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MW!山西拟废止54个风光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4
  • 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微信号:wind-2005s)获悉,7月22日,山西省能源局公示《山西省拟废止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清单》。

    文件称,为推动全省新能源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省能源局组织各市对2020年及之前长期占用资源、迟迟未能建成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梳理。相关地市上报了本地区拟废止项目清单,经山西省能源局汇总,拟将云岗区协鑫雅儿崖乡等54个,总计规模138.8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予以废止。

    关于对云岗区协鑫雅儿崖乡等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拟废止公示(第一批)

    为推动全省新能源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省能源局组织各市对2020年及之前长期占用资源、迟迟未能建成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梳理。相关地市上报了本地区拟废止项目清单,经我局汇总,拟将云岗区协鑫雅儿崖乡等54个,总计规模138.8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予以废止,现予公示。相关企业如有异议,请向市能源局提出书面意见,并在公示期(5个工作日)内,由市能源局上报省能源局。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19698.shtml
相关报告
  • 《废止9.06GW+续建792.5MW!9地公示废止、续建风光项目清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9
    •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获悉,近日,山西、陕西汉中洋县、陕西宝鸡市、陕西渭南市、陕西咸阳市、陕西西安市、陕西榆林市、河北、安徽9地相继公示了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梳理排查情况。 据统计,9个地区共废止风光项目171个,累计规模9.06GW,其中光伏规模为4881.5MW,风电规模为4178.5MW;共续建风光项目8个,累计规模792.5MW,其中光伏规模为592.5MW,风电规模为200MW。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通过梳理后发现,河北省废止风光项目规模最多,达到4.427GW。其次为山西省,通过对2020年及之前长期占用资源、迟迟未能建成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梳理,废止了1.388GW风光项目。此外,陕西汉中洋县、陕西榆林府谷县、陕西宝鸡市、陕西渭南市、陕西咸阳市、陕西西安市、陕西榆林市也因涉及生态红线、政策叫停、未按时开工、未核准等原因废止了约38个风光项目,规模共计约1.375GW。(注:因府谷县属于榆林市,且榆林废止风光项目包含府谷县,故府谷县废止项目规模不做统计) 项目详情如下: 山西:1.388GW风光项目予以废止 7月22日,山西能源局发布了一批《关于对云岗区协鑫雅儿崖乡等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拟废止公示(第一批)》,拟将云岗区协鑫雅儿崖乡等54个,总计规模1.388GW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予以废止,其中包含6个光伏项目220MW、48个风电项目1.168GW。
  • 《多地废止“风光”项目,新能源行业迎来“大洗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6
    • 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废止一批风光发电项目,引发业内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新能源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预示着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在政策收紧、市场变革与技术迭代的多重压力下,新能源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01 多地掀起项目清理风暴 5月12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第一批废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清单的通知》一口气废止了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14个项目,总规模超过59万千瓦。这些项目原本被寄予厚望,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期落地,最终只能被“砍掉”。 山西省并非孤例。宁夏从今年3月就开始分批次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明确要求2021年以前备案的项目需在2025年底前建成,否则将进入废止清单;2021年以来的项目也有各自的“大限”,未按时核准或建成的,都将面临被废止的命运。 陕西同样不甘落后,今年以来,陕西铜川、咸阳、渭南、安康、榆林、汉中等多地也相继发布新能源项目废止公告。福建更直接,5月19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废止一批已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光伏电站项目的通知》废止了惠安县智慧光伏碳中和项目等10个项目。涉及的电站业主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石化、三峡集团、华电集团等能源央企,总规模达114.3万千瓦,理由是“不具备开发条件”或连接网和消纳资源都被收回了。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山西、陕西、山东、江西、宁夏、内蒙古等地陆续公布风光项目废止名单,拟废止的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过1000万千瓦,全国“圈而未建”新能源发电存量项目清退速度明显加快。这一数字背后,是新能源行业从“量”到“质”的转变。 02 政策收紧 门槛变高,监管趋严 那么,是什么导致风光项目被大规模地废止的呢?政策收紧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越来越“挑剔”,从用地到电价,再到并网消纳,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门槛。 以光伏用地为例,以前可能“差不多就行”,现在政策收紧,很多项目因为用地问题没法备案,只能延期。再看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直接给行业“换挡”了——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决定,告别了过去的“保量保价”模式。 这一变化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决策和收益模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3月27日,受电网政策和电价政策影响,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公司蓬莱公司悯农、康净园12.69MW光伏项目EPC工程公开招标终止。4月9日,因新能源电价政策调整,被誉为“中国电建史上最大的”51GW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终止。 除了电价政策调整外,用地问题也是导致项目废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业内人士表示,无序建设肯定要整顿,现在电网系统压力大,消纳是个大问题。宁夏、福建等地在废止项目时,都提到了“规范管理、节约资源、优化配置”,也就是把那些“占坑”的项目清掉,让真正能落地、能发挥作用的项目上。 03 新能源行业“成长的烦恼” 虽然多地在废止项目,但是这并不代表新能源不行了。相反,这次“整顿”更像是一次“体检”,把那些不合格的项目淘汰掉,让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对企业来说,短期可能会有点痛,比如项目终止、投资收缩,但从长远看,政策倒逼企业更谨慎地做项目,注重质量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扩张。以后能留下来的项目,都是“硬核”选手,抗风险能力更强,收益也更稳定。那些靠“圈地”混日子的企业,这次可能要被淘汰了,而真正有技术、有实力、能落地的企业,反而会迎来机会。 比如电价市场化后,企业需要更精准地测算成本和收益,优化项目设计,这就需要技术和管理的支撑,头部企业的优势会更明显。国家现在更看重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比如用地要节约集约,项目要能并网消纳,还要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像家长对孩子,小时候可能更关注“长个子”,现在长大了,就更看重“有内涵”“能扛事”。新能源行业的门槛在提高,对从业者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04 新能源行业仍有巨大潜力 尽管当前多地废止风光项目,但是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行业的前景黯淡。相反,随着政策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新能源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的预测,今年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再新增2.8亿千瓦。这将进一步巩固新能源在电力装机中的重要地位,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政策与技术来看,国家持续推进“沙戈荒”基地、海上风电、水风光一体化等重大工程项目,为行业提供明确增量方向。在技术创新方面,如构网型新能源、大容量储能、氢能耦合等技术都将增强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价格机制来看,市场化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经之路。市场化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投资优化布局,短期可能因电价波动而调整,但是长期将加速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的机制,将为新能源收益提供兜底保障,稳定投资预期。 从长期需求来看,国内能源消费总量仍将长期增长,新能源仍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抓手。要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风电、光伏装机量中长期仍需保持较高增长规模。这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