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4
  • 当地时间3月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联合国环境治理工作框架。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出席科学、政策与商业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为推动能源转型、解决世界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本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合作组织面向全球发布研究成果,对接环境保护这一重大全球性议题,为应对环境挑战、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和有效载体,从能源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全球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刘振亚指出,当前全球环境面临“四化”“三污”“两缺”九大问题,即气候变化、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恶化,大气、海洋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淡水和粮食短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抓住能源这个关键,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重要平台,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将加快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提高能效和电气化水平,促进化石能源回归其基本属性。  

    刘振亚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治理格局,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全球碳排放在2025年前后达峰,2050年降至1990年的一半;205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排放下降70%左右;每年节约发电用水1100亿立方米;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生产、配置、使用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排放和海洋污染;有效控制粮食短缺、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样性恶化等问题,实现能源与环境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洁、环保和有效的方案,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金额达到约3万亿美元。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与会各方能够充分利用此次论坛搭建的平台,提供智能方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全球环境气候挑战日趋严峻,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应对,各国应从根本上转变资源、能源高消费、高消耗,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道路。中国正在努力走一条经济发展质量日益提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碳强度显著下降、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态环境协同效应持续增加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将继续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是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和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后,第三个纳入联合国重要工作框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分析了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九大环境问题,介绍了以全球能源互联网破解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阐述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和作用,制定了以全球能源互联网全面对接环境治理的八大行动,即理念传播、机制建设、清洁开发、电网互联、电力普及、电能替代、能效提升、生态修复行动。  

    行动计划阐述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和作用,即以清洁替代减少化石能源污染排放和控制温升,减少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以电能替代推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综合保护,民用、工业、商业、建筑等领域能源消费结构以电能为主,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以互联互通促进能源资源统筹开发和全球配置,实现清洁能源资源远距离、大范围优化配置。  

    行动计划得到了联合国等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副司长布伦南·凡·戴克表示,行动计划通过建立一个网络来解决间歇性等可再生依赖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十分具体的行动方案,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印度环境问题顾问帕萨科表示,中国提出的方案非常具有创新性,令人振奋,其强调在不同能源之间建立联系,兼顾清洁能源生产、分配及消费情况,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联合国环境大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环境论坛,与会嘉宾包括国家元首、环境部长、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非政府组织、环境活动家等,共同讨论重要环境议题并作出全球环保承诺。本届大会主题为“寻找创新解决办法,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大会期间,合作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多场论坛及相关活动上分享工作成果与经验,加速推动世界低碳绿色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相关报告
  • 《能源互联网的首个十年规划发布》

    • 来源专题:广州能源研究所信息监测
    • 编译者:giecinfo
    • 发布时间:2016-03-12
    •   当前,“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能源行业的提案再一次成为了各方媒体关注的焦点。无独有偶,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争取到2025年能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届时这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作为能源互联网的积极倡导者,中海阳一直都把能源互联网的构建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消息一经报道,记者就在第一时间联系了中海阳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指出,发改委在“两会”的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发布这样的一条消息,足以说明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的构建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正式纳入了时间轴当中,而且很有可能会作为“十三五”规划当中的重点项目去推进,这也是能源行业所期盼已久的喜讯。   其实,作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先锋军”,中海阳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实施计划。中海阳专门制定了能源互联网的“三步走”战略,首先,第一步:大力推广智能化分布式能源,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第二步:分步分片实现区域性能源互联网,对智能化分布式能源推广好的社区、园区、城镇,渐进试点区域能源互联网。第三步:当区域性能源互联网达到一定的普及率后,相互之间互联互通就自然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国家甚至全球性的能源互联网。中海阳坚信,随着国家对能源互联网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大地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能源热潮。
  • 《全球能源互联网值得期待吗?》

