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即将与欧盟开展氢能合作 “北溪2号”或将成为合作重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2
  • 俄罗斯驻欧盟特使Vladimir Chizhov(弗拉基米尔·奇若夫)近日指出,现代技术使得氢气与天然气混合成为可能。俄罗斯已准备与欧盟开展氢能项目合作,包括北溪2号管道项目。

    奇若夫表示:“就氢能项目的发展而言,俄罗斯准备与欧盟和其他感兴趣的国家合作,以制定各种细节。”奇若夫指出,现代技术使得成功使用氢气并将其与天然气混合成为可能。“我想强调的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气管道,比如Nord Stream 2,可以及时适应这种情况。当然,像乌克兰过境管道这样的棕地管道不会提供这样的机会。”

    奇若夫没有排除欧盟在2050年之前无法及时实施欧洲绿色协议项目的可能性。“需要考虑到项目实施的进度”奇若夫说,并补充说,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承诺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回顾整个2021年,世界各地已经体现出了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风能与太阳能项目的积极扩张正在影响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风口正在到来。奇若夫表示,欧盟现在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关注度还需增大,以此加增太阳能和风能甚至更多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试点。

    北溪2号管道项目将不仅仅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在氢能项目开展合作后,“北溪2号”或将输送天然气掺氢。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北溪2号”天然气输气管道竣工及完成投产前准备工作一事,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及其该项目的伙伴表示祝贺。普京还指出,在欧洲做出启动“北溪2号”的决定之后,俄罗斯将立即开始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据介绍,“北溪2号”项目是建设从俄罗斯沿岸经波罗的海到德国的两条天然气管道,年总输气量可达550亿立方米。项目于2021年9月10日竣工,目前正在进行Nord Stream 2 AG公司作为管道独立运营商的认证工作。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欧盟与俄罗斯加强科学合作》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0-09-14
    • 欧盟和俄罗斯研究机构将在未来更加密切地合作。在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协调下,35个合作伙伴加入了CREMLINplus项目,其中10个来自俄罗斯,25个来自欧盟及相关国家,其中也包括欧洲自由电子激光设施(EuXFEL)。约100名参与机构的代表出席了在DESY举行的启动会议,俄罗斯研究部宣布将提供价值1500万欧元的实物捐助。欧盟将其列入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框架方案,并为这一为期四年的项目提供2500万欧元的资金。 欧洲国际组织特别代表认为,CREMLINplus项目的启动是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的明确标志。EuXFEL不仅是该项目的参与机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合作典范。项目将在CREMLINplus的框架内,促进与俄罗斯大规模分析和物理研究项目的科学技术合作,包括圣彼得堡附近Gatchina PIK中子源,位于杜布纳的NICA离子对撞机和位于Protvino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此外,还支持合作开发新的探测器技术。 另一个重点工作是根据明确的标准目录(类似于《欧洲获取宪章》),开发对俄罗斯大型研究机构的获取程序,这也将为欧盟用户使用俄罗斯设施提供便利。最后,CREMLINplus为俄罗斯和欧盟大型研究机构的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计划,促进欧洲和俄罗斯伙伴在大型研究设施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合作。
  • 《欧盟24国抗议美搅局“北溪-2”项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8-31
    • 在8月中旬举行的一场欧盟代表团与美国外交部门之间有关美国制裁“北溪-2” 天然气管道 项目的视频会议中,与会的欧盟24国联名向美国提出抗议,反对美国枉顾国际法单方面对这一项目施加新制裁。盟友众怒 联合发出抗议美国对“北溪-2”项目“如鲠在喉”动作频频。继去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对参与“北溪-2”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后,美国参众两院7月投票通过了新财年国防授权法修正案,将延长对参与“北溪-2”项目建设公司的制裁,超过12个欧洲国家的120多家公司受到直接影响。 8月15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更威胁将根据《美国敌对国家制裁法案》对“北溪-2”项目和“土耳其溪”项目继续进行制裁。在美国对“北溪-2”项目业已施加制裁并威胁施加新制裁的背景下,欧盟24国代表在8月中旬为此召开的视频会议期间向美国国务院发出抗议照会,并对美方近期愈加频繁地对欧洲企业施加制裁或威胁施加制裁“深表关切”。