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睡眠方法增强了大脑保留记忆的能力:利用气味的过程可以增强大脑一侧存储的记忆》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3-10
  • 特拉维夫大学(TAU)和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的联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可以增强睡眠期间大脑的记忆过程。

    该方法依赖于给予一个鼻孔的唤起记忆的气味。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睡眠如何帮助记忆,并且将来可能会帮助恢复脑部受伤后的记忆能力,或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人,而记忆力通常是触发这种情况的人。

    这项新研究是由TAU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博士生Ella Bar领导的。其他主要研究人员包括TAU萨克勒医学院和萨戈尔神经科学学院的Yuval Nir教授以及教授。魏兹曼神经生物学系的Yadin Dudai,Noam Sobel和Rony Paz。它于3月5日发表在《当前生物学》上。

    巴尔说:“我们知道睡眠期间大脑会发生记忆整合过程。” “对于长期的记忆存储,信息逐渐从海马体(一个充当新记忆的临时缓冲区的大脑区域)过渡到新皮层。但是这种过渡如何发生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Nir教授补充说:“通过在睡眠期间仅在大脑的一侧触发巩固过程,我们能够比较半球之间的活动并分离出与记忆激活有关的特定活动。”

    巴尔说:“除了促进基本的科学理解外,我们希望将来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临床上应用。例如,创伤后患者在回忆创伤时在右半球表现出更高的活动能力,这可能与其情感含量有关。

    “我们开发的技术可以潜在地影响睡眠过程中记忆的这一方面,并??减轻创伤性记忆回忆带来的情绪压力。此外,可以进一步开发这种方法,以在中风导致的单侧脑损伤后协助康复治疗。”

    研究人员从这样的认识开始,即与人的左侧位置相关的记忆大部分存储在右脑半球中,反之亦然。当研究人员暴露在玫瑰花的气味中时,被要求记住计算机屏幕左侧或右侧显示的单词的位置。然后,测试参与者对单词位置的记忆,然后在实验室小睡。当参与者小睡时,玫瑰的气味被再次施用,但是这次只有一个鼻孔。

    通过这种“单面”气味传递,研究人员能够重新激活并增强存储在特定大脑半球中的特定记忆。

    研究小组还记录了脑电图睡眠期间的脑电活动。结果显示,“单侧”玫瑰花香传递导致两个半球的睡眠波不同。接收到气味的半球在睡眠期间显示出记忆巩固的更好的电子信号。最后,在最关键的测试中,受试者被唤醒后接受第二次记忆测试,以了解他们入睡前所接触的单词。

    巴尔说:“受气味影响的一侧的单词记忆要比另一侧的单词记忆好得多。”

    她总结说:“我们的发现强调,记忆整合过程可以通过气味等外部线索来放大。” “通过嗅觉途径的特殊组织,可以在大脑的一侧以局部方式操纵记忆。我们的发现表明,记忆巩固可能涉及海马与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之间的夜间'对话'。 ”

相关报告
  • 《可拉伸电极的形状记忆增强电学自修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12
    • 自修复聚合物是一系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生物仿生材料,这种材料模仿生物损伤自修复的机理在材料内部实现修复功能。一般来说,自修复材料的修复机制建立在可逆键合如氢键和双硫键,然而依靠这一机理的材料要求较为复杂的微观-分子设计和合成过程。与此不同,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则是探索将热塑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基质材料与修复剂进行结合从而形成新型自修复系统。近年来,关于形状记忆辅助的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比如由碳纳米管等组成的导电纳米骨架与聚合物的结合可以产生动态交联水凝胶,该种凝胶具有优异的拉伸能力,可以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尽管关于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然而关于如何修复基于形状记忆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的相关研究却甚少报道。 成果简介 近期,香港理工大学的胡金莲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的罗洪盛等人将银纳米线与环氧树脂进行结合,成功合成了具有多刺激触发自修复效应的复合导电材料并基于此制备了新型可拉伸电极,这一材料在电和热刺激下可实现表面裂痕修复功能。一般电极材料表面出现裂痕容易损伤电极的导电性能,而研究人员利用可拉伸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将应变能预先储存到材料中,在热刺激下,与裂痕垂直取向的应变能能够被释放,驱动裂痕修复,进而大大提高材料导电性的修复效率。相关成果以题为相关成果以题为“Shape Memory-Enhanced Electrical Self-Healing of Stretchable Electrodes”发表在Applied Sciences-Basel上。 本研究报道了负载有银纳米线的新型可拉伸电极,通过预先进行基于热-机械形状记忆的程序化拉伸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自修复能力,修复效率从13.4%可提升到63%。应变能的释放能够辅助裂痕愈合,从而增强修复效应这项研究为如何优化导电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行为并进一步应用到柔性电子器件中奠定了基础。 文献链接:Shape Memory-Enhanced Electrical Self-Healing of Stretchable Electrodes(Appl. Sci., 2018, DOI: 10.3390/app8030392)
  • 《通过大脑刺激增强记忆网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0-12
    • eNeuro发表的人体研究表明,对顶叶后皮质的磁刺激可增强与记忆有关的神经网络的功能连通性。 这一发现证实了先前的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在实验和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探索。 Wang等人先前已显示了每天重复进行五次经颅磁刺激。 以提高海马脑网络的功能连接性并改善人类的记忆力。 Freedberg等。 现在报道在健康成年人中以较少的刺激次数成功复制和扩展了原始神经影像学发现。 研究人员观察到,每天至少进行3次会话后,功能连接性就会增强。 与最初的研究不同,他们没有评估记忆表现。 ——文章发布于201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