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可能重新唤醒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5-18
  • 气候模拟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可能会影响印度洋表面温度,使其年复一年地上升和下降,甚至比目前的上升和下降幅度要大得多。印度洋上的跷跷板模式与发生在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极其相似,他们都会影响全球天气变化。由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正接近一个转折点,在本世纪可能会重新唤醒类似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古老气候模式。如果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那么洪水、风暴和干旱天气可能会随之而来,甚至变得更加频繁,它们会不成比例地影响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他们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温度仅仅升高或降低几度就可以触发印度洋与其他热带海洋完全相同的活动,赤道地区地表温度分布不均匀,气候更加多变。据研究,如果目前的变暖趋势继续下去,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最早可能在2050年出现。为了证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发生,科学家们进行了气候模拟,并与当前观测结果的匹配程度对它们进行了分组。当把全球变暖趋势包括在内时,最精确的模拟是那些显示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在2100年出现的模拟。最新的发现补充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印度洋在未来有可能会强有力地推动气候变化。这项研究还发现了冰期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证据,过去冰川影响印度洋风和洋流的方式与模式模拟过程中全球变暖影响它们的方式很相似,这意味着现在的印度洋事实上可能不同寻常。目前的印度洋每年都会经历轻微的气候变化,因为盛行的风从西向东轻轻地吹,保持了海洋环境的稳定。根据模拟结果,全球变暖可能逆转盛行西风的风向,破坏海洋的稳定,使印度洋气候转变为类似于太平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气候现象,具有升温和降温的循环波动。其结果是整个地区出现了新的极端气候,比如东非和亚洲季风的中断。而季风的中断将大大影响人们的农作物。这篇论文强调了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如何不平衡地影响脆弱人口的生存能力。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保持目前的趋势,到本世纪末,极端气候事件将以更大的强度袭击印度洋周边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东非。即使在现代气候条件下,这一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这种极端事件的高风险。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9/eaay7684
    (郭亚茹 编译;张灿影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news.utexas.edu/2020/05/06/climate-change-could-reawaken-indian-ocean-el-nino/
相关报告
  • 《气候变化可能引发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重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5-25
    •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正接近一个转折点,在本世纪可能会重新唤醒类似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古老气候模式。如果真的发生了,洪水、风暴和干旱天气会大幅增加,将会不成比例地影响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种群。 对本世纪下半叶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全球变暖可能会干扰印度洋表面温度,使其年复一年地大幅度上升和下降。跷跷板模式与发生在太平洋上的厄尔尼诺现象惊人地相似。得克萨斯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气候科学家、该研究第一作者Pedro DiNezio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仅仅提高或降低几摄氏度,就会触发印度洋像其他热带海域一样,赤道地区表面温度失衡,导致气候更加多变,并且造成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这项研究,如果目前的变暖趋势继续下去,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最早可能在2050年出现。这一结果发表在5月6日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杂志上,是基于2019年的一篇论文基础上的研究,该论文发现了被隐藏在海洋中的生物壳之中过去印度洋发生过厄尔尼诺现象的证据,这种生物生活在2.1万年前,也就是上一次冰河时期地球温度最低时期。 为了证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发生,科学家们分析了气候模拟,并根据它们与当前观测结果的匹配程度对它们进行了分组。当加入全球变暖趋势因素时,最精确的模拟显示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2100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印度洋有能力造成比现在更强烈的气候变化。共同作者Kaustubh Thirumalai说,过去冰川条件影响印度洋风和洋流的方式与模拟中全球变暖影响它们的方式相似。这意味着现在的印度洋事实上可能不同寻常。 因为自西向东的盛行风相对稳定,如今的印度洋每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而根据模拟,全球变暖可能逆转这些风的方向,破坏海洋的稳定,将使其出现类似于太平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候现象的升温和降温的波动。其结果是整个地区出现了新的极端气候,包括东非和亚洲季风的中断,而季风中断将对依赖每年定期降雨来种植粮食的人类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物理海洋学家Michael McPhaden认为,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保持目前的排放趋势,到本世纪末,印度洋周边国家将遭遇越来越强烈的极端天气,如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东非,即使现在,该区域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这种极端天气的高风险。 (张灿影 编译)
  • 《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与更极端火灾之间可能的联系》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0-29
    • 加利福尼亚州的门多西诺综合火灾面积大约有41.5万英亩,是该州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火灾,超过了圣巴巴拉县和文图拉县的托马斯火灾记录,而这些记录发生在不到一年之前。大约10起其他大规模火灾正在威胁着这里,加利福尼亚尚未达到其野火季节的高峰期。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布伦环境科学与管理学院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气候现象之一——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如何受到地球变暖的影响?反过来,这种现象又是如何影响未来野火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荒地的野火防治策略产生影响。 这篇题为“气候变暖情况下ENSO对温度、降水和野火的变化影响”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联盟杂志《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这篇论文的确在说,在像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这样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我们可以预期未来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事件会对某一年的火灾风险产生更大的影响,”萨曼莎史蒂文森说,“这是因为由于气候变化,陆地温度和降水对热带太平洋海温变化的敏感性正在增加。” ENSO具有特别复杂和极端的遥相关,它在一些地方造成干旱,而在另一些地方又促进肥沃的植被。“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大气环流模式会发生变化,”史蒂文森解释道。大气环流模式的这些变化源于海洋表面温度的上升或下降,反过来可能导致风力、云量、气温和降水等变化,进而影响陆地的环境。据研究人员称,随着地球变暖,这些影响在未来将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