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迫切需要一些简单、快速且经济实惠的诊断测试方法用于减轻结核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MODS)虽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但生物安全性和检测效果方面的担忧使其尚未被广泛使用。基于此,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泰国清莱TB/HIV研究基金会、世卫组织跨国结核病实验室(SRL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价了自动化MODS(与MODS的操作原理相似,但也作出了一些重要修正,使其在检测资源有限地区人群结核病方面能够很好地替代MODS)在资源有限地区人群结核病检测方面的应用状况,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11月5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研究人员于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间连续采集了清莱17家医院内临床诊断为结核与非结核人群的痰标本,用于在预先设置好的环境下比较自动化MODS与金标准液体培养法——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MGIT)960外加MPT64快速检测试剂盒在鉴别结核病和非结核病样本以及区分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样本方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共有360份标本用于评估,根据MGIT 960的检测结果,其中221份标本(61.4%)的结核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139份(38.6%)为阴性。针对221份真阳性标本,采用自动化MODS检测出阳性标本212份,阴性标本9份(灵敏度达到95.9%;95%置信区间[CI]为92.4%~98.1%);针对139份真阴性标本,采用自动化MODS检测出阳性标本135份,阳性标本4份(特异度达到97.1%,95%置信区间[CI]为92.8%~99.2%)。此外,研究发现用于自动化MODS检测的阳性标本平均培养时间为10天(四分位区间为8至13天)。
综上所述,自动化MODS在资源有限地区是一种有效且代价敏感的替代性结核病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