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机构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在核能领域领先》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1-03-05
  • 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舰队在十年内,虽然大多数的单位长期核地区——日本、欧盟和美国——正面临着原来的40年的设计寿命,年底布伦特华纳、领先世界能源展望电力行业建模与分析的国际能源署(IEA)昨天说。他在国际能源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举办的“清洁能源转型中的核能”高级研讨会上对与会代表说,如果没有政策支持现有舰队的长期运行,这种趋势肯定会继续下去。

    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介绍网络研讨会的声明中指出,从2020年到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然而,在核能是最大的低碳电力来源的发达经济体,核能正在失去优势,在世界需要更多低碳电力的时候,核电站关闭,新建设的投资有限。尽管世界各地的清洁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各国根据《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做出了承诺,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

    举办第一个事件的两个交易日,核电在电力的作用:趋势和预测——旗帜指出,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业低碳技术,核能能够作出重要的贡献,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政策和市场设计建立了促进投资可分派,低碳发电技术。

    班纳援引国际能源署去年4月发布的《2020年全球能源评估报告》称,核能仍是仅次于水力发电的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占10%的份额。但正如国际能源署本周公布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在疫情期间电力需求下降之后,全球排放量已经出现反弹,他说。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8%,这主要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对旅行和经济活动的影响。然而,在4月触及低点后,全球排放量强劲反弹,并在12月超过2019年水平。

    班纳说:“在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核能实际上是最大的低碳发电来源,它提供的电力超过水电,也超过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总和,过去30年来一直如此。”“在过去50年里,核能一直是能源系统的一部分,其范围和持续时间意味着,核能在全球范围内帮助避免了6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当今两年的全球能源相关排放。如果没有核能,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高出近20%。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核能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就像它在2020年所做的那样。”

    然而,这一长期贡献意味着核电机组正在老化。

    “截至2019年初,我们看到美国核电站的平均寿命接近40年,加拿大和欧盟约35年,日本约30年。按照最初的设计寿命和运营40年的许可证,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核电站将决定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他说道。

    他说,在几个主要市场,核电的贡献可能大幅下降,但随着中国在10年内占据首位,核电的贡献将出现大幅增长。

    “在最近有增长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核反应堆数量要小得多。这让我们看到了核能的未来。《世界能源展望》显示,一方面,在发达经济体中,我们的核舰队正在老化,而且很少有建筑在进行,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里,我们的总体活跃核舰队的产量将会下降。到那时,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尤其是在中国,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最大的核舰队。在俄罗斯、印度和中东也有持续的增长。这是世界核技术重心的转移。”

    太阳能光伏目前是大多数国家最便宜的电力来源,根据《世界经济展望》的“既定政策”设想,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增长两倍,风力发电也将增长。但他说,我们需要所有的低碳技术。“在未来20年里,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新的电力之王。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力来源。与过去20年发生的情况相比,现在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煤炭为主,到太阳能明显为主。”

    他补充说,如果遵循《世界经济展望》的“可持续发展”设想,那么低碳发电的增长将会大得多、快得多,“非常迅速地淘汰不减不减的燃煤发电”。

    他说,太阳能光伏发展如此迅速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在大多数国家,新项目的成本是所有电力来源中最低的。其次,130多个国家都有对太阳能光伏的政策支持。第三,融资往往非常便宜,部分原因是政策支持。他说:“我们也看到了风力发电的条件,但核能和碳捕获和储存的条件就不那么好了。”

    “我们不应该忘记,核能是成本效益高的能源转型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扩展一生核电站的国家开放选项,继续,继续安全操作,在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场景中,有适度的投资核能,但这有助于利用现有的网站和电力网络,并保持尽可能温和的投资在这些清洁能源过渡。所以我们看到的有成本效益的途径是投资-9万亿- 8.5美元的顺序在接下来的20年,而如果我们不延长核反应堆的寿命,我们更多的关注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这将是低碳发电在所有这些场景中,将增加所需的总投资和整体成本,不仅对这些技术的投资,而且在支持网格和平衡的需求。”

    他的言论强调了国际能源署(IEA)和经合组织(OECD)核能机构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电成本预测——2020年版》(predictive Costs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 2020 Edition)的结论,即现有核电站的长期运营产生的电力是低碳发电成本最低的选择。

