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了用于将海水净化成饮用水的膜的分子结构》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08
  • 来自石溪大学和美国能源部(DOE)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反渗透膜的分子结构。这项研究发布在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ACS Macro Letters》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根据国际水协会的数据,反渗透是将微咸水或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主要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每天用于生产约250亿加仑的淡水。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Benjamin Ocko说:“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都在海洋中,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因此水净化是满足日益增长的饮用水需求的一个重要工具。反渗透不是新技术,尽管它很重要,但以前我们并不知道许多用作反渗透膜阻挡层的非常薄聚合物膜的分子结构。”

    反渗透膜中使用的薄聚合物阻挡层是半透性的。水等小分子可以从膜的一侧穿至另一侧,但水合钠离子或氯离子等其他分子不能穿过阻挡层。这一特性使得这些膜能够从盐水中过滤出盐来制造饮用水。在商业反渗透过程中,盐水被加压以迫使淡水通过膜。因此反渗透设备的能耗很高。用反渗透法生产100加仑的淡水,能源成本大约是1千瓦时,相当于运行一盏100瓦的灯泡10小时。

    石溪大学的杰出教授Benjamin S. Hsiao说:“即使是滤膜性能的微小改进,也会在全球范围内节省大量的能源和成本。因此,我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膜,想弄清楚分子结构如何有助于高效膜,并利用这一知识设计改进膜。”

    该团队使用一种称为界面聚合的方法,在油/水界面上制作了一个界定明确的聚合物膜。像双组分环氧树脂一样,一种分子组分加入水中,另一种加入油中。在水和油接触的界面两种分子成分相互反应,形成非常薄的聚合物膜。

    生成的膜只有人类头发厚度的千分之一,它在结构上类似于商业反渗透膜中的薄阻挡层,但要光滑得多。通过使用来自国家同步辐射光源II(NSLS-II)超亮X射线以及先进的分析和模拟工具,研究人员开始揭示膜的分子结构与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决膜的分子结构问题,该团队使用一种称为掠入射宽角X射线散射的技术研究了X射线在NSLS-II复合材料散射(CMS)和软物质界面(SMI)光束线中的散射模式。X射线以一个微小的角度撞击膜并从表面散射出去。然后被一个探测器捕获,该探测器记录X射线特定于膜分子结构的所谓散射模式。

    散射模式能够识别分子堆积基序:聚合物中的相邻分子是如何相互排列的。一个是平行基序,另一个是垂直基序。当两种堆积基序都存在时,垂直堆积基序与最佳过滤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人员还发现分子结构相对于膜表面具有优先的取向,可能与膜中的水通道的方向有关。

    最近,该团队开始研究为商业水净化系统制造的反渗透膜。用于制备这些膜的化学物质与用于在油/水界面制备膜的化学物质相同。商用膜显示出与实验室在油/水界面制备的模型膜相似的结构性质。

    通过对许多膜材料的研究,并将其X射线测定的结构特性与过滤特性进行比较,科学家们希望能建立一个详细的结构-功能关系,这将有助于为未来几代的水过滤系统开发更节能的膜。

  • 原文来源:https://www.bnl.gov/newsroom/news.php?a=114420
相关报告
  • 《新的饮用水净化方法可应用于灾区》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王阳1
    • 发布时间:2023-09-25
    •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将海水转化为饮用水,这种方法可以在电力有限的灾区使用。从海水中去除盐(氯化钠)最流行的方法是反渗透,它使用多孔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是盐。 这项新技术是由巴斯大学、斯旺西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开发的,它不使用任何外部压力,而是使用少量的电能将氯离子通过膜拉向带正电的电极。这导致水分子与氯化物同时被推过。同时,钠离子留在膜的另一侧,被带负电的电极吸引。然后将氯离子再循环回到含有盐水的腔室中,并重复这个过程,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水分子通过。 巴斯大学水创新研究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弗兰克·马肯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并预测在需要饮用水但没有基础设施的地方,如偏远地区或灾区,可以在小规模使用。他说:"目前反渗透使用如此多的电力,它需要一个专门的发电厂来淡化水,这意味着很难在较小的规模上实现。"我们的方法可以在较小的规模上提供一种替代方案,并且由于水可以被提取而没有任何副产品,这将非常节约能源。
  • 《石墨烯筛将海水变为饮用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发布时间:2017-04-10
    • 氧化石墨烯薄膜作为可用于过滤工艺的替代品,受到了大量的关注。现在研究者实现了利用薄膜筛选食盐这一吃香的技术。 石墨烯筛变海水为饮用水 石墨烯薄膜 研究者证实利用该技术,可提供洁净饮用水,造福数百万挣扎于净水资源匮乏困境的人们。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已将该发现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氧化石墨烯薄膜被证实可被用于气体分离和水过滤应用中。 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研发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早已被证实可被用于过滤小型纳米粒子、有机分子以及大颗粒盐。然而由于脱盐技术要求更细密的筛子,因此至今都未被用于食盐筛选。 曼彻斯特大学早先的研究发现将氧化石墨烯薄膜浸入水中,该薄膜会略微膨胀,小颗粒盐分将随水一同流过薄膜,但更大的离子或者分子则会被阻挡。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这些石墨烯薄膜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种避免薄膜在水中膨胀的方法。研究者可精确控制薄膜的孔隙大小,据此过滤盐水中的食盐,将盐水变为饮用水。 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效应不断减少都市的水供应,富裕的国家正在研究脱盐技术。随着加利福尼亚的严重洪灾的发生,各大主要富裕城市也开始研究供水替代方案。 当食盐溶于水,将在盐分子周围形成水分子壳,使得氧化石墨烯薄膜中的微小毛细管阻挡盐分随水流过。水分子能通过这层薄膜障壁,并反常地快速流过,对于脱盐应用十分理想。 石墨烯筛变海水为饮用水 将对该氧化石墨烯薄膜与现有脱盐技术的薄膜中进行对比测试 曼彻斯特大学教授Rahul Nair说道:“可扩展薄膜的实现将孔隙大小降至原子尺度,是技术发现前进重要的一步,将为脱盐技术的效率提升打开新的大门。这是国内首个清楚的实验。我们还证实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比例放大的可能,可按照指定筛眼孔径进行大规模生产。” 论文联合作者Jijo Abraham先生和Vasu Siddeswara Kalangi博士说道:“所提出的薄膜不仅可用于脱盐技术,而且原子尺度的孔隙调节技术打开了按需薄膜制造的大门,使得可以根据要过滤的离子尺寸指定孔隙大小。” 英国预计到2025年14%的全球人口将遭遇水荒。该技术可被用于世界范围内水过滤技术的改革,特别是无法建造大型脱盐工厂的国家和地区。 希望未来能在小规模下建造氧化石墨烯薄膜系统,使得那些不具备建造大型工厂的经济实力的国家也能使用该技术,获得大量的清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