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投入运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13
  • 据俄罗斯科学院消息,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近日启用了新建成的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该装置能大大提高开放式磁阱中的等离子体温度,朝受控热核聚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可用于研发近地行星航行的大功率推进器。 目前的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核心是托卡马克装置,即封闭式等离子磁阱,但托卡马克建设成本过高(ITER的预算超过150亿欧元),周期过长。其次托卡马克只能使用氚和氘的混合物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燃料,但氚本身具有放射性,会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子辐射,所以会造成和目前的核电站几乎相同的环境问题。 SMOLA装置所用的技术弥补了这些缺点,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不使用氚作为燃料,能进行氘-氘等聚变反应。因为两个氘原子聚变时产生的中子少,所以能量损失小,造成的放射性低。此外,目前科学家能将等离子体加热到1000万摄氏度,而理论物理学家估计开放式螺旋磁阱将使纵向等离子损失减少为目前的1-5%,所以能将等离子体的温度再提高若干数量级。 由于开放式磁阱中的磁场线不是闭合的,等离子体会在装置的末端沿与磁场线垂直的方向逃逸,可能产生等离子泄漏,为解决这个问题,SMOLA装置设计了螺旋形的磁场。螺旋磁场可朝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原理类似于绞肉机。绞肉机正常工作时肉馅会冒出,同样,当螺旋形磁场正向旋转时,等离子体会从磁场中逸出,对磁场进行配置后可使等离子流的速度提高到100公里/秒,这就为大功率航天推进器创造了技术基础。而当磁场反向旋转时,等离子体会向后移动,其冲量会相互抵消,从而使等离子体留在磁阱中,就如绞肉机的手柄倒转时,肉馅就会向后退回一样,在这种状态下可研究与等离子接触的物质的行为,或研发亚临界反应堆或常规核电站。

    该研究所计划在处于设计阶段的新型气体动力多镜面磁阱中使用两个SMOLA装置。

相关报告
  • 《交错螺旋槽轮式小麦精量集排器设计与试验》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7-22
    •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精密小麦计量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交错螺旋槽轮设计,旨在解决传统中央小麦计量装置在高种子排放量时由于直槽轮导致的脉动问题。传统的直槽轮在种子排放量大时会产生脉动,从而导致排种稳定性差和种子分布不均。为了提高排种均匀性和减少脉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交错螺旋槽轮的精密中央小麦计量装置。 该装置通过优化排种过程,消除了种子层以降低种子间的应力和损伤。两槽轮设计成螺旋结构并按交错配置排列,使得种子排放能够互补。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排种的均匀性,还进一步减少了脉动,确保了种子流速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螺旋角和交错角是影响排种稳定性和均匀性的关键参数。 通过离散元法(DEM)进行了双因素多水平模拟实验,最终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螺旋槽轮的设计显著改善了种子排放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这一新型设计为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自组装的纳米球螺旋桨的磁性可调谐双向运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3
    • 磁场驱动的纳米物质直接装配对不同的科学领域产生了影响。在微尺度系统中,这一概念最近被用来优化粘性流体的推进力。尽管微型化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利用自组装在纳米尺度上实现运输仍然是一项难以实现的任务。在这里,我们展示了由铁磁性纳米棒和顺磁微球组成的混合推进器,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下,从推器到拉普勒,在一个简单的振荡磁场中动态驱动。我们利用这种独特的设计来建造更复杂的结构,能够携带几种胶体货物,就像微型火车一样,在磁性指令下快速拆卸。此外,我们的原型可以扩展到低于衍射极限的较小的纳米棒,但仍可由应用磁场动态地重新配置。 ——文章发布于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