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地面光伏热逐渐退潮 将迎来屋顶光伏发展机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20
  • 从超级市场到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业园区,不仅开始在新的商业项目中制定屋顶光伏策略。

    在2018-2019年期间繁荣之后的太阳能行业正在等待新的定价机制。工业和贸易部(MOIT)也宣布了2019年12月16日发布的第9608号决定/ BCT,停止了太阳能项目的许可。

    此外,宁顺/平顺的供过于求以及输电线路的过载,导致新机组的容量有限。根据EVN的数据,2019年6月,当宁顺省和平顺省的太阳能发电容量急剧增加时,国内输电线路严重超载(增加了约5,000 MW,其中平和省增加了2,000 MW)。

    到屋顶光伏发力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在2019年底,工业和贸易部建议将购买屋顶光伏电站的价格从原先的9.35美分/千瓦时降低到1,916越南盾(约8.38美分);否则,投资回收期将超过2019年6月30日之前适用的9.35美分/千瓦时。尽管地面电站开发冷却,但价格仍是有利的,而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导致越南当地屋顶光伏市场将迎来强劲增长。

    近期,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进步,有助于提高同一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较低成本的屋顶电站,自2019年年中以来屋顶光伏电站的市场占比在不断的上升。不仅表现在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超级市场)中,同时也表现在小型企业家庭中。

    信贷资本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也是屋顶光伏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本流动方面,之前投资屋顶太阳能光伏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0-12年;近几年,有内部人士分享的投资回收期已经大大减少,目前只有5-7年。

    新能源投资除了行业中的企业,还涉及投资基金

    注意到胡志明市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和高科技园区的1000多家工厂最近与BCG Energy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开发屋顶太阳能。

    据此,胡志明市工业园区协会(HBA)预计,在2020-2024年期间,它将开发至少300MWp的电力,目标是为Hiep的1000多家企业提供总计1000MWp的屋顶太阳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以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

    2020年3月中旬,SkyX Solar与西贡电信技术公司(Sigontel,SGT)还签署了合资协议,以在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屋顶太阳能项目链。同时,西贡电信及其附属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将集中精力在10个工业园区中开发和运营容量超过50MW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其中包括位于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拥有高太阳辐照强度的6个工业园区。

    众所周知,VinaCapiatl的成员SkyX Solar是主要股东,主要负责合资项目的开发。自2019年以来,VinaCapital已将其业务扩展到投资于能源行业——专注于可再生能源。

    他们投资的范围从超级市场到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业园区,新的商业项目计划中也涉及到一些光伏屋顶电站的项目。

    过去,安装屋顶太阳能的工业区并不多,原因是利润不高,但投资成本却很高。因此,投资公司给出了许多解决方案,以最小化对企业的财务压力。例如初期资本支持,联合工作或屋顶租赁。

