是有序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打造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三是着力建设川渝一体化煤炭保供体系,建立煤炭储备应急保障机制。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3589.shtml
相关报告
  • 《华能水电:“十四五”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25
    •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 华能水电 近日发布2024年上半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情况,“十四五”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目前公司正加快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全力打造国家新型电力系统标杆示范区,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华能水电表示,2024年公司拟续建、新开工新能源项目共84个,拟投资139.91亿元,计划年内投产309万千瓦,项目主要分布在大理、版纳、普洱、临沧、怒江、保山、昆明及四川省各区域。 公司将充分发挥澜沧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核心优势,持续推动水电与新能源并重发展、打造澜沧江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战略布局,全力抢抓发展机遇。公司牢牢把握国家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机遇,形成“跨流域、走出去、水风光并举、国内外协同”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是优化澜沧江流域梯级调度,全力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已建、在建梯级水电站调节能力与送出通道,优化澜沧江全流域水光风综合调度,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强化市场交易,全力提升经营效益。积极争取电力市场有利政策,提高度电效益。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全力培育核心功能。奋力攻关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多能互补等重大科技项目,扎实推进智能建造、智慧运行共性技术和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
  • 《16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出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8
    • 当下,随着“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有序开展,各省对于“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计划也陆续呈现在大家眼前。经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截止目前,在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江西、内蒙古、辽宁、广西、西藏、河北、宁夏、陕西、甘肃、海南等16个省份未来1-5年规划中,可再生能源计划新增装机规模已达108.578GW,其中光伏新增装机规模67GW以上。 具体如下: 云南:2021年光伏新增3GW 日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快国家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推进800万千瓦风电和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培育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500万千瓦左右,完成发电量4050亿千瓦时。 2021年2月9日,云南省政府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文件显示,“十四五”期间,云南将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以绿色电源建设为重点,加快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建设。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以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大型水电站基地以及送出线路为依托,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省电力装机达到1.3亿千瓦左右,绿色电源装机比重达到86%以上。在具体项目方面,“十四五”期间,云南将规划建设31个新能源基地,装机规模为1090万千瓦,建设金沙江下游、澜沧江中下游、红河流域“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以及“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新能源装机共1500万千瓦。 江苏:2021~2025年光伏新增9.16GW 2021年1月,江苏省能源局发布《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6GW。其中,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GW、14GW。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16.84GW,由此,“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预计新增光伏装机9.16GW。 浙江:2021~2025年光伏新增13GW 2021年2月10日,浙江发改委发文,对《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21年3月10日。意见稿指出,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非水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1300万千瓦,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渔业”开发模式,到2025年,力争全省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800万千瓦。 广东:2021~2025年风电、光伏、生物质新增2.9GW 2020年9月29日,广东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根据文件,广东省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0250万千瓦(其中核电装机约1850万千瓦,气电装机约4200万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约4200万千瓦),天然气供应能力超过700亿立方米,制氢规模约8万吨,氢燃料电池约500万千瓦,储能规模约2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300亿元,新能源产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 山东: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4.09GW 2021年2月19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计划,到2021年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2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2%以上,年内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达到4791万千瓦,2021年山东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409万千瓦以上。 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建成投运通威东营渔光一体化生态园区等项目;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建成新泰翟镇采煤塌陷地平价光伏等项目;支持利用厂房、商业建筑屋顶等,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年内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四川:2020~2025年光伏新增20GW 2019年11月,四川省能源局下发《关于编制光伏发电基地规划(2020-2025年)有关事项的通知》,拟在甘孜、阿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启动光伏基地编制规划工作,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每个市(州)原则上只规划1-2个光伏发电基地,最多不超过3个,每个光伏发电基地规模不少于1GW。 2020年6月30日,根据四川发改委官方消息,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基地规划评审会召开。该规划修改完善规划后,将按程序报批,为四川省“十四五”及以后光伏基地建设创造条件。有消息称,四川“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十四五规划总装机容量预计20GW。 江西:2021~2025年光伏新增11GW 2021年2月,江西省发改委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提出:积极有序推进新能源发展,2025年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分别达到700、1100、100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2021年新增新能源装机10GW 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2021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切实稳定电力供应,力争全年投产煤电633万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焦佳于曾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项目新增并网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到“十四五”末,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超过1亿千瓦。事实上,在30·60目标提出之后,各省纷纷提高了“十四五”期间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比重。 辽宁:2022~2025年光伏新增1.5GW以内 2019年8月12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的《辽宁省光伏发电项目三年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征求意见稿)指出:力争到2021年底,全省光伏投产目标达到510万千瓦左右。 2020年5月14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的《辽宁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将《辽宁省光伏发电项目三年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1)》(辽发改能源[2019]508号)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2022-2025年),并启动新一轮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新一轮重点项目启动总规模控制在150万千瓦以内。新增规模重点支持煤炭资源转型城市利用废弃矿区闲置土地等建设项目。阜新矿区50万千瓦,抚顺矿区40万千瓦,南票矿区50万千瓦,北票矿区10万千瓦。 广西:最低1.028GW平价项目建成并网 2020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印发《2020年第二批平价光伏项目建设方案》,文件指出共有10个项目列入2020年第二批平价光伏项目建设方案,装机容量76.8万千瓦,这些项目要求自该《方案》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实现开工建设,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未按期开工建设或未按期实现全容量并网的将被收回未建成部分的建设指标。叠加此前发布的总装机260MW的第一批平价项目建设项目,广西2021年底最低将有1.028GW平价光伏项目建成并网。 此外,2020年2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的《广西“能源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也明确:续建东兴市15万千瓦渔光互补旅游综合示范项目等5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75万千瓦,总投资30亿元,三年投资30亿元。新建玉柴农光公司桂平市玉柴桂平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三期光伏电站等18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96万千瓦,总投资78亿元,三年投资78亿元。 西藏:2021~2025年光伏新增8.63GW 日前,西藏自治区印发“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指出: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科学开发光伏、地热、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水风光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西藏自治区伏累计装机已达1.37GW。由此推算“十四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将新增光伏装机8.63GW。 河北: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6GW 2021年2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2020年10月,有消息称河北省发改委已下发关于征求《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科学有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指出,到2020年河北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要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080万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700万千瓦;到2025年,河北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600万千瓦、2000万千瓦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河北省光伏累计装机已达21.9GW。由此,河北省或许会上调2025年光伏装机目标。 宁夏:2021~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14.27GW以上 2021年1月3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50%,可再生能源占新增电力装机比重达到80%左右,占新增发电装机比重超过50%。 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整合沿黄地区和中部干旱带土地资源,结合电力外送和区内用电需求增长等情况,规划红寺堡区、盐池县、中宁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若干百万千瓦级平价光伏基地,建成国家高比例清洁能源发电基地。 1月5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曾表示,宁夏电网新能源装机已达25.73GW。如宁夏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最低达到40GW,则预计“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在14.27GW左右。 海南:2021~2025年可再生能源新增4GW 2021年1月,海南省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提出:至2025年,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海南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40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50%左右,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82%,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100%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在2.5:1以下。 甘肃酒泉:2021~2025年新增电力装机20GW以上 2021年1月6日,中共酒泉市委通过《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酒泉市将倾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基地。坚持“基地化推进、大电网外送”思路,加快建设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氢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主攻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光热、电网升级、调峰电源、储能装置等八类工程,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发展质量。加大平价风光电开发力度,力争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 陕西:“十四五”期间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021年1月,陕西省政府表示,将全面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实现电源侧平价上网,稳妥有序促进生物质发电,大力推进氢能、风光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力争装机规模达到50%,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0%。 “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在建成两千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陕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