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的研究人员最近评估了卫星探测的冰下湖泊,发现了很少的水。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南极南极冰盖的巨大冰流源头是什么呢?
通过南极考察,AWI的研究人员最近调查了通过卫星遥感检测到的恢复冰川下方的几个湖泊。专家们发现实体水很少,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科学界一直认为南极东部冰盖下面流动的湖泊是冰块开始滑动并形成冰流的原因。这项新研究刚刚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上。
恢复冰川,位于南极洲的科茨地区,一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将冰以每年10到400米的速度从南极东部冰盖高原地区输送到威德尔海。它的流域面积绵延近1000公里,从内陆到菲尔希纳冰架海岸,是德国面积的近三倍。这两方面可以使冰川面临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气候变化会在未来加速其输送速度。根据预测,如果这一切过去,复苏也可能使东部南极洲失去大部分的冰。全球海平面上升将是直接结果。
然而,对于科学家来说,恢复冰川的冰块运动的原因依然不清晰。研究者曾认为南极东部冰盖下面的融水湖泊是其原因,这种理念是认为这些湖偶尔会溢出堤岸,形成润滑膜,冰在上面可以滑动。这对于那些仅靠重力不足以使冰流得如此快的南极东部冰盖地区来说,尤其适用,其中也包括恢复冰川的起源区。
然而,Humbert和她的同事现在可以反驳这个假设。在2013/14年夏季期间的南极科考过程中,AWI专家用科研飞行器 Polar 6上的雷达来测量恢复冰川,所收集的数据提供了关于冰流下面的地面是湿的还是干的证据。根据Humbert的说法,“在这次科考之前,恢复冰川和下面岩石特征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目前他们的数据可以填满南极洲地图上的一些空白点。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利用了卫星数据,并双重检查先前检测到的高程变化,这是一个湖泊泛洪的指标。虽然可以重现之前的结果并理解为什么会在那里找到湖泊,但他们无法确定在特定位置的水的存在。此外,他们的新研究结果表明,泛洪湖泊不是冰流形成的关键机制。
(王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