    发展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减轻未来几年越南当地电力短缺的压力。

相关报告
  • 《越南电力发展中的“光伏作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14
    • 上期磐之石“海外智库能源与气候变化报告解读”播客(越南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路径:经验与挑战)介绍了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0年7月发布的关于越南过去二、三十年能源系统发展的经验。报告较多的笔墨放在了政策和投资驱动下的能源系统扩张和电力供应普及化等方面,虽然提及2017年更新后的固定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从电力结构和能源系统组成等关键指标来看,截至2017年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非常低,不足0.5%。 相反,近年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长很快,显然越南的能源低碳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通过梳理2018-2020年间越南太阳能光伏发展的最新数据,笔者发现越南的能源低碳转型似乎正在走入快速道。“东南亚能源观察”系列分析文章第五篇,我们一起来看看越南最近几年光伏发电的经验是否对越南长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带来重要影响。 光伏发展远超预期,发电量占比迅速上升 越南太阳能光伏发电自2017年以来发展快速的主要原因包括固定电价机制、光伏设备制造成本持续大幅下降、电网全额收购等。光伏发电站在两三年内的装机容量大大超出决策者之前约800-1000MW的预期水平,截至2020年6月,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站有109个,总装机达5053MW。 有吸引力的固定电价不仅让电站投资者趋之若鹜,也令小型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市场非常火热。固定电价机制在试行两年期间(2017年-2019年6月30日),屋顶光伏上网电价为9.35美分/千瓦时,[1] 这个令市场满意的价格带来光伏发电超出预期的发展,在“诱人”的固定电价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安装屋顶光伏的行列,满足自用的同时又将多余的电力卖给电网,用电成本显著下降。 有个案表明,屋顶光伏发电设施使家庭电力平均支出减少40-50%。安装者一般用5-6年就能收回初期投资。[2] 截至2020年5月,越南已经开发了27631个屋顶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562.8MWp。2020年1-4月,越南屋顶光伏并入国家电网的发电量为1.371亿千瓦时。[3] 越南目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屋顶光伏和风电。下表给出了这三种电源的最新装机和2020年上半年并网发电量。截至2020年6月30日,越南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站有109个(容量5053MW);风电站11个(容量429MW)。 2020年1-6月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量达51.87亿千瓦时,占电力系统并网总发电量的4.6%。[4] 这与不足三年前的情形大相径庭,年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据,2017年全年越南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亿千瓦时,占比仅0.2%。[5] 如表1 来源: 根据越南电力Vietnam Electricity 官网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 注: 1)假设越南风电年均利用小时数为2600,即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为30%。 2)屋顶光伏1-4月的并网电量1.371亿千瓦时,假设1-6月的并网电量是前四个月的1.5倍。 固定电价延续,未来增长看好? 光伏发电装机数量大大超出政府决策者预期给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为决策者需要考虑财政补贴数量迅速增加和电网调度压力带来的挑战;同时决策者不得不考虑风电的发展所面临固定电价调整、电价有效期和逐步引入竞价上网机制等因素。 然而,2020年5月开始实施的最新固定电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之前两年的政策,稳定了光伏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到2020年结束前的固定电价已经敲定,2020年之后的政策如何,政府会根据市场和投资的反应来响应调整。 以屋顶光伏发电为例,新颁布的固定电价机制正式进入二十年有效的长效机制。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全年,上网固定电价维持8.38美分/千瓦时不变。之后的电价政府每年审核后再行公布,直至一个项目享受完二十年固定上网电价待遇结束。[6] 从颁布新的电价到2020年年底,仅有半年时间,从一定程度上,这是政府控制光伏发展速度的一种方式。 从目前来看,越南过去两三年在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取得的进展似乎仍会在短期内延续,在未来5-10年迎来一个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有相当的可能。 