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构建空海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系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6-28
  •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和南海环境变化专项支持下,沈阳自动化所科技处组织机器人学研究室、水下机器人研究室、海洋机器人卓越创新中心和海洋信息技术装备中心共同开展的空海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联合试验在大连圆满完成。这是沈阳自动化所首次组织大规模、跨学科、跨研究室的多平台联合试验,目标是实现从空中、海面、水体到海底的立体协同观测,充分展现了研究所的综合科技实力以及团队协作创新精神。

      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云鸮100”无人直升机、“GZ-01”无人水面艇、“远征二号”AUV、“探索4500”AUV和“海翼”水下滑翔机,共计5大类型8台套无人装备参加了本次联合试验,在国内首次构建了空海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系统。

        本次试验中,无人艇在弱通讯状态下实现了对“远征二号”的自主跟踪;

      无人机在低空近海复杂环境下,实现了对海上快速移动小目标的精准跟踪和调查取证;

      空海一体化系统实现了指挥中心-“云鸮100”无人直升机-“GZ-01”无人水面艇-“远征二号”AUV双向通讯功能,指挥中心具备对多平台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的能力;

      指挥中心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有(无)线异构组网,多个监控节点(无人机、无人艇和指挥监控平台)数据无干扰远距离大速率传输;

      指挥监控软件实现“云鸮100”无人直升机-“GZ-01”无人水面艇-“远征二号”AUV-“探索4500”AUV –“海翼”水下滑翔机多平台信息的立体展现;

      “海翼300”水下滑翔机实现近岸海洋环境数据测量,获得大量浅海温盐剖面数据;

      开展了浅海区大流速对“探索4500”深海潜水器的影响及抗流方法的研究。

      2018年6月21日,结合联合试验召开了现场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空海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在国内尚属首次,代表了该领域的技术潮流和发展方向,其体系化理念将对智能无人系统的学科技术发展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 原文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6-27/51206.html
相关报告
  • 《“五性”协同的“天-空-地-网”一体化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构建》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7-07
    • 耕地质量监测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步骤,优化耕地资源分配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农业。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加速的城市化以及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耕地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需要精确和动态地监测耕地质量。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依赖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这些方法数据获取量低、覆盖范围有限、时效性不足且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耕地保护的需求。 近年来,遥感技术、地面传感器和物联网(IoT)为高精度、智能化和三维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卫星遥感可以从宏观角度进行动态监测和长期时间序列分析,适用于大规模耕地质量监测。其中,航拍无人机由于其高分辨率、低成本和灵活性,是局部详细监测的理想工具。地面传感器能够实时提供土壤湿度、养分和盐度等关键参数的数据支持,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的精确度。物联网技术则可以用于实时收集、传输和智能管理多源监测数据。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仍然局限于某些特定维度,缺乏对耕地质量概念内涵和关键特征的系统分析。此外,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整合也面临统一标准缺失的挑战。总的来说,尽管新技术为耕地质量监测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仍需要克服若干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
  • 《油气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建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1
    • 记者近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国内首个油气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以下简称“源网荷储”)在该油田建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成山表示,胜利油田的电力系统更加体现绿色化理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作出了非常好的探索。 2021年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推进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的通知》,全国各省市立刻跟进,一时间“源网荷储”成为许多大型集团推进降碳目标的主要选择。 所谓“源网荷储”是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的组合用语,它们之间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以一种更经济、更高效和更安全的方式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运行。“源网荷储”本质上是一种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 作为产能和用能大户,胜利油田建设“源网荷储”系统,具备产供储销全链条、发供用电一体化、新能源发展规模化等独特产业优势。 与“源网荷储”系统相配合,胜利油田还结合外购电、煤电和绿电成本,构建一体化经济决策模型,通过实时跟踪电力市场价格,精准制定小时级购电曲线,细化火电和新能源协同调峰措施,最大程度削峰填谷,确保“煤电、绿电、网电”灵活经济安全互济,推动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减碳、增绿、创效。 胜利油田经营管理部油田电力技术专家严川向记者介绍,油气行业新型电力系统最根本的职责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胜利油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