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模式与终末期肾病的风险: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1-03-24
  • 背景——尽管在西方人群中,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与较低的肾功能下降风险有关,但在亚洲人群中仍缺乏证据。
    目标——我们研究了预定义的饮食模式,即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AHEI-2010)、阻止高血压的饮食方法(DASH)和替代地中海饮食(aMED)与终末期肾病(ESKD)风险的关系。
    方法——我们在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中纳入了56985名中国成年人(年龄45-74岁),他们在招募时没有癌症、中风、冠心病和ESKD。饮食模式得分是根据一个经过验证的165项FFQ计算的。AHEI-2010和aMED评分通过排除酒精摄入成分进行了修改。我们通过与新加坡全国肾脏登记处的联系,在平均17.5年的随访中发现了1026例ESKD病例。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用于计算HRs及其95%CIs。
    结果结论——所有3种饮食模式得分越高,ESKD风险越低,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在亚洲人群中,特别是超重或肥胖人群中,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与较低的ESKD风险相关。

相关报告
  • 《 NSTL食品安全与健康信息简报 2024年第10期》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5-01-03
    • (1)榛子油体软固体油凝胶的制备、微观结构、流变性能和相互作用研究 1 (2)海洋硫酸化多糖对明胶乳液油凝胶形成机制的影响 2 (3)花生室温微水化脱油:油体聚结和蛋白质聚集驱动的共失稳 4 (4)植物乳杆菌AR495在卵巢切除引起的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中的功能成分作用研究 5 (5)乳杆菌的自然聚集:机制和影响因素 7 (6)枳实生理性落果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群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8 (7)由天然醛官能化壳聚糖乳清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的复合生物聚合物泡沫:用于去除水中邻苯二甲酸酯 10 (8)乳酸菌协同发酵对花生奶蛋白结构、Ara h 1免疫反应性、理化特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 12 (9)特异性褐藻胶裂解酶Aly7Rm的作用模式研究 13 (10)来自 Wenyingzhuangia fucanilytica 的新型内切 1,3-褐藻聚糖酶的特性研究 15
  • 《全谷物摄入与胰腺癌风险:丹麦、饮食、癌症和健康队列》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1-03-24
    • 背景——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且预后不良的疾病。预防这种疾病的知识有限,因此,识别危险因素对降低疾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调查胰腺癌发病率与全谷类食物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方法有两种:全谷类食物摄入量和全谷类食物摄入量。此外,还调查了这些食品的亚组摄入量:全谷类食品(黑麦面包、全谷类面包和燕麦片/麦片)和谷类食品(黑麦、小麦和燕麦)。 方法——总共有55995名年龄在50-64岁之间的丹麦成年人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446人患上了胰腺癌(平均随访17.5年)。全谷类食品的每日摄入量的详细信息可从经验证的自我管理FFQ中获得,全谷类食品(小麦、黑麦和燕麦)的摄入量可通过24小时膳食回忆中的信息进行估计。 结果——全谷类食品总摄入量与每份(50 g/d)胰腺癌发病率降低7%相关,在性别特异性分析中,仅在男性中发现相反的关联。未发现与全谷类食物总摄入量相关。当单独调查特定的全麦产品和谷类食品时,没有一种单独与胰腺癌的低发病率相关。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摄入全谷类食物与中年男性患胰腺癌的风险降低有关。大量食用全谷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胰腺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