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297亿!韩国欲建世界首例氢能循环系统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18
  • 10月10日,‘为联合实行昌原市氢能源循环系统验证项目’签约仪式在韩国昌原市昌原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据了解,此次签订合作的4家企业分别是(株)EMKorea、(株)斗山摩拜创新、(株)JNK Heaters、(株)Recarbon Korea。

    根据协议,昌原市与四家企业合作,将自今年起正式着手并推进‘氢能源循环系统验证园区建立项目’,计划建立全周期循环系统,包括氢能源生产设施、环保绿色再处理设施、氢气充装系统和氢能源运用等。

    到2020年,这几家合作企业将投入总计29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来推进“氢能源循环系统验证园区建立项目”。

    其中第一阶段是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氢气充装站建设项目及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相关工作,第二阶段是利用CNG的氢气生产设施来实行相关项目,第三阶段则是二氧化碳再处理装置建立项目。

    值得一提的建立氢能源有关全周期循环系统这类项目,无论是在韩国国内还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史无前例的突破性项目,这将能验证氢气生产、流通和销售有关的全周期产业技术,探索并研发商业模式。

    昌原市许成武市长表示,“到目前为止,昌原市一直努力为韩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将会尽力跨越国内市场成为全球范围的氢能产业重点城市。同时将致力于增强官民协作、产学研联手的多方合作,以期积极引进氢气有关产业的政府事业。”

相关报告
  • 《斥资10亿!罗博特科拟投建HJT电池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24
    • 4月22日,罗博特科发布关于拟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公告,公告显示,罗博特科拟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建设异质结电池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为人民币10亿元。 公司表示,本次拟签署的投资协议旨在充分利用公司自身技术优势与南通市当地政策、环境、资源等优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共同推进公司异质结电池高端装备领域业务,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据了解,罗博特科的主营业务包括工业自动化设备及执行系统和高效电池解决方案,其中,工业自动化设备包括智能自动化设备、智能装配、测试设备及系统。根据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罗博特科已逐步切入光伏电池工艺设备业务领域。 就在前一天,4月21日,罗博特科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 报告显示,2022年,罗博特科实现营收 9.03亿元,同比下降16.82%;净利润2560.71万元,同比增长154.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4.54万元,同比增长155.77%;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99%。 截止报告期末,该公司净资产为8.7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9%,资产负债率为60.12%;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9亿元、-354.94万元、-1.78亿元,同比增长250.99%、增长97.60%、下降152.40%。 2022年,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22%、3%,同比提升约6.9%、7.2%;2022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3%,同比分别增加约6.9%、7.2%。 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订单优化,更加倾斜争取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的订单产品;二是较高毛利率的设备升级业务增长。 而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回款和订单质量提升后,各项减值损失相较2021 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订单方面,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尚未确认收入在手订单约12 亿元,主营业务发展动力强劲。此外,公司预计2023年TOPcon 电池扩产规模将超200GW,乐观估计有望接近300GW,光伏自动化设备下游需求旺盛。 项目方面,该公司拟在南通设立异质结铜电镀设备研发和制造中心,铜电镀量产化进程有望提速铜电镀项目持续推进,第二阶段验证初步结果总体表现良好,力争三季度成功建成行业内首条大产能铜栅线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图形化方面已立项,后续将持续追求创新开发。此外,公司拟投资10 亿元在南通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于打造异质结铜电镀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中心,铜电镀项目量产化进程有望提速。 此外,光芯片布局持续推进,斐控泰克引入新投资方拟增资收购德国标的 7.36%股权AI 发展促算力需求增长,全球光模块封测设备龙头ficonTEC 需求有望提升。该公司参股公司斐控泰克引入新投资方南通能达,增资1.2 亿元用于对德国标的公司(FAG 及FSG)7.36%股权的收购,完成前述收购后,斐控泰克将持有德国标的公司约93%股权。待各方面条件具备后,重启重组有望使该公司估值提升。
  • 《如皋:古城崛起世界氢能之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09
    • 9月28日,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在古城如皋落幕。从4月份以来一直忙着筹划会务工作的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赵巍,终于喘了一口气:“原定2000人的会议规模,实际到会嘉宾超4000人。” “氢能是如皋高质量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介绍,如皋围绕建设联合国氢经济示范城市、省氢能特色小镇,目标形成千亿级氢能产业,打造世界氢能之都。 小城唱大戏 国际大会永久落户 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被誉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达沃斯论坛”。首届大会2016年在北京举行,之后两届均在如皋举办。去年,如皋被确定为大会永久会址。 “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是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顶级盛会,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都以与会为荣。”美国安思卓新能源在华公司负责人倪海宁感慨地说:“去年报名晚了几天,差点没拿到入场券。” “氢能清洁、高效,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已排定氢能发展时间表,有的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国家战略规划中明确大力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 氢能时代呼啸而来,如皋冲在前阵。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介绍,早在2010年如皋就在国内率先布局氢能产业,是目前唯一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并确立高效推进机制的城市,成为我国唯一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氢经济示范城市”的城市。 集聚龙头 氢经济加速“重起来”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路上,国家级氢燃料电池研发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已全部结束,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完善中,燃料电池环境等5个实验室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放眼惠民路沿线,不到两公里范围内,就有近10个氢燃料电池相关产业在建项目。 安思卓新能源公司落户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到一年,已研发完成全球首台500标准立方米/小时集装箱式新能源制氢设备、全球首个氢能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内首台制氢加氢一体机。“如皋要在国际氢能发展赛道上后来居上,离不开拥有尖端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领航。”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说。 百应能源是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元老级氢能企业之一,已入驻经济技术开发区8年,现在每3个月实现一次技术更新,具备年产1500台套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并全面达到美国能源部燃料电池技术指标。 跟随百应能源的脚步,江苏清能、国家能源集团、势加透博等20余家氢能企业,以及40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先后“开进”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皋氢经济正加速“重起来”。去年底,氢能产业园销售达50亿元,同比增长66%。今年,如皋计划招引氢能产业项目15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70%;到2020年,如皋将推动南通各县(市、区)至少建成加氢站1座。 开启“氢生活” 创新当先锋 继去年13辆氢燃料电池车从如皋出发驶向长三角多地后,今年9月21日至25日,一辆辆运用世界最前沿技术的燃料电池汽车,跨越嘉兴、上海、常熟、南通、如皋5大城市,行程240公里,再度开启长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之旅。 没有燃油发动机的轰鸣声,也没有刺鼻的尾气排出,氢能正悄然融入古城百姓的生活。如皋开发区与中国移动合作投建的通信基站,其备用电源为氢能,目前项目已启动试运行;人才公寓热电联供项目运用氢能发电。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益寿路上,国家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商用加氢站正在进行通气联合调试工作,即将投用。在它的身后,一个面积3.7平方公里、总投资78.5亿元、常住人口约3.1万人的“氢能示范小镇”正加速崛起。 为“氢车”上路打通“堵点”,如皋积极创新示范当开路先锋。9月26日,由如皋牵头与上海合作建立的“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成立,填补了长三角乃至全国在第三方氢能燃料电池综合检测服务领域的空白;发起成立江苏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如皋还牵头编制《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一条以高速公路网为纽带的“加氢走廊”将于2030年前建成,为长三角地区氢经济一体化清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