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标准》(国卫通〔2021〕5号)》

相关报告
  • 《国际科学家提议增加登革热病毒分类系统》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6-23
    • 由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一个国际专家组提议在当前的登革热病毒(DENV)命名法中增加两个子分类,以帮助识别和跟踪具有潜在流行病学或临床重要性的毒株。 2024年5月17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medRxiv上,将蚊媒病毒的当前基因型分为“主要”和“次要”谱系,以提供更多的时空细节,提供将谱系分配给序列数据的方法,并提出新的谱系。 他们写道,DENV“目前正在流行环境中造成前所未有的流行病,并扩展到新的地理区域。“因此,使用基因组监测来追踪这种病毒至关重要。然而,病毒基因组多样性的复杂模式使得使用现有的基因型分类系统具有挑战性。添加可能会改善小组间的沟通在一个网站上,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分类分配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他们还更新了病毒基因型定义,以减少未分配或无定形归类为“相关”的基因组数量。当务之急是要有一种精确和通用的语言来监测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持续DENV传播;并且这可以传染给可能没有基因组学背景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官员。该团队表示,增加的主要和次要谱系将有助于国家和研究小组层面对相关登革热病毒多样性的讨论。 “随着最终可能选择特定病毒谱系的干预措施(例如疫苗、沃尔巴克氏体感染的蚊子)的实施,必须有一种精确和通用的语言来监测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持续登革热病毒传播;并且这可以传染给可能没有基因组学背景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官员,“该研究的作者写道。 “此外,拟议的谱系对于使用部分基因组序列进行分类是稳健的,”他们补充道 文献信息:medRxiv 2024.05.16.24307504;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4.05.16.24307504
  • 《WHO登革热病例分类2009及其在实践中的有用性:美洲地区的一份专家共识》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4-27
    • 2009年引入了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病例分类—登革热/重度登革热(D/SD),替代了1997 WHO登革热病例分类:登革热/出血性登革热/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F/DHF/DSS)。 在古巴哈瓦那召开了两天的专家共识会议,目的是(1)泛美卫生组织(PAHO)成员国交流应用D/SD方面的经验;(2)展示国家和地区水平使用D/SD方面的数据;(3)针对提交的证据进行商议,制定一系列推荐意见,以支持或者反对D/SD在PAHO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会议共讨论了8个关键问题,得出了如下结论:(1)D/SD在描述疾病进展方面是有价值的,因为其考虑了该疾病的动态特性;(2)D/SD有助于正确鉴别登革热病例以进行临床研究,因为其更加精确地规定了疾病严重程度,可以从动态的角度评价病例的疾病进展;(3)D/SD准确描述了所有临床形式的重度登革热。需要各个地区制定更多的标准,尤其是涉及重度病损器官的情况下;(4)D/SD可用于病理生理学研究,按次序鉴别与病理生理学事件有关的登革热临床表现;(5)警示性的体征有助于鉴别有休克风险的早期病例(儿童和成年人),警示性体征的病理生理学需要进一步研究;(6)D/SD有助于治疗个体登革热病例,也有助于重新组织医疗保健服务以便进行疾病爆发管理;(7)在推定诊断和疾病随访方面,D/SD有助于诊断登革热,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高的阴性预测值(NPV);(8)目前没有更新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以纳入新的登革热分类(D/SD);因此,在流行病学报告方面的经验不足。一旦D/SD应用于流行病学监测,D/SD可以(1)实时监测登革热病例的疾病严重程度,以便合理制定相应的决策;(2)在全国以及全球范围内测定和比较登革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不仅依据报告的病例数量,而且依据病例的严重程度来及早制定应急计划。 专家组建议:(1)更新ICD10;(2)将D/SD纳入全国性的流行病学报告;(3)开展研究,以提高登革热病例定义的敏感性/特异性。 摘自:Pathog Glob Health. 2015 Feb;109(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