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肥胖会诱导巨噬细胞上的 PD-1 抑制抗肿瘤免疫力》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3
  • 2024年6月12日,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Obesity induces PD-1 on macrophages to suppress anti-tumour immunity的文章。

    肥胖是导致多种癌症进展和转移的主要风险因素,但在某些情况下却能提高生存率和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反应,包括抗 PD-1,该疗法的靶点是 PD-1(由 PDCD1 编码),这是一种在免疫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虽然肥胖会促进慢性炎症,但免疫系统在肥胖与癌症的关系和免疫疗法中的作用仍不清楚。研究表明,除 T 细胞外,巨噬细胞也能表达 PD-19。

    该研究发现肥胖会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达 PD-1。I 型炎症细胞因子和与肥胖有关的分子,包括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瘦素、胰岛素和棕榈酸酯,以依赖于 mTORC1 和糖酵解的方式诱导巨噬细胞 PD-1 的表达。然后,PD-1 向 TAMs 提供负反馈,抑制糖酵解、吞噬和T细胞刺激潜能。相反,PD-1 阻断会增加巨噬细胞的糖酵解水平,这对 PD-1 抑制增强 TAM 表达 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 和 II 分子以及激活 T细胞的能力至关重要。髓系特异性 PD-1 缺乏症减缓了肿瘤生长,增强了 TAM 糖酵解和抗原递呈能力,并导致 CD8+ T细胞活性增强,衰竭标志物水平降低。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与肥胖相关的代谢信号和炎症线索会导致TAM诱导PD-1表达,进而驱动TAM特异性反馈机制,损害肿瘤免疫监视。这可能导致肥胖症患者患癌风险增加,但对PD-1免疫疗法的反应却有所改善。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29-3
相关报告
  • 《Science | 突变IDH1抑制剂诱导STING抗肿瘤》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16
    • 2024年7月12日, 麻省总医院Nabeel Bardeesy、Robert T. Manguso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Mutant IDH1 inhibition induces dsDNA sensing to activate tumor immunity的文章,揭示了突变异柠檬酸脱氢酶1(mutant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mIDH1)抑制剂激活肿瘤免疫的新机制。这项研究强调了双链DNA(dsDNA)传感在mIDH1抑制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表观遗传学、天然免疫和肿瘤抑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该研究首先探讨了mIDH1抑制对抗病毒反应和I型干扰素(IFN)信号传导的影响。众所周知,mIDH1突变与肿瘤代谢产物R-2HG((R)-2-hydroxyglutarate)的产生有关,后者会破坏各种细胞过程,包括表观遗传调控。作者证明,mIDH1抑制导致肿瘤细胞中DNA快速去甲基化,随后肿瘤细胞增殖减少,CD8+T细胞浸润增加。这伴随着肿瘤细胞内免疫刺激I型干扰素和病毒反应基因程序的上调,表明mIDH1抑制会触发类似于病毒刺激的细胞警报机制。对这种反应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mIDH1抑制诱导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转录物。ERV是古代病毒感染的残余物,散布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重新激活。该研究发现,mIDH1肝和脑肿瘤在天然免疫信号传导方面存在缺陷,编码细胞质dsDNA传感器cGAS的基因明显甲基化和沉默。当mIDH1受到抑制时,DNA发生去甲基化,释放cGAS的启动子和TE。TE来源的逆转录酶(RT)产生的dsDNA激活cGAS-STING-IRF3信号传导,从以类病毒刺激激活免疫监视。 cGAS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因发现cGAS在mIDH1肿瘤中表观遗传学沉默而得到强调。该研究表明,mIDH1导致免疫冷肿瘤(如肝内胆管癌(ICC)和胶质瘤)中cGAS基因座的高甲基化和沉默。这种沉默在mIDH1抑制后被逆转,恢复DNA去甲基化和cGAS的转录激活,对抗肿瘤反应至关重要。然后,该研究将其发现扩展到人类ICC和神经胶质瘤细胞,表明mIDH1会导致这些肿瘤中天然免疫信号的缺陷。作者分析了患者样本的RNA-seq谱,发现CGAS是mIDH1肿瘤中下调最严重的基因之一,CGAS基因座选择性地高甲基化。这表明cGAS的沉默不限于小鼠模型,还是人类mIDH1实体瘤的保守特征。 基于这些观察,该研究调查了mIDH1抑制如何在人类ICC和胶质瘤细胞中诱导病毒模拟。研究表明,mIDH1抑制可促进TET2依赖的DNA去甲基化和CGAS和STING的转录激活,以及编码RT的TE转录本的上调。由此产生的dsDNA由CGAS STING途径感知,引发I型IFN信号传导,导致CD8+T细胞募集。这些发现得到了接受mIDH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数据的支持,其中低肿瘤内R-2HG水平与病毒反应特征的强烈上调相关。最后,该研究深入探讨了mIDH1抑制如何通过RT/dsDNA传感途径在人类ICC和胶质瘤细胞中诱导I型IFN信号传导。研究表明,mIDH1抑制可诱导TE的低甲基化和上调,以及与TE来源蛋白和细胞质dsDNA产生相关的IFN和病毒反应基因表达特征的激活。RT抑制剂AZT的使用证实了RT活性在mIDH1抑制反应中的功能需求,突显了该途径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性。 总之,此研究全面了解了mIDH1抑制如何通过诱导dsDNA感应来激活肿瘤免疫。它强调了表观遗传调控在形成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癌症治疗中靶向该途径的潜力。这些发现为肿瘤代谢、天然免疫和肿瘤抑制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为开发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新型联合疗法铺平了道路。
  • 《PD-1能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PD-1/PD-L1抑制剂分析》

