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土耳其能为欧洲“续气”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1
  • 当地时间19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土建设天然气枢纽事宜达成一致,欧洲可通过土耳其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

    近期在俄乌局势中“左右逢源”的土耳其,能否如愿取代德国成为下一个欧洲能源枢纽?面对土耳其的二手天然气,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是否“买账”?俄罗斯又能否在当前能源制裁中成功解局?

    土耳其,下一个欧洲能源枢纽?

    乌克兰危机以来,欧洲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努力实现能源“去俄化”,使俄天然气出口格局面临变化,被迫拓宽新市场。

    俄罗斯对欧输气管道主要有四大管线。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气的“北溪”管道,是俄唯一一条直通欧洲的管道;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输送量已锐减,短期之内难再扩大输气;经白俄罗斯、波兰中转的管道,由于波兰拒绝以卢布支付管道天然气已遭停运;剩下的管道则是通过黑海的“土耳其溪”。

    9月底,“北溪”两条管道遭蓄意破坏出现泄漏,断送了俄短期内通过北溪管线恢复向欧洲供气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俄乌局势近期又因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和基辅遭空袭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土耳其溪”管道被认为是弥补“北溪”缺额、甚至取代乌克兰管线的第一选项。

    普京近日转向土耳其市场寻求突破的举动,也被认为是情理之中。

    他不仅提议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欧洲供气,还建议在土耳其建设欧洲最大的天然气枢纽。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随后也积极回应,称已指示土相关部门与俄合作,开展建设新供气枢纽的工作。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还表示,俄气已准备好在黑海海底修建更多通往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他建议在欧盟-土耳其边境建立一个交易中心,以销售天然气。

    “不排除建成土耳其天然气枢纽后,新枢纽将承接‘北溪’管道的全部输气量。”他表示。

    俄土的盘算,欧洲的博弈

    未来,土耳其真能取代德国,成为新能源枢纽吗?

    前景并没有那么乐观。

    首先,通过土耳其向欧洲输气的战略重要性很可能被高估了。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事务研究所称,2020年,欧盟天然气消费量达到3940亿立方米。但通过土耳其管道运输至欧洲市场的仅有50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2%。这意味着,未来可能的运输规模有限。

    其次,在成为天然气枢纽方面,土耳其面临很多挑战。“土耳其溪”管道缺乏向欧输气的地理优势,俄气绕远取道土耳其会增加成本,新建天然气基础设施造价也十分高昂。正如土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登梅兹所说,“技术上可行,但还要多方面评估和研究”。

    此外,欧洲会不会“买账”也是大问题。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就称,俄土共建天然气枢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欧盟根本不会增加进口。

    欧洲智库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西蒙娜•塔利亚皮特拉分析称,许多因素将决定土耳其是否会在2025年后成为区域天然气枢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潜力不会来自供给端,而是来自需求端。

    然而,欧盟目前正在寻求天然气供应多元化,努力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据美国《华盛顿邮报》8日报道,挪威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天然气供应国。

    尽管普京的这一提议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但在土耳其这一相对安全与独立的能源运输市场寻求突破,仍被看作是普京为解局迈出的有远见的一步。

    至于土耳其,也有自己的盘算。在通过能源枢纽获益的道路上,土耳其必须谨慎行事,“做出微妙的平衡,既要避免增加对俄罗斯的依赖,又要避免损害与西方的关系。”英国伦敦能源俱乐部主席梅赫迈特•奥古特库指出。

