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南非将在新能源领域达成合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14
  • 当地时间6月13日,中南新能源投资合作大会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南非国有企业部长戈尔丹、总统府电力部长拉莫豪帕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发表视频致辞。

    陈晓东表示,南非当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电力短缺问题,作为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中方对南方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愿意向南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本次大会主要目的就是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搭建中南相关企业和机构信息交流与对接合作的平台,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南非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南非缓解电力危机提供助力,为中南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  

    陈晓东强调,新能源合作有望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中南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共同的发展需求和较强的互补优势,理应成为彼此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可靠朋友和强劲伙伴。中方愿同南方一道,借此次大会的东风,鼓励支持两国更多企业对接需求、深挖潜力,扩大新能源投资合作,助力两国绿色可持续发展。  

    戈尔丹表示,当前南非正在推出一系列措施,创造更多投资与合作机会,希望南非能以中国的高效方式快速行动起来,本次新能源投资合作大会正是南中两国以极具建设性的方式开展合作的重要体现。  

    拉莫豪帕感谢中国专门派团来南参会,期待本次新能源投资合作大会将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国务实合作关系。他感谢中方给予南非人民的支持,在南非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慷慨伸出援助之手。他期待南非在中方的帮助下渡过难关、解决能源危机、实现疫后国家经济复苏发展。  

    谢胜文表示,今年南中高层互访频密,两国关系发展迎来新机遇。中方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先进技术经验为南方提供重要借鉴,南非驻华使领馆将继续为南中企业合作搭建桥梁,推动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郑超介绍,参会的中方企业涵盖了新能源领域设备、贸易、投资、建设与运营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充分释放新能源领域投资合作的发展潜力。  

    陈晓东还陪同与会嘉宾参观了企业展区,同企业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其经营情况,鼓励他们建言献策,发挥优势,寻找商机,推动中南新能源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为缓解南非电力危机、促进中南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6455.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与南非将在绿色氢领域深化合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30
    • 据南非商业科技网站6月27日报道,南非总统府电力部长拉莫豪帕和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签署关于建立南非—德国氢能工作组的联合意向声明,该工作组将研究如何创建、发展和成长绿色氢市场。此次合作旨在将南非开发商与德国承购者联系起来,德国承购者将寻求为绿色氢项目提供额外资金,并在南非创建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项目。 南非拥有全球约80%的铂族金属和约40%的铂和钯供应,有望成为全球绿色氢市场的关键参与者。
  • 《新基建、新能源“点亮”中国拉美合作新机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1
    • 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贸合作继续显示出强大活力,新基建和新能源正继续拓展这条崭新的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 16日,以“开放创新、携手共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重庆举行。参会嘉宾普遍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中拉双方近年在贸易、投资、农业等领域合作成果依旧异常丰硕。继续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牵引,共同推动中拉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与会代表最为强烈的愿望。 中国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继续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额已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美元。今年1-9月,中拉贸易额已达到3318.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5.5%。拉美也是我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在拉美中资企业超过2700家。2020年仅重庆与拉美国家的进出口额就达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 阿根廷圣达菲省省长奥马尔·安赫尔说,阿根廷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中,圣达菲省贡献了20%,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一直是该省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比前一年有所减少,但今年出口复苏非常明显,与2020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已经增加了25%。 16日,参会嘉宾在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传统贸易和投资往来持续火热的同时,中拉双方也不断尝试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成了首选。从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到5G通信网络,新基建正不断“点亮”中国拉美合作新机遇。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学术网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0年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38个,项目资金总额超过9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逾60万个就业岗位。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巴西巴伊亚州云轨等交通项目相继落地,推动拉美国家互联互通发展。 “多年来中国交建积极拓展拉美地区市场,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实施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墨西哥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重点项目,成为推动中拉合作和友谊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岗说,未来中国交建愿意在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增强合作,推动中拉基础设施更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源也逐渐成为双方经贸交往的另一个突破口。在本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中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达成多个投资协议,如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根廷萨尔塔省政府签署了约17亿美元投资协议,明确未来将在该省建设年产超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西藏珠峰公司副董事长张杰元表示,目前萨尔塔省还没有在产锂盐项目,此次与萨尔塔省签署投资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在当地锂盐湖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阶段性目标。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全球副总裁路易斯·爱德华多说:“中国投资助力建设的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拉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让我意识到中拉关系如今已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多领域合作,本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还发布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重庆倡议》,内容包括中拉工商界在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坚定秉持开放理念、持续推进设施联通、有效推动资金融通、大力开展创新合作以及全面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达成的共识。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合作潜力巨大。我相信,在中拉工商界、企业界共同努力下,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将继续为中拉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