小结 · 越南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区域性影响 越南在东南亚各国中制造业较强、能源系统基础设施也是名列前茅,接近100%的电力普及率也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越南政府决策者在光伏发电方面的激励政策带出来“意想不到”的发展,似乎是带给光伏产业的一份大礼。无论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这都客观起到了推动越南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作用。更新后的光伏发电固定电价,至少在短期内显示了决策者对产业、投资者和居民继续发展光伏发电站和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意愿的支持。 未来5-10年越南光伏发电的发展有机会成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各国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人均GDP处于中等水平的典型发展中国家的越南,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推进能源系统转型如有显著突破,对东南亚国家在较长的时期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有显著的意义。  
  • 《东南亚4GW级水面光伏电站蓄势待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8
    • 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总计可达400+GW。东南亚活跃的经济增长、得天独厚的水自然资源、新萌芽的探索式市场,足以让这个市场持续蓬勃近一年的漂浮式光伏装机量就可达4GW,迎来崭新的漂浮式光伏黄金时代。 东南亚,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经济带,亦是“一带一路”延续重要的能源战略区。除去传统天然气与可再生带来的能源结构转型,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更是让原本土地面积有限、人口密度高的东南亚国家看到了漂浮式光伏技术孕育的土壤与清洁能源可持续扩展的希望。 日前,世界银行集团能源管理部门与新加坡光伏研究所共同发表全球漂浮式光伏报告。数据指出,全球已建成漂浮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1.3GWp,并有望迅速扩张、实现太瓦级规模部署。当前东南亚各国规划部署量已超2GW。 漂浮式光伏,顾名思义,是指将光伏电站的搭建场地从地面转向水面的技术。 这一新兴技术正在逐渐引领全球光伏规模增长。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开发容量已成几何倍数不断增长。根据世界银行和新加坡光伏研究所(SERIS)的报告显示,漂浮式光伏电站从2014年仅有的10MW安装量,迅速攀升至2018年9月时的1.1GW,达到1GW里程碑。 漂浮式光伏电站不仅增速惊人,未来的增长空间也十分广阔。据预测,全球潜在水域面积只要开发1%(不包括近海及海洋水域),漂浮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就可达400+GW,这几乎就是2017年全球光伏安装量的总和。而这400GW的装机量中各地区分别约为北美126 GW、中东和亚洲116GW、非洲101GW、南美36GW、欧洲20 GW,澳大利亚5GW。 据悉,截至今日的安装量约为1.3GW,还有300+GW的空间等待着各路分割。 漂浮式光伏电站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其优势可归结为以下4点: 提高国土面积利用率由于多建于湖面、水库以及大坝之上,无需占用土地资源,还能使水面资源物尽其用。在一些大型水利电站,仅利用漂浮式光伏需覆盖这个水库的3%-4%,就可以成倍数增加发电量。 成本效益佳虽说与地面安装系统相比,造价高于地面式的光伏电站18%左右,但因为水的冷却效果有助于减少热损失并延长使用寿命,从整体上看,漂浮式光伏的成本效益要比屋顶光伏项目好50%,比地面式大型光伏项目好20%,望眼而去的长期投资性质更好。 开发全流程相对便捷出于要在水面上搭建的原由,安装时不会使用到重型设备或者工具,并且后期的维护相较于地面式的电站更加便于清洗,也不会轻易遭受人为的破坏。 生态、环境友好搭建不会对生态(鱼类或者鸟类)秩序形成破坏,少量的挖掘工程也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减少水资源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蒸发,以用于饮用或农业灌溉。并且光伏板还可减少阳光对于水面的照射,从而减缓藻类的生长。 正因为如此的优势,饱受高人口密度、低可利用土地面积之苦的东南亚国家迅速转向这一光伏电站模式,转而享受水域资源丰富带来的天然优势。其中,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自去年起便不断释出各种漂浮式项目的开发和政府计划。 下文将按照东南亚各国2018年的GDP总量排名情况来逐一分析各自的漂浮式光伏电站情况。 泰国 全力以赴2.7GW漂浮式光伏计划 泰国政府近几年对新能源出台的政策少之又少,但惟独漂浮式光伏得到了大力推进。按照泰国政府计划,2036年国内的新能源使用占比将会提高到37%,其中光伏预计会达到17GW,而这17GW中50%将来自大型漂浮式项目,也就是说到2036年,泰国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将有望达到8.5GW,占整个国家电力的6%。 面对8.5GW的“承诺”,目前已确定的方案是泰国政府2019年3月时宣布的将会在境内9处水力发电站大坝处搭建16个大型漂浮式项目,总容量共有2.7GW。全部的项目都会交由泰国电力公司(EGAT)负责。自后,泰国EGAT于6月13日正式启动了Sirindhorn大坝45MW光伏漂浮项目的国际招标,招标截止时间为8月20日,不知届时哪家企业会在此次招标中脱颖而出。 已知最大的项目是计划于2035年完工的Bhumibol(Tak)大坝325MW项目,并且这些漂浮式光伏电站中的部分甚至可达目前世界上已有最大漂浮式系统的两倍之大。