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细菌耐药性新尝试:免疫+抗生素组合拳》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7-11
  • 利用人体免疫力已被证明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美国宾州Lehigh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同样的思路来辅助现有抗生素治疗耐药菌。

    目前,世界上有数百万人被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superbugs)所感染,每年约70万人死于耐药性感染。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急需研发新型抗生素来抵抗超级细菌的入侵。其中作为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革兰氏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很强的耐药性,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耐药菌。

    Lehigh大学生物化学副教授Marcos Pires博士领导的团队将抗原表位(可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与多粘菌素B(polymyxinB,一种colistin)连接起来,创建了他们称之为“细菌免疫治疗”或“免疫抗生素”的新型组合产物去抵御耐药菌。其中“多粘菌素B”可与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脂类A特异性结合,而“抗原表位”可以引发免疫反应。试验结果显示,该产物可以在人体血清内杀死大量的大肠杆菌,同时可以在活体宿主中结合在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上。这一结果于近期发表在《Journal Cell Chemical Biology》上。此外,他们还与Lehigh大学Wonpil Im教授的团队合作,通过计算生物物理学的方法研究抗生素与细菌膜的相互作用,建设了一个阐明免疫反应发生后细胞表面变化的模型。

    Pires教授团队过去曾经将人体可识别的抗原与D-氨基酸接合在一起。革兰氏阳性菌合成外膜时会使用这些改装过的、连接抗原的D-氨基酸,进而可以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但对于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这些革兰氏阴性菌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有一层额外保护,使得他们难以被杀死,同时这些细菌也在不停进化,造成抗生素失效,让抵抗这类细菌变得愈加困难。

    例如,在2016年的全球抗生素危机中,美国发现了第一种具有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感染,这种基因使得大肠杆菌对colistin产生抗性,这一最后抗生素防线失效。

    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对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自我保护,例如一个基因泰克(Genentech)团队也在通过免疫学的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设计了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BamA(β-barrel assembly machine,β-桶蛋白组合酶)结合。BamA可以帮助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膜β桶蛋白(β-barrel proteins)的折叠和嵌入整合。拮抗BamA则可以抑制细胞膜β桶蛋白的折叠,导致周质应激压力,破坏外膜完整性,进而杀死细菌。基因泰克的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在《PNAS》上。

    Pires博士表示:“试验结果说明这一合成产物可以在杀死细菌的同时引发免疫反应,利用这样的组合拳击毙难以杀死的细菌,我们相信这样的方法很有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体内研究。”

    接下来,Pires博士的团队计划在复杂动物中进行体内研究,他们也在考虑类似基因泰克团队的方法,即不但利用人体自由的免疫反应,同时要加入互补的外源单克隆抗体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4630.html
相关报告
  • 《鸡尾酒组合有望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传统的观点是,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起来对抗有害细菌的效果会变差,将三种或三种以上药物结合起来的增量效益太小而不必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药效的相互抵消。 现在,加州大学研究者发现以数千种抗生素为基础的四种和五种药物组合,能比预期更有效地杀死有害细菌。该研究结果于2018年9月3日发表在《npj系统生物学和应用》上。该研究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业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8种抗生素,分析了每种可能的四种和五种药物组合,包括许多不同剂量的药物搭配,总共18278种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对于每种组合,研究人员首先预测它们在阻止大肠杆菌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在四种药物组合中,有1676个药物组合的表现优于预期。在五种药物组合中,有6443个组合比预期更有效。另一方面,2331种四种药物组合和5199种五种药物组合的效果不如研究人员预期的那么有效。 研究者表示,一些四种和五种药物组合至少部分有效,因为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靶向大肠杆菌的机制。有些药物攻击细胞壁,有些药物攻击细胞内的DNA。结合不同的攻击方法可能比单一方法更有效。尽管目前实验结果非常乐观,但药物组合仅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了测试,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临床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正在根据他们的工作创建开放获取的软件,计划明年向其他科学家提供这些软件。该软件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此次研究的抗生素的不同组合,并输入预期的药物组合进行数据测试。
  •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够破坏细菌对常见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机制的分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1-13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在抵抗超级细菌和它们的多药耐药性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出能够破坏细菌对常见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机制的分子。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1月2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embrane Microdomain Disassembly Inhibits MRSA Antibiotic Resistance”。 超级细菌是对几种抗生素类型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菌株。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它们的DNA发生突变的能力可代代相传,从而让它们自己对最为常见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其他的因素能够让这种情况恶化,包括不谨慎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因为没有完成完整的治疗期和开展不必要的自我治疗。 这项研究是在小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中开展的。考虑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特别是医院环境中),它是最为威胁的菌株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感染者死亡的可能性要比非耐药性菌株感染者增加了64%。这种研究的重点是直接攻击这些细菌的细胞膜上的被称作脂筏(lipid raft)的微结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