    实际上,土耳其能否成为欧洲能源枢纽,其走向并非俄罗斯一方能定,俄乌局势进展、欧洲能源“去俄化”的决心、土耳其的合作诚意,恐怕都会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4112.html
相关报告
  • 《非洲天然气能取代俄罗斯对欧洲的供应吗?》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7
    • 缺乏基础设施,而不是产能,可能会损害欧洲大陆代替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计划。 2月22日,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 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正式向乌克兰东部派遣军队后,欧洲超级大国停止了对俄罗斯拥有的北溪2号的批准。 北溪2号莫斯科支持的能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拥有的110亿美元天然气管道项目,从西伯利亚西部通往德国。该项目的建造是为了确保整个欧盟的可持续能源分配,特别是在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达到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随着乌克兰冲突的继续,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莫斯科有可能关闭天然气供应。天然气供应被广泛认为是普京对乌克兰的痴迷对西方的杠杆作用的一部分。 在那之前,欧洲国家将在未来几周内努力寻找应急供应网络。事实上,消息人士称,美国已经在与卡塔尔就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作为俄罗斯的关键替代品进行谈判。 但是,在天然气出口国论坛 上周在卡塔尔举行的欧盟表示,如果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它将无法向欧洲提供大量的替代天然气。他们强调,需要在天然气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以及长期合同,以保证欧洲的大量供应。 坦桑尼亚总统萨米亚·苏鲁胡·哈桑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表讲话 填补空白 这导致了一场争论,即拥有世界上最深天然气储量的非洲国家是否能介入填补这一缺口——俄罗斯通常每年向欧洲供应1500亿至19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 近日,坦桑尼亚总统萨米亚·苏鲁胡·哈桑 说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可能是天然气销售的一个机会,因为这个东非国家正在努力确保非洲以外的新能源市场。哈桑说:“无论是非洲、欧洲还是美洲,我们都在寻找市场。”。“幸运的是,我们正在与欧洲的公司合作。” 坦桑尼亚拥有非洲第六大天然气储量——估计有57万亿立方英尺( 1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坦桑尼亚表示,它一直在与壳牌合作,利用其庞大的海上天然气资源,并向欧洲和其他地方出口。 非洲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也有类似的计划。尼日利亚初级石油部长蒂米普·西尔瓦, 告诉我 在多哈举行的天然气出口国论坛上,“我们想建造一条管道,一条跨撒哈拉的管道,将我们的天然气输送到阿尔及利亚,然后输送到欧洲。” 尼日利亚最近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共和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及正在建设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这是一条614公里( 381.5英里)长的天然气管道,始于尼日利亚北部。 目前还没有官方关于这条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讨论的输油管道何时完工的消息,但它将穿过尼日利亚北部进入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最终连接欧洲。 然而,人们担心,随着欧洲应对俄罗斯对本国或长期供应商的军事攻击,非洲国家是否能成为天然气的适当权宜之计。 缺乏基础设施 专家们说,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的历史性缺乏阻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能源工业,这与北非不同。 例如,非洲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阿尔及利亚的马格里布-欧洲天然气管道通过摩洛哥将天然气输送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梅德加兹管道直接连接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 专家估计2020年,阿尔及利亚向西班牙出口了90亿立方英尺( 2.5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在此之前,阿尔及利亚每年向西班牙出口了170亿立方英尺( 4.81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一下降是由于与摩洛哥关系破裂导致天然气产量下降;去年10月,阿尔及利亚宣布将立即开始直接向西班牙出口天然气。 “重要的是要注意, (北非)非洲(在乌克兰危机之前)已经与欧洲建立了一个既定的天然气出口市场,”石油和天然气律师、约翰内斯堡独立电力生产商DLO能源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琳达·马布纳-奥拉贡朱(Linda Mabhena-Olagunju)表示。“(阿尔及利亚) Medgaz输油管道产能的提高预计也将增加对欧洲的出口。” 但许多拥有庞大天然气储量的非洲国家也难以吸引投资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以供应欧洲市场。 安哥拉拥有13.5万亿立方英尺(3820亿立方米)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由于技术和运营问题,以及缺乏上游投资和激励措施,过去五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急剧下降。 2020年,穆罕默德·布哈里政府宣布了“天然气十年”,这是尼日利亚的一项倡议,旨在优先考虑天然气行业,并利用全球向更清洁燃料过渡的机会。 作为驱动器的一部分,它有 开始 建造长614公里、耗资25亿美元的阿焦库塔-卡杜纳-卡诺天然气管道。大部分资金来自中资银行的贷款。 尽管如此,与许多其他非洲国家一样,需要大量投资来建造跨区域和洲际管道,以便打开通往欧洲的通道。