待这几计划完工时,泰国的漂浮式光伏项目将会超过3.9GW,约为现在全球漂浮式光伏总容量1.3GW的3倍之多。 面对泰国体量如此之大的“宝藏计划”,私营公司也将有机会参与EPC工程采购建设协议的招标过程,共同来分一杯羹。 新加坡 “不缺电”国家的发电大智慧 近阶段,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提高能源效率和扩大光伏发电能力的目标。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潜力有限,光伏发电成为新加坡清洁能源的主要焦点。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独树一帜的发达国家,本身就不缺电,与其说他们利用光伏发电,不如说他们是在利用光伏提高国家的发达程度与清洁程度。因此,预计2020年之后将光伏提高至1GW的目标,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这个数字确实看起来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新加坡在东南亚中得胜于其发达的科技和经济支持,作为科技领先者,漂浮式光伏的进程也定不会拉下。受土地条件的限制,屋顶和漂浮式光伏是新加坡政府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已经启动了几个试点来测试光伏技术和金融支持框架。 根据新加坡国家水务公司公布的计划,新加坡或会在两年内开发全球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之一,也正在积极开发在国家数个漂浮式光伏项目,甚至更倾向于技术“走出去”,加入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漂浮式光伏项目中。抛开新加坡本土,东南亚甚至整个亚洲都在新加坡光伏企业的规划之中。新加坡以自己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说话,让自己在面对国土面积不大、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能够让人看到其闪光的市场前景。 菲律宾 巨头们的东南亚聚焦之所 菲律宾一向保持着“人狠话不多”的形象,虽然新闻寥寥但依旧是百家争鸣。 除了2019年7月初,一纸文书报道菲律宾能源部部长宣布拍卖2000MW容量可再生能源牌照,并于10年内全部投产之外,最让人看好、聚焦时间最长的,莫不就是1GW漂浮式光伏项目的分割。 菲律宾能源部秘书Alfonso Cusi也指出,随着国家对电力的需求达到11,000MW,浮动光伏的潜力将为能源供应提供急需的推动力。 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拥有东南亚第三大湖Laguna Lake,该湖被公认为是发展漂浮光伏电站的良好场所。Laguna Lake发展局(LLDA)代表也表示: Laguna Lake的水面将有1GW漂浮电站规划,并计划在3年内开发完毕。 据悉,SunAsia已经拥有其中100MW的开发权,WINNERGY也已在Laguna Lake搭建了菲律宾的第一个漂浮式光伏项目。其余的待开发量会花落谁家还不从得知。但不仅是SunAsia、Solar Philippines、AC Energy等老牌光伏企业竞相争夺,Vena Energy、Sunseap等国际性质的企业也一并加入了这场战争中。 越南 新FiT第一年的稳中求进 越南,是最近两年间国内外光伏企业蜂拥而至开拓的重点领域,原FiT政策的6*30截止时间一时引发大量电站争相并网,使得越南又一次成为报道和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 越南的光伏装机量一直处于东南亚的前端位置。根据越南政府出台的计划,光伏规划装机量为2020年850MW,2025年4GW,2030年12GW。虽说近两年略微差强人意,但整体每年还有1-2GW的增长空间在。 由于越南拥有诸多河流、水库、河流,对于漂浮式光伏电站来说有很好的先天发展条件,加上这一技术也能在避免对农地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同时大规模建造,越南对于漂浮式光伏也是寄予厚望,在2030年的12GW目标中,在规划的漂浮电站项目已超过4GW。 不仅如此,根据最近的数据统计,越南已经超过印度,成为光伏发电厂和中国光伏电池板出口的最大接收国,面对如此友好的市场,让中国的光伏厂商如何不蠢蠢欲动。 中国,距离东南亚也仅一步之遥,顺应着“一带一路”的号召,中国企业为越南、菲律宾等国带去了来自中国制造的漂浮式光伏技术。 (1)华东院助力搭建东南亚最大、越南第一个漂浮光伏项目 2019年6月18日,由华东院在越南总承包的总装机容量达900MW的10个光伏项目群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其中包括了东南亚最大、越南第一个漂浮光伏项目。 该漂浮式项目位于越南平顺省大密水库,总装机规模为47.5MW,在建设周期仅有11个月、人力和物资多方高压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搭建。为越南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就业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GCL-SI选址菲律宾,开启其首个漂浮式光伏项目 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研发与制造商GCL-SI,早在2017年就于越南制造光伏电池,启动600兆瓦PERC生产,开拓东南亚市场,并站在漂浮式光伏市场的前沿,成功成为领先的漂浮式光伏设施模块供应商,于今年联合挪威Ocean Sun公司在菲律宾开启其首个200KW混合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 这座专门建造的设施位于占地1,170公顷的Magat水库中,旨在抵御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台风。该项目将进行为期十个月的试验,最初将满足SNAP Magat水电站的房屋负荷要求。 除此之外,更多中国厂商也对东南亚市场跃跃欲试,力求占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