    • 来源专题:能源战略信息监测
    • 编译者:giecinfo
    • 发布时间:2016-04-08
    • 3月30日,第一天参加完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我在回家的地铁上接到了一个著名投资机构VP的微信,他问我,今天大会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好公司?我微微一笑,回复他,这不是你想象中的大会,没有什么好项目。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国际能源署、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而来参会的主要是电网的供应商和其他国内外合作伙伴,而并非是“能源互联网”创新公司大会。 这家投资机构很有名,但是关注能源方向的人并不多,投资人关注好项目,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无可厚非。 回到这次高大上的会议。这次会议规格很高(国务委员王勇、联合国副秘书长吴洪波等政要参加),参会人员也是付费参加,近千人的大会场有200多位是外籍人士,会前对外公开的宣传也并不多。 但但凡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盛事在能源圈一定会万众瞩目,更何况对于国家电网公司而言,这是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这是自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去年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之后真正将此概念落地实施,此次大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宣布成立。 高级的中国大饭店会场外安排了安检设施,会场外排满了西门子、ABB、施耐德、日立、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华为、联想等公司的展台。 嘉宾阵容更是强大,有联合国、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美国、俄罗斯等国政府部门代表,中国中央政策研究室、国资委、外交部、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能源局等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能源领域两院院士。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他们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拥趸,都关心全球能源互联网如何做、怎么做。 这里补充一下,何谓“全球能源互联网”?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简言之可以概括为,用特高压电网技术,将全球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促进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满足人类可持续能源需求。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就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宣传大使,如他去年初在自己的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首发仪式上所说: “2014年,我先后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协会年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首届可持续城镇化首席执行官理事会会议上发言,并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科普论坛、《福布斯》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和宣传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 这一概念提出后,遭到最大的挑战恐怕就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成本问题。而在这次会议上,带着探究学习的心态,我也有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1、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这一倡议能够实施 埃塞俄比亚水、灌溉和电力部部长 莫图马·梅加萨说,自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在联合国讲话中倡议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后,非洲人民反响巨大,非洲人民想到这有助于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劣质转变为优势。这位部长在大会上“游说”,埃塞俄比亚尼罗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被称为“非洲水塔”,周边国家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电力需求大,东非地区具有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批条件。 2、经济学家怎么看? 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先生在会上的发言,给我印象最深刻。他说,“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会,大富靠智慧”。当然他还说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有助于带动中国的设备、钢材、水泥等产业走出去。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额将超过50万亿美元。 3、聪明人孙正义在怎么看? 孙正义除了是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还有不为人知的身份就是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创始人兼会长。日本一直是个资源稀缺国,他说自己过去做了5年可再生能源,但是发现这样不行,因为日本太小了,他在思索理想方案。最后他想到了蒙古, 这个国家有足够的风、光资源,足以满足亚洲主要的能源需求。在此次会议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3月30日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中、日、韩、俄四个国家占到了整个亚洲电力需求的78%。 至于成本问题,他说:"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我们会研究资本的需求、运营成本、资本成本、建设周期,打造这样一个互联电网需要多少投入,有关国家政府需要签署什么样的协议,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给予什么样的支持。从技术上来说,技术是可行的。从成本上来说,我认为成本也是可行的。日本在亚洲是价格最高的国家,日本是缺电的。从经济上来说,这个项目是有意义的。在接下来的几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几年,看看我们能不能拿出对全球能源问题解决方案来。”他也更理想化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能够实现电网互联的话,我们就不需要大规模的电池技术了,因为电网是互联的,电网才是全球储电问题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4、大学教授怎么看? 会议间隙,经能豆粉介绍,我认识并短暂采访了伯明翰大学电力和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伯明翰储能中心和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室主任张小平教授。 谈到全球能源互联网,张小平教授提到,自己刚开始在欧盟议会提议建立欧洲能源联盟时,大家也觉得惊讶,如今这一联盟已经成立。欧洲能源联盟旨在为欧盟消费者提供安全、可持续、有竞争力和价廉的能源供给。 他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很可能先是一个个区域性的互联先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把赤道和北极的电力互联都建立起来。 而谈到能源安全问题,他表示,未来更要用开放、合作的眼光来看待能源安全,而不是去占有资源,别人没有资源才是能源安全。 分享以上几点收获,并不代表我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但确实帮助我也从多角度认识了这一概念。 大会之后,我的微信里陆续收到了不少企业的官方微信号推送来的消息,头条消息分别是播报本企业加入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以及公司领导在大会上的发言。 伴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的热潮,也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传播。这篇文章讲的是,德国环保署一位处长Harry Lehman在去年在国内参加一场活动时,回答记者关于超级电网的发言。他表示欧洲不需要从北非进口电力,自身电力已很多,他也认为,全球能源的大调动没有必要,并不如本地制油、制气。 当然你也可能会说,这个德国人说话底气足,是因为他体会不到日本人的痛(例如,孙正义就不会这么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次大会的召开,全球能源互联网再也不是一个概念了,而是一个由中国企业倡议成立的国际组织。有组织之后的变化就在于,不管你怎么认为,组织里的人是都想做成这事儿的,有人会想相关标准如何制定和解决,有人会想成本如何控制,从各自需求和目的出发促成此事。 很多事情的判断需要经历时间,很多时候一个概念的意涵也会经历变化。全球能源互联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或许可以看看首个项目什么时候落地。 作者系无所不能主编钟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