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投入运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13
  • 据俄罗斯科学院消息,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近日启用了新建成的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该装置能大大提高开放式磁阱中的等离子体温度,朝受控热核聚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可用于研发近地行星航行的大功率推进器。 目前的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核心是托卡马克装置,即封闭式等离子磁阱,但托卡马克建设成本过高(ITER的预算超过150亿欧元),周期过长。其次托卡马克只能使用氚和氘的混合物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燃料,但氚本身具有放射性,会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子辐射,所以会造成和目前的核电站几乎相同的环境问题。 SMOLA装置所用的技术弥补了这些缺点,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不使用氚作为燃料,能进行氘-氘等聚变反应。因为两个氘原子聚变时产生的中子少,所以能量损失小,造成的放射性低。此外,目前科学家能将等离子体加热到1000万摄氏度,而理论物理学家估计开放式螺旋磁阱将使纵向等离子损失减少为目前的1-5%,所以能将等离子体的温度再提高若干数量级。 由于开放式磁阱中的磁场线不是闭合的,等离子体会在装置的末端沿与磁场线垂直的方向逃逸,可能产生等离子泄漏,为解决这个问题,SMOLA装置设计了螺旋形的磁场。螺旋磁场可朝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原理类似于绞肉机。绞肉机正常工作时肉馅会冒出,同样,当螺旋形磁场正向旋转时,等离子体会从磁场中逸出,对磁场进行配置后可使等离子流的速度提高到100公里/秒,这就为大功率航天推进器创造了技术基础。而当磁场反向旋转时,等离子体会向后移动,其冲量会相互抵消,从而使等离子体留在磁阱中,就如绞肉机的手柄倒转时,肉馅就会向后退回一样,在这种状态下可研究与等离子接触的物质的行为,或研发亚临界反应堆或常规核电站。

    该研究所计划在处于设计阶段的新型气体动力多镜面磁阱中使用两个SMOLA装置。

相关报告
  • 《自组装的纳米球螺旋桨的磁性可调谐双向运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3
    • 磁场驱动的纳米物质直接装配对不同的科学领域产生了影响。在微尺度系统中,这一概念最近被用来优化粘性流体的推进力。尽管微型化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利用自组装在纳米尺度上实现运输仍然是一项难以实现的任务。在这里,我们展示了由铁磁性纳米棒和顺磁微球组成的混合推进器,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下,从推器到拉普勒,在一个简单的振荡磁场中动态驱动。我们利用这种独特的设计来建造更复杂的结构,能够携带几种胶体货物,就像微型火车一样,在磁性指令下快速拆卸。此外,我们的原型可以扩展到低于衍射极限的较小的纳米棒,但仍可由应用磁场动态地重新配置。 ——文章发布于2018年4月25日
  • 《带螺旋形向异性的金属纳米螺旋型金属纳米螺旋》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9-29
    • 利用天然材料,利用自然界的光、化学、生物等多种多样的光学、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光在近红外范围内的光偏振态进行操作,是一种基本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金属纳米螺旋(NHs)制造的手性超材料已经被人为地设计和生成。摘要圆偏振操作是由螺旋向异性和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的,而工程螺旋结构和金属结构使圆偏振操作得到了灵活的裁剪。在此,我们回顾了金属国民保健服务的最新发展,从基本的光学和磁性的性质,以及手性的应用,然后展望未来的应用与分子手性的密切相关。我们坚信,金属国民保健系统的螺旋诱导各向异性,将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机会,来解决一些与自然同源性相关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文章发布于2017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