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F:《2024年巴斯夫全球碳田试报告》》

相关报告
  • 《巴斯夫发布2024二季度业绩报告:对2024年业绩展望保持不变》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7-30
    • 化学品业务领域收益增加;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在挑战的市场环境下,收益显著下滑 销量增幅为 2.4%(不计贵金属和基本金属);价格仍在承压 降本计划如期推进 巴斯夫集团2024年二季度销售额为 161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2 亿欧元(2023 年二季度销售额为 173 亿欧元)。 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所有业务领域价格下跌,尤其是表面处理技术业务领域。不利的汇率因素以及轻微的资产组合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导致销售额下降。销量小幅增长对销售额产生积极影响。工业解决方案、化学品、营养与护理及材料业务领域的销量均实现增长,弥补了表面处理技术和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销量的下降。 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 20 亿欧元,与 2023 年二季度持平。 这主要归功于工业解决方案、化学品、营养与护理业务领域因利润提高而实现收益大幅增长。与之相比,在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销量下降和草铵膦价格下跌导致收益大幅下滑。在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业务领域,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略有下降。′′其他′′业务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准备金的冲回。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率为 12.1%,去年同期为 11.2%。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 16 亿欧元,去年同期为 19 亿欧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包括负 3.94 亿欧元的特殊项目。特殊费用主要源自美国水成膜泡沫(AFFF)多区诉讼的庭外和解开支(这并不构成任何法律责任的承认)以及重组措施所产生的费用。息税前收益为 5.16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4.58 亿欧元。 2024 年二季度每股收益为 0.48 欧元(去年同期为 0.56 欧元)。经特殊项目和无形资产摊销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 0.93 欧元(去年同期为 0.72 欧元)。 2024 年二季度和上半年现金流情况 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 20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28 亿欧元。2024年二季度自由现金流,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扣除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装置和设备现金支出之后为 4.71 亿欧元,去年同期为 9.05 亿欧元。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装置和设备支出增加 2.07 亿欧元,主要与中国新一体化基地的投资有关。 2024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 14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2.75 亿欧元。自由现金流为负 9.86 亿欧元,2023 年上半年为负 9.77 亿欧元。需要注意的是,巴斯夫自由现金流情况因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2023 年和 2024 年宣布的降本计划现况 巴斯夫集团首席财务官 Dirk Elvermann 博士介绍了正在实施的降本计划的最新情况,他表示,正在按计划推进,至 2026 年底每年节省 21 亿欧元成本的目标。 2024 年二季度各业务领域表现 01、化学品 化学品业务领域的销售额为 28 亿欧元,同比增长 6.0%。该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 4.44 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石油化学品业务部的收益有所上涨,这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提升。与中国湛江一体化基地建设相关的固定成本较高,减弱了该业务部门的收益增长。中间体业务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大幅下降,尤其受价格因素影响导致利润下降。固定成本略有下降起到一定抵消作用。 02、材料 材料业务领域的销售额为 34 亿欧元,同比下降 5.3%。该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 4.48 亿欧元,略低于去年同期。 其主要原因是单体业务部的收益大幅下滑,而去年同期曾有过一次性利好效应。特性材料业务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 03、工业解决方案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销售额为 21 亿欧元,同比增长 4.8%。该业务领域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大幅增长至 3.2 亿欧元,主要由于其两个业务部门的销量增加和固定成本降低。 得益于该业务领域的收益表现,其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率提升至 14.9%,去年同期为 10.1%。 04、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业务领域销售额为 32 亿欧元,同比下降23.4%,其两个业务部门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该业务领域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略有下降,为 3.66 亿欧元。 这是由于催化剂业务部的贵金属价格大幅下跌,而电池材料业务较高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未能抵消这一损失。涂料业务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略有增长。该业务部门较高的利润,抵消了因通货膨胀带来的固定成本上升。该业务领域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率为 11.3%,去年同期为 8.8%。 05、营养与护理 营养与护理业务领域销售额为 17 亿欧元,同比下降 2.7%。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两个业务部门的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共计增长至 1.83 亿欧元,这主要得益于销量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降低。 营养与健康业务部固定成本略有上升,这主要与计划内的装置检修有关。与收益表现一致,该业务领域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率增至 11.0%,去年同期为 8.2%。 06、农业解决方案 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 2024 年二季度的销售额为 19 亿欧元,同比下降 13.2%,主要原因是北美地区销售额下降。 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下,销量下降和草铵膦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该业务领域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与 2023 年二季度同期相比大幅下滑至 1.35 亿欧元。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率亦有所下降。 2024 年二季度,′′其他′′业务领域的销售额为 8.7 亿欧元,同比增长 8.9%,这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交易的销售额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大幅上升,为 6,200万欧元。这主要得益于奖金准备金的冲回。 2024年巴斯夫集团展望 巴斯夫对 2024 年全球经济环境的评估保持不变,与《巴斯夫集团2023年业绩报告》相同: 巴斯夫集团对 2024 年业绩表现的预测保持不变,与《巴斯夫集团 2023 年业绩报告》相同。 查看全部内容 
