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美国说法 多国强调石油减产决定出于经济考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7
  • 多个国家16日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本月初所作大幅减产石油的决定是出于经济考虑。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强调“完全拒绝”减产出于政治动机的说法。

    据阿尔及利亚媒体报道,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穆罕默德·阿尔卡卜与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16日会晤,两人都表示支持石油减产决定。阿尔卡卜说,这是“历史性的非常好的”决定,“是为了稳定市场”。

    巴林通讯社援引巴林石油大臣穆罕默德·本·穆巴拉克的话报道,减产决定是为稳定石油市场。

    阿曼能源部也说,减产决定完全基于经济考虑,是重要和必要决定。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阿里·本·萨卜特15日发表声明,说减产石油是在“正确时间”作出的“正确决定”,主要目的是确保市场稳定和平衡,使油价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水平。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本月5日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这一决定引发美国不满。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报道,美方官员曾要求沙特及其他海湾地区产油国推迟一个月实施减产石油计划,但被沙特方面拒绝。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11日表示,沙特的做法“会有后果”。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还称沙特此举“无疑是在与俄罗斯保持一致”。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13日发表声明,证实美国政府曾向沙特方面要求把减产计划推迟一个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沙特方面认为拜登政府提出推迟减产的要求,是因为担心11月8日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的关键时间内油价继续飙升,严重打压民主党支持率。

    沙特外交部的声明强调,减产决定“纯粹出于经济考虑”,是为维护石油市场供求平衡。沙特“完全拒绝”减产出于政治动机的说法,指出减产决定由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一致作出。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13日也发表声明,支持沙特方面的上述言论。

    [ 责编:杨煜 ]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3853.html
相关报告
  • 《石油减产,美国为何起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近日,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又称“欧佩克+”机制)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这是该会议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线下举行。与会各国一致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减少200万桶,减产措施持续至2023年12月。 对此决定,美国拜登政府气急败坏,放言将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反制工具箱中可用的工具并不多。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剩余空间有限,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不过是杯水车薪,放开美国境内的能源开采限制将违背民主党政府的执政理念,短期内通过《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几乎拿不出真正短期有效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产决定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疲于应对通胀的民主党政府而言,“欧佩克+”减产无疑是个坏消息,拜登难免恼火。不仅如此,这也相当于宣布此前拜登访问沙特的“能源之旅”彻底失败。 在此次决定减产之前,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都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美国屡屡施压沙特增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则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在此情况下,“欧佩克+”能够达成协议,表明各国仍然重视在该机制内的共同利益,即稳定油价。但在美国看来,“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的决定可能使西方对俄制裁“变得徒劳”。《日本经济新闻》称,这一决定导致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减产将推高油价,削减俄罗斯石油收入的难度因此上升,愈发鲜明地暴露出美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分歧。 对于美方的指责和威胁,沙特外交大臣朱贝尔强调“石油不是武器”,否认减产是在将“石油政治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局势影响下,全球能源需求下降是必然的,“欧佩克+”的减产行动,是平衡市场的必要措施。从经济权力的角度讲,减产决定与维护石油定价权又紧密相关。 过去几个月,面对美国国内通胀形势,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措施,造成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与此同时,石油价格一路狂跌。原因就在于,加息后的美元越来越值钱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自然下跌。在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不顾美国压力而大幅减产,也是对美元定价全球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新的石油战争:‘欧佩克+’行动起来反对美国?”英国《金融时报》称,约半个世纪前,由于美欧等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决定组成石油生产国联盟,并停止向西方国家供给石油,这导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如今,正值全球通胀高企、消费者对能源价格和短缺日益焦虑之际,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石油出口国作出大幅减产决定,这标志着石油出口国同西方,尤其是美国之间“危险的决裂”。正如埃菲社的报道所言,“欧佩克+”有自己的标准,这使西方烦恼。但“欧佩克+”维护自己的经济和贸易利益,而不是围绕西方“地缘政治”需求运转,这无可厚非。 北半球凛冬将至,油价升温引发的争论注定热度难减。在通货膨胀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地缘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欧佩克+”和美西方围绕全球油价走向的博弈,将持续影响全球。
  • 《沙特:支持石油减产 美方:站错队有后果》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美国媒体10月11日披露,沙特阿拉伯“直截了当”拒绝美国政府要求其暂缓支持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石油决定,美方认为沙特此举无异于“站队”俄罗斯,威胁要“重新评估”美沙关系。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后果”。 沙特响亮说“不”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报道,美方官员曾警告沙特如果支持减产石油,将被视为在乌克兰问题上支持俄罗斯,有损美方对沙特已经有所减弱的支持。 报道说,美方官员要求沙特及其他海湾地区产油国推迟一个月实施减产计划,但沙特方面认为,拜登政府提出这一要求,只是因为担心在美国11月8日国会中期选举前这段关键时间内油价继续飙升,从而大大打压民主党支持率,因而说了个“响亮的不”。 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机制本月5日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美国通货膨胀率连续多月维持在40年高位,民众不满拜登政府抑制燃油价格不力。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预计进一步推升油价,令民主党选情承受更大压力。 《华尔街日报》披露,拜登7月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沙特时,沙特方面原本打算提议主要产油国日均增产50万桶,作为对美“亲善信号”,但与拜登政府存在龃龉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坚持将增产量降至10万桶。这一小幅增产计划实施没多久,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9月又决定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桶,相当于重回拜登访沙前水平,引发白宫不满。 按照知情人士说法,美国国务院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通过电子邮件向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达上述不满。后者被那封邮件激怒,更加坚定“制定独立于美国的能源政策”决心。 拜登警告“后果” 尽管沙特方面多次表示支持减产石油“纯粹出于经济理由”,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11日说,沙特此举“无疑是在与俄罗斯保持一致”。 多名民主党籍国会议员呼吁对沙特采取惩罚措施。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罗伯特·梅嫩德斯敦促立即冻结与沙特之间包括军售在内的所有合作;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和众议员罗·康纳已提交暂停对沙特军售的法案。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11日说,拜登已经清楚意识到需要“重新评估”与沙特关系,以确保美沙关系“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 拜登11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专访时说,他将与国会商讨如何处理美沙关系。他没有透露会否同意暂停对沙特军售,但强调沙特的做法“一定会有后果”。 据美联社分析,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关系)重要且复杂”的盟友,拜登“愿在多大程度上向沙特展现自己的不满”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