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拟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可能会影响印度洋表面温度,使其年复一年地上升和下降,甚至比目前的上升和下降幅度要大得多。印度洋上的跷跷板模式与发生在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极其相似,他们都会影响全球天气变化。由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正接近一个转折点,在本世纪可能会重新唤醒类似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古老气候模式。如果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那么洪水、风暴和干旱天气可能会随之而来,甚至变得更加频繁,它们会不成比例地影响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他们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温度仅仅升高或降低几度就可以触发印度洋与其他热带海洋完全相同的活动,赤道地区地表温度分布不均匀,气候更加多变。据研究,如果目前的变暖趋势继续下去,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最早可能在2050年出现。为了证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发生,科学家们进行了气候模拟,并与当前观测结果的匹配程度对它们进行了分组。当把全球变暖趋势包括在内时,最精确的模拟是那些显示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在2100年出现的模拟。最新的发现补充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印度洋在未来有可能会强有力地推动气候变化。这项研究还发现了冰期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证据,过去冰川影响印度洋风和洋流的方式与模式模拟过程中全球变暖影响它们的方式很相似,这意味着现在的印度洋事实上可能不同寻常。目前的印度洋每年都会经历轻微的气候变化,因为盛行的风从西向东轻轻地吹,保持了海洋环境的稳定。根据模拟结果,全球变暖可能逆转盛行西风的风向,破坏海洋的稳定,使印度洋气候转变为类似于太平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气候现象,具有升温和降温的循环波动。其结果是整个地区出现了新的极端气候,比如东非和亚洲季风的中断。而季风的中断将大大影响人们的农作物。这篇论文强调了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如何不平衡地影响脆弱人口的生存能力。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保持目前的趋势,到本世纪末,极端气候事件将以更大的强度袭击印度洋周边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东非。即使在现代气候条件下,这一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这种极端事件的高风险。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9/eaay7684
(郭亚茹 编译;张灿影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