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CAR-T公司发明“安全开关” 有望带来治疗革新》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7
  • 法国生物制药公司Cellectis近日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该公司开发的CubiCAR的详情。CubiCAR是种新型嵌合抗原受体(CAR),携带了用于纯化、检测和消耗CAR-T细胞的多功能标签。这些新增功能有望简化CAR-T细胞的制造过程,提高在临床环境中追踪和消耗CAR-T细胞的有效性。

    CAR-T疗法是近年出现和迅速发展的癌症疗法。CAR-T中的CAR是指工程化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由一个来自免疫球蛋白分子或T细胞受体的抗原结合结构域和介导细胞内信号传导域融合,从而激活和增强T细胞的功能和持久性。CAR-T 治疗首先要从患者体内分离T细胞,在体外将工程化的CAR传送到T细胞中,产生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让其能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经由体外扩增后再次注入患者体内,以此达到消灭癌细胞的效果。理论上,CAR-T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治愈效果。而且,CAR-T疗法能针对的不仅仅是癌症。与生理存在的抗原受体相比,CAR可被设计来识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以及HLA-肽复合物等等,所以在将来还有潜力治疗以T细胞为基础的其他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病等等,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虽然CAR-T疗法前景广阔,但却受到其生产的复杂性和与细胞活性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挑战,比如细胞因子风暴(CRS)等。因此,开发能有效调控CAR-T的药物或疗法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有许多公司在开发表达在细胞表面的CAR-T安全开关,相比之下,Cellectis的产品则是把安全开关纳入CAR本身。

    这次发表的论文中描述的CubiCAR是一种三功能CAR构建体,可使用FDA批准的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实现CAR-T细胞检测,纯化和消耗。这种新颖构建体有望简化CAR-T细胞的生产,改善对CAR-T细胞的追踪,并且提高其安全性:以前通过抗体介导的安全开关常常需要数日才能起效,而Cellectis的体外实验显示,使用临床剂量的利妥昔单抗后,只需15分钟就能消耗绝大部分的CAR-T细胞。如能在人体实验中获得成功,那么这种构建有望降低由CAR-T造成的不良事件影响。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将CD20模拟表位(mimotopes)和CD34表位纳入CAR-T细胞的CAR构建体中,CAR-T细胞针对的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7(TNFRSF17,CD269),亦称B-细胞成熟抗原(BCMA),它在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恶性浆细胞表面都表达,也出现在正常浆细胞上和特定的成熟B细胞上,但其他组织不会表达这种蛋白。 CubiCAR采取这种构建,期望CD20模拟表位让细胞能被抗CD20的利妥昔单抗消耗,而CD34表位能在制造CAR-T过程中起作用,可以利用抗CD34的单克隆抗体对产品进行细胞检测和纯化,从而创建更多的嵌合细胞产物。

    结果显示,在BCMA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中,CubiCAR细胞和CAR-T细胞均减少了在血液,骨髓和脾脏中的MM细胞。在用CubiCAR-T细胞治疗的小鼠中,注射利妥昔单抗减少了CubiCAR-T细胞,并促进了MM细胞的增殖,而未修饰的CAR-T细胞不受利妥昔单抗的影响,这说明CubiCAR细胞能有效受利妥昔单抗的调控。

    “这项技术的强大和新颖之处在于将多种功能整合到一个独特的CAR分子中。为了确定最佳的CAR结构,我们选择了15种不同的CAR构建体,并评估了能够消耗T细胞并根治肿瘤的构建体,”Cellectis创新团队负责人Julien Valton博士说: “这个新构建体的开发是与在Allogene的同事合作而成的。”

