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睡眠不足会变傻,影响大脑毒蛋白清除,增加痴呆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5-10
  •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现代人能睡个好觉有时候显得尤为奢侈。然而,大量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的高低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

    以阿尔兹海默病(AD)为例,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为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 Tau 蛋白聚集,给无数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令人警惕的是,动物研究发现急性和慢性睡眠剥夺均可导致小鼠大脑中的 Aβ 沉积增加,说明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影响 Aβ 病理进而增加 AD 患病风险。同时,睡眠不足与老年人群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也是 AD 的一个危险因素。

    2023 年 4 月 26 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 David Holtzman 团队在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Sleep deprivation exacerbates microglial reactivity and Aβ deposition in a TREM2-dependent manner in mice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发现,睡眠剥夺会阻止小胶质细胞正确清理淀粉样蛋白的沉积物,进而影响阿尔兹海默病(AD)病情进程,有助于解释长期观察到的睡眠不足与神经变性之间的联系。

    研究团队表示,了解睡眠如何调节这些复杂的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将开辟新的途径,进而有助于确定哪些分子途径可能最适合针对睡眠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治疗干预。睡觉质量高低对人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睡眠调节或许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干预手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是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组成部分,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免疫监视细胞,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补体蛋白、白介素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参与 AD 的病理学进程。长时间不受控制的小胶质细胞反应会导致慢性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

    最新研究发现,在小胶质细胞中表达的几个免疫调节基因的变异,包括在髓系细胞 2 型上表达的触发受体(TREM2),能够增加 AD 发生的风险。例如,AD 相关的 R47 H 功能缺失突变损害了小胶质细胞趋化性和斑块周围聚集,表明 TREM2 功能的缺失破坏了小胶质细胞识别和消除致病威胁的免疫监测能力。

    为了解析 TREM2 在睡眠剥夺和 AD 病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们构建了分别表达人源化 TREM2 常见变体 (5xFAD/T2CV)、TREM2 功能缺失的 R47 H 变体 (5xFAD/T2R47 H) 和 TREM2 敲除 (5xFAD/T2KO) 的 5xFAD 小鼠模型,对这 3 种小鼠进行慢性睡眠剥夺实验(睡眠不足)。实验小鼠被放置在自动睡眠碎片室,该装置包括一个滑动条,设置为每 30 秒移动 1 次,每天移动 6 小时,睡眠剥夺实验持续 6 周。

    结果显示仅在睡眠剥夺的 5xFAD/T2CV 小鼠大脑中免疫阳性的 Aβ 沉积显著增加,说明睡眠剥夺诱导的 Aβ 沉积依赖于 TREM2。

    之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存在或不存在 Aβ 沉积的情况下,慢性睡眠剥夺均可导致 5xFAD/T2CV 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加,进一步三维重构发现脑内注射 Aβ 蛋白后,慢性睡眠剥夺增加了 5xFAD/T2CV 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的 Aβ 沉积。

    也就是说,睡眠剥夺导致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失调状态,使得小胶质细胞内 Aβ 的增加,尽管机体招募了大量的反应性小胶质细胞,但降解或清除大脑中的 Aβ 蛋白斑块效率降低了。

    众所周知,溶酶体是有助于帮助分解细胞废物的细胞器。研究者们通过透射电镜技术发现,慢性睡眠剥夺(睡眠不足)导致 5xFAD/T2CV 小鼠小胶质细胞出现变形和肿胀的溶酶体形态变化。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发现在 Aβ 沉积存在的情况下,慢性睡眠剥夺诱导显著的溶酶体功能障碍,这导致小胶质细胞介导的 Aβ 清除过程受损,进一步加重 AD 病理发展。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显示慢性睡眠剥夺可引起 TREM2 表达特异性的代谢转录谱变化,并与 Aβ 沉积显著相关。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睡眠不足如何影响小胶质细胞,发现 TREM2 介导睡眠剥夺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以及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增加。长期的慢性睡眠不足在调节小胶质细胞炎症和代谢反应以及大脑中的 Aβ 沉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深度慢波睡眠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因素,防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能力下降,这为帮助减轻痴呆症患者面临的一些最具破坏性的后果带来了潜在的新方法。