他们都需要大量的资本。 尼日利亚希望其去年8月签署的新行业立法能够提供一个新的框架,以减少石油部门的浪费和腐败,重塑东道社区关系,最终实现投资。 "尼日利亚目前不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首选投资目的地,"尼日利亚石油工程师协会前主席、初级石油部长前顾问乔·恩瓦克武(Joe Nwawue)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法案中推动有竞争力的财政安排。” 他说:“此外,为了应对基础设施挑战,我们需要向私人资本开放该行业。”。“我们目前的寡头垄断是不够的,因为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缺乏建设我们所需基础设施的资本。” Mabhena-Olagunju告诉半岛电视台,使用船只直接跨海运输液化天然气也可能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处于成为有竞争力的生产商和出口商的最佳地位。 供应安全 专家们说,非洲国家必须首先解决其他生存问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成为欧洲的现成替代方案。 莫桑比克拥有约100万亿立方英尺( 2.8万亿立方米)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但是 正在进行的武装起义 在莫桑比克北部德尔加多角省,一个与坦桑尼亚接壤的天然气丰富地区, 计划中的500亿美元活动受阻 项目。 在其他地方,来自武装组织的安全威胁浪潮影响了尼日利亚石油资源丰富的尼日尔三角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 Mabhena-Olagunju说:“作为一个可靠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非洲仍然面临挑战的关键因素是供应安全。”。“虽然莫桑比克的液化天然气发现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也必须认识到,不安全导致供应的延误和不稳定。”(来源:澎湃新闻)
  • 《欧洲“气荒”,美国“渔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5
    •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俄欧“天然气大战”愈演愈烈。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公布的计划,欧盟计划在2027年之前停用俄罗斯天然气。寻找天然气替代供应来源,成为欧洲的当务之急。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欧盟6月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在俄罗斯拧紧天然气“阀门”之际,美国帮助欧盟缓解“气荒”背后有什么算计? 寻找替代方案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最大单一管道“北溪1号”开始年度维护工作,预计将因此暂停长达10天的天然气输送。不少分析认为,该管道目前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此举将进一步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还有欧洲官员担心,俄罗斯方面在维护结束后将继续关闭管道。 外媒指出,近期正是欧洲各国储气过冬的重要时段。然而,俄欧“天然气大战”硝烟弥漫,欧洲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断气”风险。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跟随美国步伐,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并加速摆脱对俄能源供应的依赖。欧盟4月宣布,8月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6月,欧盟批准对俄实施部分石油禁运。 作为反制措施,俄罗斯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卢布结算令”于4月1日生效。此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陆续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丹麦等拖欠天然气款并拒绝以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供气。数据显示,现阶段,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仅为一年前的一半。 “为实现‘开源’,欧盟努力寻找能源替代供应方,以解决‘气荒’之急。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更倾向于同欧盟签署长期购销合同,但这与欧盟的减排目标不符,而美国供应商愿意高价供应天然气现货。因此,目前美国成为欧盟的主要供气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曲兵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今年3月,欧盟决定向美国额外购买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以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来源的液化天然气替代1/3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此后几个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一直处于创纪录水平。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把俄乌冲突视为重新拉拢欧盟以及巩固其与北约盟国关系的重要机会。在能源问题上,拥有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美国希望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上的新玩家。为此,美国一直希望在欧俄之间插一杠子。随着欧俄的态度均日趋强硬,美国成功扩大自身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加上美国积极推动,欧盟内部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问题上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并设定了具体时间点。当前,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这是在欧盟计划之内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腾军说。 