  • 《巴斯夫为什么要放弃全球草铵膦市场?》

    • 来源专题:现代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8-06
    • 2024年7月,巴斯夫公司表示,由于经济原因,计划在2024年底前停止德国克那普萨克地区(Knapsack)和法兰克福工厂草铵膦活性成分的生产。法兰克福工厂的草铵膦制剂将于2025年停产,随后这两家工厂将被关闭。对于关厂的原因,巴斯夫表示,其草铵膦生产受到来自仿制药制造商、替代技术以及高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尽管两家工厂均实施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但其产量和盈利能力的改善仍不尽如人意。 从巴斯夫宣布关闭草铵膦工厂的原因来看,这些原因也是造成化工项目关停或淘汰的主要因素。近几年草铵膦全球市场遭遇了怎样的变化?是否已出现了亏损呢? 一、草铵膦是低毒高效的除草剂 据相关资料了解到,草铵膦是高效的除草剂产品,具有更高的除草效率、更低的使用量以及更强的环境友好性。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在土壤中迅速失活降解、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的特性,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对草铵膦产生抗性,从而使草铵膦能够选择性地杀死杂草而不危害作物。精草铵膦是草铵膦中的有效成分,它可以实现药效翻倍、用量减半的效果。精草铵膦含有一个手性中心,具有L型和D型两种光学异构体,其中只有L型具有除草活性,因此L-草铵膦又称为精草铵膦。 相比普通草铵膦,精草铵膦的除草效果更强,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可以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并有望逐步取代普通草铵膦。此外,精草铵膦的市场前景广阔,被视为减量增效、绿色环保的新一代除草剂。 草铵膦作为除草剂品种,其毒性相对于其他除草剂而言属于中等水平。草铵膦的急性毒性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为低至中等毒性,并且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草铵膦被归类为第三类危害,即轻微危害。在除草剂领域中,草铵膦的毒性较低,且没有证据表明它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或致畸作用。 二、草铵膦全球产能高速增长,供需矛盾恶化 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13年中,全球草铵膦产能出现了快速增长,从最初的4800吨/年,提升至2023年的12.28万吨/年,过去13年中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31%。纵观化工产业,草铵膦都属于产能增长相对惊人的产品。 草铵膦是20世纪80年代由赫斯特公司(后归属拜耳公司,现属巴斯夫)开发研制的。2014年以来,百草枯全球范围禁限用、草甘膦抗性问题逐渐严重、耐草铵膦转基因技术的推广等因素叠加,使得草铵膦需求快速增长,草铵膦亦成为第二大转基因作物除草剂。 图 1 全球草铵膦产能年度变化(单位:吨) 数据来源:中农纵横 根据中农纵横数据了解到,全球草铵膦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德国和印度等国家,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草铵膦生产国家,截至2023年底,中国产能已突破11万吨/年。其次是德国和印度,巴斯夫产能仅有0.8万吨/年,但此次德国关闭草铵膦工厂后,巴斯夫将真正退出全球草铵膦市场。 另外,未来拟在建项目规模超过32万吨/年,如果全部投产后,全球草铵膦产能规模将超过44万吨/年,其中拟在建的项目全部在中国。笔者认为,产能的快速增加是巴斯夫选择放弃草铵膦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 1 全球(中国)2024年草铵膦及L-草铵膦产能布局情况 数据来源:中农纵横汇总及产品研究报告 三、草铵膦理论经济性快速降低,基本达到盈亏平衡水平 随着全球竞争的越发激烈,全球草铵膦的市场价格逐年降低。从2020年开始,中国草铵膦价格震荡下行,从19万元/吨的水平,逐步降低至2023年的5.6万元/吨水平,累积下跌幅度超过71%。过去5年中,中国草铵膦价格跌了接近三分之二。 图 2 中国草铵膦价格波动(单位:元/吨) 也正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草铵膦理论利润率快速萎缩。笔者根据相关环评数据了解到,草铵膦从2022年至2024年期间内,理论利润率从最初的66%左右,下跌至15%左右,累积下跌了51个百分点。过去3年内,中国草铵膦的利润空间也萎缩了超过三分之二。 图3中国草铵膦理论利润率变化 四、原料成本构成占比最大,原料成本降幅小于草铵膦价格的降幅 草铵膦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三氯化磷、亚磷酸三乙酯、四氢呋喃、三甲苯、氯甲烷、镁锭、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丙烯醛、甲醇、乙醇、醋酸酐、氰化钠、氯化铵、盐酸、氨水、环氧丙烷、液氨等众多原料产品,其中原料成本占到了总成本97%及以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利润率水平是按照中国市场计算,也是生产成本较低的方式。位于欧洲的巴斯夫,其环保成本、碳排放成本、人力成本等都要明显高于中国,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巴斯夫生产的草铵膦已出现了亏损的局面。 图 4 中国草铵膦主要成本对比 从详细的原料成本构成来看,甲基亚磷酸二乙酯成本占比接近40%,是最大的原料构成成本。其次是亚磷酸三乙酯,占到成本的23%左右,是位于原料成本的第二位。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如醋酸酐、丙烯醛、三氯化磷、乙醇等产品,都对草铵膦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的影响。 笔者了解到,最近几年草铵膦的原料价格呈现了逐步降低,如三氯化磷价格从2022年超过9000元/吨,下跌至2024年的近6000元/吨。而四氢呋喃从2022年的2.7万元/吨,下跌至2024年的1.3万元/吨,跌幅巨大。一氯甲烷从2022年5000元/吨,下跌至2024年的2300元/吨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笔者认为,草铵膦原料成本降幅小于产品售价下跌幅度。草铵膦售价的下跌,是造成其利润快速萎缩的关键原因,本质原因还是在于竞争环境的恶化。 图 5 不同原料的成本构成 笔者认为,草铵膦作为全球三大灭生性除草剂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应用价值,产品毒性角度,也适合现在及未来的除草市场应用。虽然巴斯夫宣布退出草铵膦市场,但是距离真正退出还有一定时间,并且巴斯夫全球产能较小,对全球的市场影响力不大,预期对草铵膦价格不会有大幅影响。目前中国新安股份、利尔化学和永农生物等企业正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来增强竞争力。未来草铵膦小规模企业陆续淘汰退出是大概率事件,这也将形成全球草铵膦市场的整合,驱动草铵膦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更多推荐 来源:化工平头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