    • 来源专题:广东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路线图信息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外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常规准入部分的药品名单。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在调出药品方面,共调出150个品种。除了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外,总共调出了79个品种。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药品目录经专家论证全部调出。在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同时,此次医保目录共确定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而前三批谈判成功药数量总和仅为56个。 在尚未敲定的新的谈判准入药品目录中,抗癌药PD-1/PD-L1能否入选国家医保目录,目前仍留下悬念,业界处于高度关注状态。按照国家医保局前期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9-10月将是发布谈判准入目录阶段。对于PD-1/PD-L1是否应该纳入医保目录,业界存在不小争议:如果纳入,可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但纳入后高价药可能会占用更多的医保资金,药物滥用也是疑虑之一。争议归争议,企业还是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国家医保目录新一轮的谈判准入。 下文对国内PD-1/PD-L1抑制剂进行分析。 PD-1/PD-L1 PD-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名字为programmed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是一个268氨基酸残基的膜蛋白。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PD-L1全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英文名为Programmedcelldeath1ligand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当它与PD-1结合时,就会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肿瘤细胞快速增长。貌似有点抽象哈,啥也不说,上图! image.png 上图中左边的就是我们人体内的“卫士”T细胞,右边的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肿瘤细胞。正常来说,T细胞会识别肿瘤细胞然后进行杀伤攻击,但是肿瘤细胞上的PD-L1蛋白会让这一机制中断。可以看到,T细胞上的PD-1蛋白会和肿瘤细胞上的PD-L1结合,从而提供抑制性信号,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至于肿瘤细胞会肆无忌惮的快速增长。 PD-1/PD-L1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是用来阻止PD-1和PD-L1结合的免疫哨点单抗药物。 image.png PD-1抑制剂与PD-1蛋白结合,从而使得肿瘤细胞无法与T细胞结合,这样T细胞就重获新生,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同理,PD-L1抑制剂也会和PD-L1蛋白进行结合,让T细胞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PD-1/PD-L1抑制剂的优势 PD-1/PD-L1抑制治疗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新型免疫疗法。PD-1/PD-L1抑制剂的诞生,为肿瘤医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跨越:它实现了横跨多个癌种的突破性进展,部分晚期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可以说在现代抗肿瘤的拉锯战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医学研究者们甚至断定,免疫治疗将会是未来攻克癌症的主要方向。现对PD-1/PD-L1免疫疗法、传统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据药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14日,全球在研PD-1/PD-L1抑制剂有39个,其中在国内进行注册申报的有20个,上市的有6个,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单抗注射液和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美国默沙东药厂推出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和苏州众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国内上市的6个药品适应症批准情况如下:纳武单抗用于(1)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作为单一药物或与ipilimumab联合治疗,(2)有转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用基于铂化疗或后有转移患者的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用于: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用于:(1)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渐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2)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PD-1/PD-L1抑制剂价格对比 据悉,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国、纳武单抗(OPDIVO)、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国内上市价格比起美国、欧洲和香港都要低很多。 image.png 笔者的话 近年来,药监局先后推出的MAH制度,生物类似药的申报指南、优先审评、医保改革等政策,加快了生物制品的注册申报。目前国内各大企业对PD-1/PD-L1抑制剂这块大饼都“虎视眈眈”,信达生物、中山康方生物、上海恒瑞等知名企业研发的产品都处于临床阶段,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各自的产品会相继在国内外上市,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而言,肿瘤的治疗又会多一些选择,人类的健康之路将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