存在多重隐患 对欧盟而言,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其面临的“气荒”困境? 3月,美国与欧盟签订液化天然气出口协议时,曾有美媒发长文“泼冷水”,指出这份协议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义”,因为美国在短期内根本没有能力出口更多天然气。 英国广播公司算了一笔账,更加直接地呈现出美国天然气“喂不饱”欧洲的尴尬现实: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供应了欧盟国家大约40%的天然气需求。以2020年数据为参照,欧盟当年的天然气总消耗量为5410亿立方米,俄罗斯供应量约为2160亿立方米。而美国2021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仅约220亿立方米。 “按照美欧达成的协议,今年内美国将为欧洲追加供应150亿立方米天然气,并保证到2030年前欧洲每年可以得到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但这对欧洲的天然气需求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欧洲还要为此承受更高价格。”曲兵说。 半岛电视台指出,美国天然气对欧供应存在先天劣势。由于地理接近和基础设施的存在,俄罗斯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送往客户,享有价格优势,而美国天然气需要在液化后以极高的成本穿越海洋完成运输。 “目前,欧洲国家普遍缺乏能够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专业港口,而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耗时,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即便美国加大对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供给,也不足以填补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出现的空缺。”丁纯认为,除了价格高、供应量有限之外,基础设施条件有限也是制约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个大型进口或出口液化天然气的终端,其建造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规划、获得许可和完成建造需要数年时间。正是出于相关顾虑,欧盟各国一度无法就彻底断绝俄罗斯能源供应达成一致。 “美欧之间的能源合作存在多方面隐患:一是随着欧盟在能源供应上日益依赖美国,美国可能坐地起价,加重欧洲国家的经济负担;二是美国对欧出口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而相比管道运输,海运的运力有限,且更易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不安全性、不确定性更强;三是美国未来能源政策走向存在变数,在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没有大幅增加产量和出口的情况下,欧洲只能与美国深度捆绑,一旦美国收紧天然气出口,欧洲整体能源安全就将遭遇更大冲击。”张腾军说。 “开源”“节流”并行 7月4日,德国联邦政府批准建设的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在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开工。这是德国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举措之一。分析称,德国有关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讨论已拖延几十年,但从无定论。而使该项目重新获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近期减少对德供气,同时天然气价格因乌克兰局势而高涨,德国能源企业和民众财务负担陡增,政府担心能源供应不足。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发出警告称,能源短缺问题或将影响德国数年之久。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日前也表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是非常有可能的,法国要为此做好准备。 “目前看来,欧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很坚定,也是一个长期趋势。在此背景下,欧盟为了解决眼下‘气荒’难题,将会调整能源政策,对自身能源结构、能源供需情况等进行重新布局。”丁纯说。 张腾军指出,美国既想在安全上进一步“绑牢”欧洲,以遏制俄罗斯,又想在经济上加大本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缓解自身经济压力,因此美国将不断施压,推动欧盟在能源上与俄罗斯“脱钩”,以便自己从中渔利。但对欧盟来说,与美国加强能源合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未来,美国可能将天然气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工具,通过限制或缩减出口的方式,在其他方面向欧洲要价,使欧洲更加受制于美国。 国际能源署近日表示,为应对天然气短缺,欧洲必须在寻找能源替代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高电价和供应紧张提供喘息机会。 欧盟理事会6月下旬批准一项规定,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至少达到其储气能力的80%,并在下个冬季前达到90%,且成员国之间可共享天然气。欧盟理事会还同意了关于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两项政策指引,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2%提高至40%,同时减少能源使用量。 “除了‘开源’,当前形势也将倒逼欧盟‘节流’,大力推动节能措施,包括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欧盟来说,短期内最紧迫的事是挺过‘气荒’难关,长期任务是完成绿色转型,实现能源独立。但要完成这一长期任务,欧盟还将面临很大挑战。”曲兵说。(记者 严 瑜) 原标题:美国助欧解“气荒”背后有算计(环球热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1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