战后美国依托美元体系建立起的国际金融、经济秩序及对高科技的垄断使得几乎所有的国际跨国公司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美国将一己之利凌驾于他国乃至盟国政治、经济、外交利益之上的“长臂管辖”就拥有了实际可操作性。对此,包括欧洲国家及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多国多有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正是受到《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影响,负责“北溪-2”项目管道建设、总部位于瑞士的Allseas公司被迫停工,致使该项目在完成90%的工程后被迫叫停。美国的动机其实不难理解,其中既有经济利益考量,又包含地缘政治因素。或许,还要考虑到特朗普在大选连任压力下的有目的之举。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在美国的制裁压力下,以俄罗斯、德国为代表的涉事方将如何应对。对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而言,“北溪-2”项目不仅是欧洲能源政策独立性的缩影,其中更牵扯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北溪-2”项目总造价95亿欧元,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50%,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荷兰皇家壳牌、德国Uniper公司和德国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9.5亿欧元(即项目造价的10%)的融资,共有20多个国家的600多家企业参与投资或建设,仅欧洲就有12个国家的大约120家企业参与其中。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为何此次欧盟27国中有24个国家一致反对美国对“北溪-2”项目的单边制裁。虽然欧盟方面没有透露具体是哪24个国家联合对美发出抗议,但近期因增加驻军而与美国打得火热的波兰已经表示“自己不在其中”。此外,有媒体披露,爱沙尼亚也没有参与此次会议。 不过,美国遭遇欧洲国家如此大规模且立场一致的反对和抗议,也受到美国及欧洲媒体的关注,美国媒体将之称为“史上首次”。态度坚决 德俄相继表态抛开地缘政治因素,“北溪-2”项目是一个经济项目,对天然气生产大国俄罗斯以及需求大国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而言,是双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首先,“北溪-2”项目主要通过海底管线将天然气产地俄罗斯和天然气需求国德国对接起来,初衷就是减少天然气贸易中第三方的影响。项目竣工后,将每年稳定向欧洲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以满足欧洲国家10%的能源需求。其次,“北溪-2”有助于德国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德国不仅可以直接获得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价格比美国页岩气低20%,还可以将其转运至其他欧洲国家,成为欧洲能源的中转中枢,这对于一直与法国争夺欧盟领导权的德国而言,意义不言而喻。若“北溪-2”成功投入使用,未来将该管道扩容到“北溪-3”甚至“北溪-4”也并非没有可能。正因“北溪-2”项目建设是德俄两国间乃至多数欧洲国家与俄罗斯间的共同利益,所以德国等欧盟国家以及俄罗斯近日相继作出强硬表态。 8月11日,德国外长马斯到访俄罗斯,并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就“北溪-2”项目进行会谈。马斯认为,“北溪-2”对德国乃至欧洲的能源供给和安全非常重要。他还指出,美国的制裁违反国际法。选择能源供应方是德国的主权权利,其他国家无权干预。德国穆特兰港运营方目前遭遇美方的制裁威胁最大。目前穆特兰港储存了大量“北溪-2”项目建设用材。就此,德国联邦议院发言人斯特芬·科特雷表态称,对港口的制裁侵犯德国主权。作为回应,德国将对美发起经济战。拉夫罗夫11日也表示,“北溪-2”项目将尽快完工。据悉,俄已将该国唯一一艘可用于项目作业的船只——“切尔斯基学者号”更改注册公司后从远东调往相应海域继续负责“北溪—2”项目剩余160公里的海底管道铺设工作。根据俄方计划,项目建设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据俄媒8月19日披露的最新消息,俄方为此甚至派遣了波罗的海舰队军舰对“切尔斯基学者号”进行保护。失道寡助 美国不得人心美国搅局“北溪-2”项目这笔账,最终到底是赔是赚?分析人士认为,无论制裁是否有效,美国都不会是最后的赢家。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政策抬头及不断“退群”,美欧关系嫌隙加深,美国的“长臂管辖”更是让德国与欧盟难以忍受。美方在“北溪-2”项目上一再加码制裁,明显不得人心,也让欧洲盟友与之更为离心离德。据悉,德国正考虑推动欧盟对美国采取集体反制措施。德国联邦议员、前环境部长于尔根·特里廷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对德国和欧盟的主权干涉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此应予以坚决回应。美方迷信“霸权”力量,只能引来众怒,在更多的国际事务上失道寡助。事实上,除在“北溪-2”项目上遭遇欧盟24国的集体反对和联合抗议外,美国日前在联合国一项决议中也再次遭遇滑铁卢。联合国安理会8月14日对美国提交的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除美国与多米尼加共和国2票同意外,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美国盟友在内的11个国家均投了弃权票,俄罗斯、中国投了反对票,提案未获通过。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在表决后指出,“在联合国75年的历史中,美国面临的孤立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