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罕布什尔大学研究发现微生物性状决定土壤有机质丰度》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12-30
  • 健康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但科学家们尚未完全理解有机质是如何形成的。现在,新罕布什尔大学(UNH)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了微生物途径(不是植物)是稳定土壤碳库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这项新见解为农业系统设计提供了希望,以促进微生物群落,优化土壤有机质形成。

    这项研究是由Cynthia Kallenbach、UNH自然资源的Stuart Grandy副教授和Serita Frey教授一起合作完成。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文章名称为“微生物衍生的土壤有机质形成及其生理生态控制的直接证据”(Direct evidence for microbial-derived soil organic matter formation and its ecophysiological controls)。

    在本文中,UNH科学家认为,当微生物吃植物根和残基时,微生物死细胞和微生物副产物形成时土壤有机质就开始了积累输入,而非以前认为的来自植物本身。

    过去,科学家认为建立土壤有机质的最佳方法是减缓或抑制土壤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植物分解.。当时认为未分解的植物部分会逐渐成为土壤有机质,特别是如果土壤微生物群落不活跃时。

    然而,分解植物部分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库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并可以迅速消失为二氧化碳,有时在一年内。这就留下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形成持续数十年且对于维持健康、多产的土壤至关重要土壤有机质库?

    土壤有机质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含碳量是大气二氧化碳的两倍。因此,即使土壤有机质相对较小的变化也会对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很大影响。土壤有机质也是植物生长和健康农业系统的基础。

    UNH研究描绘了一个建立土壤有机质完全不同的途径。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一旦土壤有机物形成,确定它是最近的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是不可能的。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在没有任何植物输入的情况下,证明了从微生物材料中积累了大量化学复合的持久性土壤有机质。当只提供蔗糖时,微生物意外地产生了土壤有机质,几乎与自然、外源的土壤有机质是相同的。此外,当更多而不是更少活跃的微生物生物量形成时,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是最大的。当生物质生产效率更高时,意味着更多的基质被转换为生物质,而不是二氧化碳。另一个对长期持有观点的挑战是,Cynthia还发现,微生物的群落特征是:土壤有机质的形成比土壤类型更重要。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论文提高资助(DEB-1311501)”和NH农业实验站支持,由美国农业部国家粮食和农业研究所(奖励编号1003421和1007001)和新罕布什尔州联合资助。

相关报告
  • 《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与微生物群落的关联取决于土壤组分》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2024年8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机构揭示了不同土壤组分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SOM)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的关联。基于青藏高原大规模的表层土壤采样,结合SOM分馏和实验室培养,发现与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AOM)相比,颗粒态有机质(POM)具有更高的Q10和更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并且受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这些发现强调了在地球系统模型中加入SOM分级相关的微生物特性以及与Q10的关联,去准确预测陆地碳与气候反馈的必要性。相关成果以Linkage between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M decomposi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depends on soil fractions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
  • 《从小鼠身上发现微生物影响代谢类疾病的线索》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徐倩
    • 发布时间:2017-11-28
    • 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被称为微生物菌群,是由居住在肠道中,并且大部分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它们在帮助肠道消化营养物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代谢性疾病。人们很早就知道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既受基因控制,也受饮食影响。了解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基因、饮食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的了解,还可能帮助准确定位与糖尿病等疾病相关的基因。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研究人员阿兰·阿帝(Alan Attie)和菲德瑞克·雷伊(Federico Rey)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共同调节胰岛素分泌,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关键诱因。实验阐明了宿主基因变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引发代谢性疾病的机理。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2月14日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 。 研究人员试图用遗传学方法来探究肠道菌群和疾病表现型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链,阿帝表示,根据遗传学理论,如果一些事与基因相关,那就与基因存在真正的因果关系,而不仅是某种关联。 研究选取8种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这组小鼠的基因共同反映出人类遗传多样性。8种小鼠的表现型多样:有些瘦,有些容易变胖,有些很难变胖。其中有些表现型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肠道菌群传染。 研究人员将小鼠放在无菌环境中进行高脂肪、高糖分喂养测试,并通过粪便移植实现肠道菌群在不同种类小鼠之间的有效交换,帮助定向追踪基因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基因对微生物菌群构成的影响逐渐浮出水面。这8种小鼠所体现出的很多基因差异在它们的肠道菌群上都得到了反映,并且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受小鼠基因控制。研究小组正在努力寻找控制肠道菌群构成和决定宿主表现型的基因。 食物摄入状况使那些因遗传而更容易患糖尿病的小鼠发生“显著变异”,并且它们的肠道菌群构成也随之变化。有些细菌可以与代谢特征联系起来,比如体重、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 微生物在营养物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被宿主(如小鼠或人)直接代谢掉的食物随后进入肠道由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在代谢食物时,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和荷尔蒙,这些物质在宿主体内循环,并影响宿主健康。产生的代谢物中包括了多达20,000种短链脂肪酸,它们在肠道和诸如肝脏和胰腺等器官中充当信号分子,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是调控能量和葡萄糖的关键物质。肠道还可以通过改变肝脏产生的胆汁酸量来影响宿主的生理机能。这些胆汁酸由菌群进行处理,进而产生能影响健康的次级代谢物。 通过对摄入营养丰富并接受菌群移植的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团队还发现,微生物菌群功能差异取决于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联系,包括肠道微生物和胰岛素分泌之间的联系。 (编译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