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糖体开发新型高性能材料》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11月8日《自然-通讯》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套设计规则,通过基因重编程指导核糖体将非标准单体结合到多肽中的特异性位点,合成超出自然限制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可以为军队提供先进的高性能材料,如纳米电子材料、自修复材料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利用弹性酶(flexizymes)来扩大核糖体定向聚合反应的化学底物范围。弹性酶是一种tRNA酰化核酶,可制备各种非蛋白源性酰基-tRNA,其灵活的催化酰化规则允许研究者对遗传密码进行合理的编程和扩展。研究者利用4种不同的化学支架材料(苯丙氨酸、苯甲酸、异芳族和脂肪族单体)在不同的电子和空间因素作用下,对37种底物进行系统合成。结果显示,其中32个底物被酰化到tRNA上,并通过体外翻译成功掺入多肽链中。根据扩展规则,研究者还准确地预测了6个额外的单体的酰化作用。这些单体结合肽段的方式很特殊,它们直接掺入多肽醛基的N末端,发生正交生物共轭反应。
    该研究扩大了核糖体可以利用的单体范围,为生物制造开辟一个新的方向,为将核糖体作为通用工具创造全新材料和药物奠定了基础。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11/191118140334.htm
相关报告
  • 《Cell | 开发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新方法并捕捉原核核糖体回收动态》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20
    • 2024年1月19日,哥伦比亚大学的Joachim Frank研究组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Time resolution in cryo-EM using a PDMS-based microfluidic chip assembl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HflX-mediated ribosome recycling的文章。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已成为一种高分辨重构生物分子结构的强大技术。但这种方法本身样品制备(blotting method)速度太慢,无法抓捕构象变化及其动态过程,因为它需要将含有生物分子的样本溶液移到电镜载网上,吸干多余的液体,然后将载网放入冷冻剂中——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秒钟。 该研究通过开发一种新型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方法解决了上述这一缺点。通过这种方法,含有生物分子的两个样品通过微混合器快速混合,然后在微反应器中精确控制反应时间,该时间段在数十到数百毫秒的时间范围内。然后所得反应产物经由微喷雾器雾化以微液滴的形式喷射到载网网格上并快速冷冻。文章中介绍的最新微流体芯片装置由冯相松博士设计,其中涉及主要材料由微纳流控领域常用PDMS制成。这种模块化微流控装芯片配体中微混合器和微喷雾器两个模块是通过微/纳米加工高精度成型,另一模块微毛细管作为微反应器连接微混合器和微喷雾器,用于控制反应时间。通过控制微反应器的体积,反应时间可以达到10ms的分辨率。
  • 《韩国成功开发新型陶瓷滤膜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20
    • 近年来,雾 霾在韩国肆虐横行,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雾 霾主要来自于工厂、汽车、家庭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有机碳化物,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随着化石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雾 霾也在持续增加,尽管业内一直致力于开发去除雾 霾的滤膜,但现有的雾 霾滤膜材质主要是塑料纤维材料,气孔尺寸大,无法阻挡细微雾 霾颗粒,而且大部分是一次性产品,如果随意丢弃,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全北分院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致力于太空电梯的开发,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支持下,实施了KIST开放型研究的4U复合材料项目。近期,KIST研究团队选用4U项目的核心材料——氮化硼纳米管(BNNT),在全球最早开发出可以回收利用的高端陶瓷滤膜制造技术。研究团队制造的氮化硼纳米管滤膜在等离子可经受900℃超高温的考验,通过将雾 霾中的普通有机微粒子加热到350℃以上,燃烧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实现了滤膜的重复利用。 滤膜为薄膜形态,按照名片尺寸制作,重量约100mg,相当于1个咖啡豆,可以除去99.9%以上的超细微粒子。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可以轻松调节气孔的尺寸,即便反复灼烧,也可以维持良好的粒子去除性能,这有助于大幅节省滤膜更换的费用。 KIST张世圭(音译)博士表示,这一滤膜不仅可以去除细微粒子,还可以用于病毒、水处理、食品等提纯过程。氮化硼纳米管是散热和屏蔽辐射的材料,应用潜力巨大,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宇宙航空、电子、汽车、核电等行业。 主导KIST 4U项目的洪载民(音译)分院长表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开发极寒宇宙环境专用材料的过程中,曾经开发出了约2000件新技术,此次韩国极寒材料开发项目通过开发新材料,并投入商业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此次研究成果已经刊载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膜科学杂志)的4月1日第55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