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再破我国碎软煤层定向钻进孔深新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1
  • 5月16日,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气动定向钻进技术在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公司实现最大钻进纪录556米,再度刷新了我国碎软煤层定向钻进的孔深纪录。

    碎软煤层长距离定向钻进抽放瓦斯是保证抽、掘、采平衡和防突措施落实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一直存在两个难题,一是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抱钻,导致成孔失败;二是不能使用水动力驱动导致常规定向测量技术难以顺利应用。

    西安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煤矿井下碎软煤层气动定向钻进技术以气动定向钻进技术解决了排渣、难以成孔的问题,以无线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解决了钻孔轨迹策略的问题。碎软煤层定向钻进系统采用新型变幅装置,能实现多种钻孔角度和钻孔高度的调节;其装备的电磁测量系统抗震性能突出、传输数据快速稳定、测量精度可在全空间范围内小于1.5度。该技术在煤矿井下本煤层,尤其是薄煤层的双层孔或多层孔施工、邻近层瓦斯抽采钻孔施工、穿层孔施工具有极强的适用性。

    该技术先后分别在山西、淮北、淮南等矿区以437米、456米、516米的孔深创造了我国煤矿井下碎软煤层定向钻进的最大钻进纪录。碎软煤层气动定向钻进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成功应用,解决了碎软煤层定向钻进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碎软煤层区域递进式高效瓦斯治理的模式,降低了碎软煤层开采的风险和难度,为国内碎软煤层矿区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原文来源:https://coal.in-en.com/html/coal-2614938.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突破我国特厚缓倾斜煤层冲击地压超前区域精准防治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05
    • 日前,由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承担顶板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治理冲击地压工作的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宽沟煤矿的工作面,已安全通过了单面见方冲击危险影响区域。这标志着我国特厚缓倾斜煤层冲击地压超前区域精准防治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补了行业空白。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宽沟煤矿煤层具有特厚缓倾斜的特点,此类煤层在我国有广泛分布。因其地质条件复杂,原生裂隙及应力场不明晰,工作面受力情况非对称等原因,导致该类煤层的冲击地压超前区域防治,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西安研究院组织技术团队展开攻关。在认真研究覆岩运移特征及规律的基础上,攻关团队提出了利用复合强推等工艺技术,突破了定向钻孔下行通过构造带的难题;采用优化孔中压裂工具组合、大排量小间距压裂等方法,实现了特厚缓倾斜煤层冲击地压区域超前精准防治。与此同时,为规避治理出现治理盲区,保证坚硬顶板的弱化效果,构建了以孔内瞬变电磁探测、应力在线监测、微震监测、支架阻力监测和孔内窥视等多种监测方法相融合的时空一体化技术体系,实现了对顶板区域改造效果及治理情况的精确定位和综合治理效果评价。 治理后的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悬顶面积显著减小,完全取代了以往在上顺槽和工作面中部所采用的炸药爆破方法。煤矿顶板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治理冲击地压技术,将为我国特厚缓倾斜煤层冲击地压超前区域精准防治打开新的思路,该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巨大的推广前景。
  • 《中国煤科研制的薄煤层采煤机打破世界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25
    • 近日,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适应最小采高1.3m煤层大功率自适应采煤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石圪台煤矿成功应用,创造了最低1.3m煤层年产260万吨的世界纪录。该系列采煤机在同等工作面条件下产能可达波兰FAMUR黑龙采煤机的3倍。该系列采煤机的研制成功,一举奠定了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世界领先地位。 该项目首创了满足最小采高1.3m,牵引速度20m/min、年产量300万吨、智能化结构集成的总体技术;发明了具有减速箱轴承及齿轮双向循环润滑系统的高功率密度摇臂;开发了高适应性、高精度记忆截割技术和满足多维度姿态动态补偿的自适应截割模式,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三年,项目研制的1200系列采煤机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陕煤集团、平煤集团、伊泰集团、盘江精煤等企业推广应用70余台,应用效果良好。 该项目还荣获了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面向未来,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将继续面向行业科技前沿、面向市场重大需求,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把握时机、抢占先机,为实现“国际一流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服务商”增添助力,为加快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