    “CubiCAR的面世,代表了CAR-T疗法在各种癌症治疗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Cellectis首席科学官Philippe Duchateau博士补充说:“CubiCAR构建体不仅集成了紧凑的安全开关,可快速高效地消耗CAR-T细胞,而且还兼容针对不同目标设计的scFvs,因而具备独特的潜力,可使CAR-T细胞免疫疗法更安全。”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3789.html
相关报告
  • 《更安全有效的CAR-T 2.0疗法要来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02
    • 2017年是CAR-T疗法的元年,两款重磅CAR-T疗法先后获批。虽然这一革命性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曾经难以企及的治疗希望,但它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疾病复发、治疗毒性和特异性杀伤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Wilson Wong博士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种他们称之为“瑞士军刀”的新型CAR-T疗法,有望成为CAR-T疗法的2.0版。这一结果近日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细胞》上。 目前CAR-T疗法的治疗流程为:从患者血液中收集T细胞,然后通过基因工程使其在表面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新的工程化CAR-T细胞在实验室扩增后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攻击。但Wong博士认为,目前的CAR-T疗法最大的限制是受体是一种固定的分子,CAR设计完成被T细胞表达后,就不能再被改变。这些改造过的T细胞被输注回患者体内后,只能任其发挥作用。如果一切如愿则皆大欢喜,但如果事与愿违,则可能发生危险的副作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癌细胞还可能通过抗原逃逸的过程不再表达被识别的抗原,从而躲过CAR-T细胞的追踪,造成癌症复发。 为了改善CAR-T疗法的这些局限性,比如应用范围窄、缺乏灵活性和不可调控强度等,Wong博士的团队创建了一个分离、通用和可编辑(SUPRA)的CAR系统。该技术不是依靠单一的固定CAR,而是将其分离成双组分受体系统:包含在T细胞上表达的通用受体zipCARs,和衔接分子(adaptor molecules)zipFv,后者携带可识别癌细胞特定抗原的抗体。这两种组分通过亮氨酸拉链彼此拉合,引导工程化T细胞寻找并摧毁癌细胞。 该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改造后的CAR-T是针对疾病的两种标志物而建立的,极大地提高了将这一疗法用于难治性实体瘤的机会,同时提高了该疗法对肿瘤组织的特异性。这也是一种可定制的疗法,具有更好的内置调控功能,可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血液癌症和实体瘤。 该技术的另一个关键部分是添加的衔接分子,可以在治疗中引导T细胞识别癌细胞。没有这些衔接分子,T细胞就不会被激活。当它们被最终清除后,可以重新添加一批衔接分子来对新的目标进行响应。这就像一个“开/关”装置,可以微调治疗的活性以控制毒性,并防止过度活化给患者带来危险的副作用,而且还能更容易地刺激后续反应以防止复发。 随后,Wong博士的团队在小鼠模型中测试了这一新型CAR-T系统。被注射了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小鼠接受一定剂量的zipCAR-T细胞,然后持续两周隔日接受适当的衔接分子。结果表明,SUPRA CAR疗法显示出和传统CAR-T疗法类似的肿瘤负荷清除率。在血液癌症模型中,小鼠在接受工程化T细胞后持续六天每天注射衔接分子,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证明SUPRA CAR系统应对多种不同癌症类型的潜力。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哪些癌症类型会真正受益于这类组合靶向和调控,”Wong博士说。这可能包括具有很高异质性的癌症,因为它们没有好的单一标志物。因此,后面的工作将是一个主要重大的挑战。“每种癌症都可能需要微调衔接分子。”Wong博士补充道。 作为Senti Biosciences公司的科学联合创始人,Wong博士的团队正在与Senti合作将该技术转化进入临床试验。虽然癌症是Senti的研究重点,但这一技术也可能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 《Cellectis开发新一代更安全的CAR-T技术CubiCAR》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18
    • Cellecti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法国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基于基因编辑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即所谓的通用型CAR-T疗法(UCART)。近日,该公司在最新出版的《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公布了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新的CAR-T技术——CubiCAR,这是一种集成化(all-in-one)的CAR结构体系,具有一个嵌入式的多功能标签,可用于CAR-T细胞的纯化、检测和清除。目前,Cellectis正在与美国合作伙伴Allogene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这种新一代CAR-T技术。 这种增加的多功能特性有望简化CAR-T细胞的制造,同时在临床试验中可对体内的CAR-T细胞进行追踪和有效清除,提高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具体而言,在体内,如果这些CAR-T细胞对非癌组织产生毒性,可以利用一种美国FDA已批准的抗体药物——罗氏的美罗华(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杀死这些CAR-T细胞。 Cellectis公司创新团队负责人Julien Valton表示,这种技术的强大和新颖之处在于将多个功能整合在一个独特的CAR分子中。为了确定最佳的CAR结构,我们选择了15种不同的CAR构造,并评估了它们耗竭T细胞和促进肿瘤根除的能力。CubiCAR体系结构代表着在开发CAR-T疗法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癌症方面的一个重要进步。CubiCAR作为一个集成化紧凑化安全保障,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耗竭CAR-T细胞,也能与多种scFvs兼容,这赋予了它独特的潜力,使未来CAR-T疗法的应用更加安全。 CubiCAR体系结构的体外筛选、鉴定和表征 当然,自杀式开关的概念并不新鲜。CAR-T是一种活体药物,理论上可在患者体内停留数年。鉴于CAR-T已知的安全性问题,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因此需要一种紧急开关来关闭这些细胞的活性。 目前,也有其他一些公司在开发自杀开关技术,例如Poseida Therapeutics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小分子的自杀开关,而Bellicum Pharma正在利用CAR-T内的两种工程化蛋白以及一种小分子来启动CAR-T细胞的自杀。 Poseida首席执行官Eric Ostertag在接受C&EN采访时表示,CubiCAR的开关是抗体药物,可能需要数天才能发挥作用,而小分子自杀开关则起效更快。但Julien Valton反驳称,目前还没有办法来测试它,除非进入人体临床,但已开展的体外测试显示,采用临床剂量的美罗华能够在大约15分钟内耗竭绝大多数CAR-T细胞,这一动力学数据与文献记载的ICaspase9和RQR8自杀开关数据相当。 Cellectis是首个开发并测试通用型CAR-T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募集了1.64亿美元资金,继续推动其CAR-T疗法的临床开发。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的通用型CAR-T疗法治疗癌症的缓解率达到了83%。就在最近,Cellectis宣布UCART22获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这也是该公司继UCART19和UCART123之后第3个获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的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 行业人士认为,尽管Cellectis公司的通用型CAR-T治疗癌症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高达83%的缓解率,但在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案之前,这项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若要充分发挥其潜力,有几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毒性和定价问题以及开发这项技术靶向更广泛的癌症靶标,例如实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