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构建出新冠肺炎患者的多组学血液图谱》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3-0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英国牛津大学领导的一个多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团队确定了COVID-19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他们对对不同COVID-19严重程度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了多组学分析,并与严重流感患者、败血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了比较。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3月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blood atlas of COVID-19 defines hallmark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specificity”。

    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涉及作为潜在靶标的细胞、它们的炎症介质和网络,包括祖细胞和特定的髓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复合物的特征、急性期反应、代谢和凝血。涉及p38MAPK/AP-1的持续免疫激活是COVID-19的一种特异性特征。血浆蛋白组能够将患者按照亚表型分组,预测其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对这整个数据集的张量和矩阵分解显示了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特异性有关的特征分组。基于系统的综合方法和血液图谱将为COVID-19的未来药物开发、临床试验设计和个性化医疗方法提供信息。

    韦尔科姆基金会人类遗传学中心的Julian Knight教授说,“这是通过一个来自不同学科的非凡团队合作应对一项前所未有的卫生挑战而实现的。这项研究推进了我们对少数SARS-CoV-2感染者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疾病的理解,并为确定治疗靶标和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机会。一种深入的多组学方法揭示了潜在的免疫功能障碍的性质、这在多大程度上是COVID-19所特有的以及这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参考资料:

    David J. Ahern et al. A blood atlas of COVID-19 defines hallmark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specificity. Cell, 2022, doi:10.1016/j.cell.2022.01.012.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6488.html
相关报告
  • 《新冠肺炎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特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5-10
    • 华中科技大学在Nature Leukemia发表文章“COVID-19 in persons with haematological cancers”。文章旨在研究COVID-19对血液肿瘤患者的影响。 文章指出,目前关于COVID-19在肿瘤患者中的影响也有一些数据,但结果仍存在争议。研究团队首先在中国武汉的两个中心对128名血液肿瘤住院患者和226名医疗服务人员进行了方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患者中产生或未产生新冠肺炎的群体之间的基线共变量没有显著差异。COVID-19在血液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0%(95%可信区间[CI],6,17%),而在医护人员中为7%(4,12%;P = 0.322)。病死率分别为62%(32,85%)和0(0,32%;P = 0.002)。血液肿瘤住院患者的COVID-19的发病率与正常医护人员相似,但其疾病更严重,病死率更高。鉴于目前无法确定血液肿瘤住院患者中COVID-19的特定危险因素,建议加强监测和可能的保护性隔离。
  •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仍持续存在心肌受损等问题》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6-10
    •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团队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敏团队于2021年6月3日线上发表的一项合作研究,首次关注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变化。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与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指出康复患者在1个月后仍会出现胆固醇代谢紊乱和心肌受损[]。 研究者对来自健康志愿者、新冠肺炎中症及重症病人的患病期和康复期的血清样本开展了基于DIA-PASEF方法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康复期的中症和重症患者体内分别有243和163个蛋白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与患病期重合的蛋白数量分别为113和88个。康复患者体内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蛋白主要参与了胆固醇代谢、转运、酯化,及心肌肥大、心肌组织发育、心肌细胞分化、心血管系统发育等相关通路。值得关注的是,通过系统地统计600名新冠肺炎患者、1177名甲型流感患者和522名H7N9感染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数据,研究者发现仅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在发病后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