    该研究以:NREM sleep as a novel protective cognitive reserve factor in the fa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为题,于2023年5月3日发表于 BMC Biology 期刊【2】。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对于面临阿尔茨海默病加重负担的老年人来说,深度睡眠可能有助于缓解其记忆丧失。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ce8e7070355.html
相关报告
  • 《HIV潜伏在大脑中会增加痴呆症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28
    • 人们长期以来就已知道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俗称艾滋病)的HIV病毒靶向负责抵御入侵的微生物和抑制恶性癌症的免疫系统细胞并让它们失去功能。最近,研究人员还了解到HIV不仅靶向血液中的免疫细胞[1],而且靶向大脑和脊髓中的免疫细胞,此外HIV能够在人体内潜伏多年[2]。 我的导师Habibeh Khoshbouei博士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并了解到大脑中HIV感染的一个后果就是年龄相关疾病更早地产生[3]。这些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4]和帕金森病[5],以及对毒瘾的易感性增加[6]。 我们的实验室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尽管接受治疗,HIV影响依然持续存在 20多年来,强效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7]已可用于治疗感染上HIV的人,而且这些药物已显著地提高了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8]:从36岁提高到49岁。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combinatorial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ART)将HIV病毒载量降低至血液中无法检测到的水平,但是HIV能够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在那里它能够整合到被称作小胶质细胞---大脑中的免疫细胞---的脑细胞的基因组中。 在大脑中,HIV继续产生病毒蛋白,损害大脑中被感染的细胞和未被感染的细胞,从而增加痴呆症、成瘾和其他神经系统问题的风险。鉴于HIV整合到小胶质细胞的基因组中以及CART药物不能够进入大脑中,每个感染上HIV的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HIV蛋白让多巴胺信号失去调节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使用了一种小鼠模型,在这种小鼠模型中,我们能够控制HIV病毒蛋白的水平以便研究HIV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我们的实验室发现一种被称作HIV-1 Tat的HIV蛋白能够降低大脑中产生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9])所需的一种重要蛋白的水平。 多巴胺由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和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产生。通过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细节,我和我的同事们仔细研究了含有HIV-1 Tat蛋白的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产生区,并惊奇地发现神经元是活的。但是,许多在正常情形下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无法产生尽可能多的多巴胺。我们还发现在一些神经元中不再能够检测到产生多巴胺所必需的一种被称作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的酶。这提示着这些小鼠不能够制造比较多的多巴胺。 当小胶质细胞分泌HIV-1 Tat蛋白时,它能够进入多巴胺神经元中并降低它们的活性,这就使它们产生更少的多巴胺。这会降低它们与大脑中其他细胞进行通信的能力,从而破坏移动和奖励相关行为的能力。此外,在被称作黑质的大脑区域中,较低的多巴胺水平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典型特征,这使得艾滋病患者容易患上抑郁症并且对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等药物成瘾[10]。 我们在Glia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11]揭示了艾滋病患者如何更容易患上在一定程度上与大脑中多巴胺水平受到破坏有关的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 显然更多的是治疗抑制血液中病毒水平的HIV。医学界需要能够扭转大脑HIV感染的长期后果的治疗方法。 明显的是,相比于抑制血液中HIV水平的HIV感染治疗方法,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医学界需要逆转大脑中HIV感染的长期后果的治疗方法。
  • 《柳叶刀子刊:新冠2年后,痴呆、脑雾等风险仍然增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1-13
    •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疫情三年多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常见的长新冠有:嗅觉失灵、疲劳、呼吸困难、认知能力下降、甚至是抑郁症。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Psychiatry "(IF=77)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risk trajectorie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an analysis of 2-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including 1284437 patient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感染新冠2年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仍然增加,包括痴呆、癫痫发作、脑雾等。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美国的 TriNetX 电子健康记录的数据,共纳入在2020年1月20日-2022年4月13日期间1284437名确诊为新冠的患者,并将他们与患有任何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匹配。 在两年内调查了14种神经和精神病的风险轨迹,分析了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比,新冠对14种神经和精神疾病风险的具体影响。按照年龄,具体分析了儿童(<18岁)、成年人(18-64岁)、老年人(≥65岁)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儿童中,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比,感染新冠2年后的儿童患癫痫或癫痫发作的风险是其两倍。在新冠感染后的两年内,每10000人中有260人出现这种情况,而在其他呼吸道感染后,每10000人中有130人。 然而,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在感染新冠1-2个月后就可以恢复到基线水平,例如焦虑或抑郁。 在成年人中,感染新冠2年后,有一些神经系统问题仍然存在。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比,成年人在新冠2年后脑雾的发生率更高,每10000人中有640例,而在其他呼吸道感染后每10000人中有550例。 在老年人中,感染新冠2年后,长期神经系统问题更严重,脑雾(每10000新冠中有1540例,而其他呼吸道感染有1230例)、痴呆(450例对330例)和精神疾病(85例对60例)的发病率增加。 研究人员表示,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在新冠两年后,一些其他疾病,如脑雾、痴呆、精神障碍、癫痫和癫痫发作,仍然处于高位。尽管Omicron在急性疾病中的症状不那么严重,但某些长期后遗症的发生率也相当高。 此外,研究人员还比较了Alpha、Delta和Omicron流行浪潮之后和之前感染的人,分析了冠状病毒变异的影响。 研究发现,尽管Omicron导致的症状比Alpha或Delta更轻,死亡人数更少,但它具有类似的神经和精神后遗症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对照组,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新冠引起的新风险,而不是其他类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般风险增加。 总之,这项大型后续研究发现,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比,新冠感染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精神病、痴呆、癫痫发作和脑雾等疾病仍然更为常见,焦虑或抑郁在感染新冠1-2个月后就可以恢复到基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