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局气象局亚太空间组织签署风云卫星合作协定》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APC
  • 发布时间:2018-11-22
  • 11月14日,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共同签署风云气象卫星应用合作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将优化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星座配置,实现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资源和服务进一步惠及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根据协定,三方将深化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应用合作,提高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能力;基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开展数据应用和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各方经济社会效益。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将优化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星座配置,结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战略计划,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提供实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和服务;升级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中国气象局卫星广播接收系统,促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开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应用技术培训.

相关报告
  • 《NPL与英国航天局代表团一起参加了COP28》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1-24
    •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8)由阿联酋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迪拜主办。COP28是第一次有专门的太空馆(由主办国阿联酋航天局组织)举办这样的活动,特别是推广太空和地球观测数据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贡献。今年,世界上许多航天机构加大了举办展台、活动、小组讨论和演示的力度,以展示他们的工作。支持英国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和服务界的英国伞式组织Space4Climate在整个会议期间都有一个“绿区”展台,NPL大力参与的两项任务——TRUTHS和MicroCarb,以及BIOMASS,在墙上被醒目地标记。背景屏幕上循环播放的视频包括NPL对TRUTHS、MicroCarb和STAR cc OGSE设施的贡献,同时河豚(花式数据投影地球仪)强调了这些任务,以及NPL的气候和地球观测(CEO)小组作为EO气候信息系统(EO CIS)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的工作。 12月3日,由英国航天局(UKSA)局长保罗·贝特领导的“TRUTHS卫星任务的气候行动”活动包括所有贡献航天机构(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希腊、瑞士和捷克)的视频贡献,NPL的奈杰尔·福克斯(Nigel Fox)谈到了TRUTHS任务对英国的概念和影响。在欧空局与英国空中客车公司正式签署B2/advC TRUTHS阶段合同之前,欧空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国皇家航空航天局(UKSA)、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UK)和Teledyne的高级代表亲自做出了贡献。 12月4日,由Paul Bate(UKSA,首席执行官)再次领导的“太空甲烷监测:迈向国际认可的标准”活动展示了NPL领导的为卫星衍生甲烷标准制定实用标准的举措。Beth Greenaway(UKSA EO负责人)首先进行了概述,随后是Paul Palmer(爱丁堡大学),他为全球甲烷浓度的近期上升奠定了科学基础。活动继续进行,欧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就其甲烷计划以及GHGSat和Kayross从商业部门的角度进行了介绍,之后我有机会在概述未来路线之前,说明标准及其及时需求。该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机会,导致一些关键利益攸关方同意加入该倡议,并在早些时候(当天)举行的太空领袖峰会和签署《太空承诺》之后,制定地球观测数据标准,特别是甲烷标准,作为关键条款之一。 12月6日,英国气象局主办了“来自太空的长期、值得信赖的气候数据在破纪录的一年、现在和未来的作用”活动,提出了可信的地球观测数据在破记录的一年中的作用问题。本次小组讨论包括来自UKSA、CNES、英国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我代表TRUTHS和NPL在EO数据质量和互操作性方面所做的更广泛的工作,并有机会解释TRUTHS的影响,它将如何使卫星交叉校准提高10倍,以及TRUTH于2030年发射后这一能力逐步变化的好处。 12月10日,由UKSA、DSIT和DEFRA协调,Space4Climate在英国馆举办了“太空保护和恢复自然世界的力量”活动。Marco Lambertini(世界自然基金会)介绍了大自然是我们气候目标的关键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我们行动的画布。Heiko Balzter概述了EO森林数据的实际用途,包括一个项目,在该项目中,向肯尼亚当局发出的实时森林警报大大减少了非法砍伐森林的情况,Donna Lyndsay概述了地理空间信息在我们所有气候努力中的基本作用,以NPL为首的公司就是这一领域创新的典范。活动结束后,我们在英国馆举行了招待会,听取了DEFRA国务卿Steve Barclay的发言,之后我们有机会与英国和海外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COP是一次独特的会议,涵盖了气候方面的广泛利益,以及减少气候变化的规模和影响的国际努力。这是一次真正的学习经历,也是作为英国代表团成员出席的一次真正机会。
  • 《欧洲航天局推广卫星技术助力全球蝗灾预警》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李楠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沙漠蝗是一种可大量聚集成群的蝗虫,能够对人类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及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及印度纵深都有沙漠蝗的身影。沙漠蝗本身几乎无破坏性,但蝗群可大规模迁徙,造成大面积粮食损失。通常情况下,一平方公里的蝗群约有4000万只蝗虫,蝗群一天啃食的粮食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粮食消耗量。例如,2003~2005年西非爆发的蝗灾导致谷物颗粒无收,多达90%的豆类和牧草遭到了破坏,影响了8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最终耗费了6亿美元,使用了1300万升杀虫剂,蝗灾才得以控制。 过去,蝗灾预警依靠的是绿色植被信息。雨水丰沛的季节,植被快速生长,意味着蝗群的适宜条件已经具备,导致蝗群快速聚集,预示着2~3个月内蝗灾的出现,而预警期也只剩一个月。基于此,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的科学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沙漠蝗虫专家合作,利用ESA的土壤湿度及海水盐度(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SMOS)卫星数据,开发了全新的卫星成像工具,监控可导致蝗灾的天气条件,如土壤湿度及绿植情况,从而预测适宜沙漠蝗群生存的条件,实现早期蝗灾预警。研究结果显示,这项新技术能够将蝗灾爆发预警时间提前多达两个月。 FAO高级蝗灾预测官基思·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表示,“FAO几十年来一直预测各种疫情,并与受灾最严重国家紧密合作落实疫病防治措施。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ESA的卫星数据结合能够显著提升预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度。预警时间越长,各国越有时间及时响应,控制潜在疫情的爆发,从而避免大量的粮食损失。”目前,新工具已在阿尔及利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进行试验使用。以马里塔尼亚2016年蝗灾为例,应用卫星数据,通过土壤湿度释放信号到蝗灾最终爆发,前后时间差达到70天,延长的预警期为国家政府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准备防控措施,应对虫害爆发。毛里塔尼亚国家蝗虫控制中心(Mauritania's National Center for Locust Control)首席信息官艾哈迈德·塞勒姆·本纳伊(Ahmed Salem Benahi)坦言,“现在我们有可能提前一到两个月预测蝗灾爆发,能够更有效地开展预防性防治工作。” ESA地球观测项目主任约瑟夫·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指出,“哥白尼哨兵卫星的定期全球观测,以及卫星数据开放获取政策,为FAO与其他联合国组织等国际伙伴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大力支持这些组织开展研发活动,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卫星观测数据的创新应用。” (编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