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成功构筑二维黑磷面内异质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26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控制钴原子在黑磷不饱和位点上的选择性沉积,制备出了黑磷/磷化钴面内异质结,展现出优良的电催化活性。相关成果“In-Plane Black Phosphorus/Dicobalt Phosphide Heterostructure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黑磷/磷化钴面内异质结及其高效电催化活性)发表于化学领域的顶级刊物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影响因子11.994)。论文第一作者是王佳宏博士,通讯作者是喻学锋研究员。

      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黑磷作为一种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在能源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孤电子对的存在,黑磷在水或空气中容易氧化,导致性能下降,这极大地限制了黑磷的实际应用。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发展了系列抑制黑磷氧化的方法,如有机包覆(Nat. Commun. 2016, 7, 12967)、化学配位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003)、共价修饰(Chem. Mater. 2017, 2017, 29, 7131)、离子掺杂(Adv. Mater. 2017, 29, 170381)等,有效提高了黑磷纳米片的稳定性。然而,黑磷纳米片通常需要通过液相剥离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难免产生表面缺陷(特别是边缘上的不饱和位点),这是导致其氧化和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性地修复黑磷的表面缺陷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

      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溶剂热方法,利用黑磷缺陷位点处的高化学还原活性,原位还原吸附在表面的钴离子,形成的钴原子和临近的磷元素发生重构,从而形成黑磷/磷化钴(BP/Co2P)面内异质结。得益于缺陷位点的填补,该异质结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有显著的提升;同时Co2P也提供了高活性的电催化位点。相比于黑磷纳米片,BP/Co2P异质结具有更稳定、更出色的电催化性能。这种黑磷缺陷修复技术为提高黑磷的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而黑磷面内异质结的首次液相方法构建,将推动新型黑磷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并且,该工作首次将黑磷用于全电解水,这也将有效拓展黑磷在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布局等项目的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siat.ac.cn/kyjz2016/201712/t20171221_4921719.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应用化学》:深圳先进院构筑二维黑磷面内异质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22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控制钴原子在黑磷不饱和位点上的选择性沉积,制备出黑磷/磷化钴面内异质结,展现出优良的电催化活性。相关成果以In-Plane Black Phosphorus/Dicobalt Phosphide Heterostructure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非贵金属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黑磷作为一种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在能源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孤电子对的存在,黑磷在水或空气中容易氧化,导致性能下降,这极大地限制了黑磷的实际应用。喻学锋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发展了系列抑制黑磷氧化的方法,如有机包覆、化学配位、共价修饰、离子掺杂等,有效提高了黑磷纳米片的稳定性。然而,黑磷纳米片通常需要通过液相剥离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难免产生表面缺陷(特别是边缘上的不饱和位点),这是导致其氧化和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性地修复黑磷的表面缺陷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在该研究中,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溶剂热方法,利用黑磷缺陷位点处的高化学还原活性,原位还原吸附在表面的钴离子,形成的钴原子和临近的磷元素发生重构,从而形成黑磷/磷化钴(BP/Co2P)面内异质结。得益于缺陷位点的填补,该异质结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有显著的提升;同时Co2P提供了高活性的电催化位点。相比于黑磷纳米片,BP/Co2P异质结具有更稳定、更出色的电催化性能。这种黑磷缺陷修复技术为提高黑磷的稳定性提供了新思路,而黑磷面内异质结的首次液相方法构建,将推动新型黑磷复合物的设计合成;该工作首次将黑磷用于全电解水,这将有效拓展黑磷在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布局等的资助。
  • 《深圳先进院成功制备三维黑磷超级电容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26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在黑磷电化学制备及其储能应用领域取得新突破。相关工作 "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Black Phosphorus Sponges for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 " (《高质量黑磷海绵的制备及其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发表于化学材料领域刊物 Materials Horizons ( DOI: 10.1039/c8mh00708j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课题组博士后温敏和研究助理刘丹妮,通讯作者是喻学锋。 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材料,黑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其比表面积大、载流子迁移率高、机械强度好的特点使黑磷在能量储存与转换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二维片层材料为基元构筑三维结构被普遍认为是提升材料储能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二维黑磷对空气、水以及氧化剂的敏感性给三维黑磷结构的构筑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方法构筑性能优异的新型三维黑磷结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在该研究中,课题组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了三维黑磷海绵的高效、高质量制备。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在常温常压的空气环境中即可完成,时间仅需3分钟。科研人员通过设计电解池的结构,选择尺寸合适的插层离子、抗衡离子及电解液体系,克服了黑磷制备经常面临的耗时长、易氧化、片层易断裂等问题,成功制备了高质量、半交联的三维黑磷海绵。扫描电镜、拉曼光谱、 X- 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理论模拟结果均显示该三维黑磷海绵由超大、超薄、未氧化的高质量二维磷烯基元组成,其中不乏单层磷烯的存在,这些磷烯基元半交联在一起形成了三维的黑磷海绵。科研人员以此三维黑磷海绵为电极材料制备了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展现出了优良的超电容性能和稳定性。10 mv/s扫速下,电容器的比电容量达到80F/g ,远高于以二维黑磷纳米片和块状黑磷为电极材料的电容器。在经过15000个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仅衰减了20%。 该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研究重点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基金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