    班纳说,需要增加电力投资以带动清洁能源转型,但如果没有核能对可再生能源的补充,总投资将增加15%以上。

    强调的重要性,IEA的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的路线图能源部门为了达到零排放,到2050年,横幅说:“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规定的政策,包括全国贡献决定的,但也已经公布的零到2050年的承诺,不会给我们所有我们需要去的地方。因此,有必要与地区和全球专家坐在一起,探索核能在脱碳电力和其他应用方面的机会,包括脱碳热,以及通过生产氢气可能提供的其他燃料。”

    他说,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包括中国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雄心,“只覆盖了《世界经济展望》‘既定政策’情景与‘可持续发展’情景之间差距的一半左右”。“这要求更大幅度的减排,到2050年达到100亿吨左右,当然,这还谈不上达到净零排放。”

相关报告
  •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表示:到2050年,欧盟地热产能可能会增长8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04
    • 国际可再生能源(IRENA)总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在访谈中表示,地热与风能和太阳能的成本竞争力日益增强,可以与它们结合,创造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他认为,到本世纪中叶,欧盟的地热产能将增长8倍。 一些能源公司表示,如今新的深层钻井技术可以在世界70%的地区部署地热资源。这和你的预测相符吗? 我无法确定具体是70%、75%或65%。我能说的是,地热能不局限于特定的地方,而且可以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质和地理环境中找到。 我们的评估结论认为,地热可以在世界不同地区用于多种用途,以造福当地居民。地热开发可以在火山地区,例如冰岛,但在美国、印度尼西亚、东非和其他许多地方也已经有地热开发。 还有其他技术不断涌现,如人工热储的创造,在法国和韩国等地的地热增强系统。这些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增加人造地热的产能,从而扩大地热的使用范围。 最近,我们还看到人们对地热资源用于供暖与制冷的兴趣越来越大。利用深度不到400米更容易获得的浅层地热资源,几乎可以肯定会在任何地方增加地热供暖与制冷的机会。 你自己对地热电厂的预测是什么,尤其在欧洲,能扩大多少产能? 我们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中作出了我们的预测,在该展望中,我们评估了电力与能源生产的潜力和发展。 我们的预测显示,到本世纪中叶,欧洲的地热产能将增长8倍,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到205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地热的产能比现在增长12倍。 目前世界范围内工业规模降成本的潜力是什么? 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热的成本竞争力。的确,竞争日益激烈。 更进一步说,必须制定更多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像地热,主要是在勘探阶段,是非常昂贵的。决策者必须考虑到第一阶段的所有风险和成本,才能使地热资源更具吸引力。 地热能在整体能源系统中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基础负荷电力,以平衡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变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可以是增强能源系统灵活性的一种方法。 在农业食品部门以及区域集中供暖与制冷领域,地热的利用仍需加以推广。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风险缓解工具可以提供帮助,例如世界银行的地热资源风险缓解方案。 你认为在未来几年里,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热的安装成本会降低吗? 地热对于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来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补充。作为一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地热可以作为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补充,为电网提供必要的平衡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我们还认为,对于建筑、城市和农业来说,地热在整个能源部门中都很重要。地热能可以减少污染,减少浪费,促进食品安全。同样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政策框架来支持地热开发,使我们的系统更清洁,更有弹性。 风能和太阳能在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指令中得到了积极的支持。如果地热没有得到类似的支持,它如何才能真正进入欧盟市场? 在竞争力方面并没有真正的问题。地热绝对可以与其他任何可能的能源生产方式相媲美。 我所看到的主要问题与勘探阶段有关,这一阶段的成本和风险可能过高。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发展地热活动,最初的资金不足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障碍之一。 在这方面,我认为像法国、德国、冰岛、荷兰、丹麦或瑞士等国的风险缓解机制可作为可能的指导。 在欧洲,地热需要什么样的补贴?地热如何才能吸引这些补贴来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地位? 我们要说的是降低初期的成本,降低投资的风险。我们谈论的不是对生产的电力的补贴。 我们的数据表明,在未来几年,全球平均电力成本可能降至每千瓦时5美分多一点。 因此,总体来说,地热能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地热开发的初期阶段降低风险与成本,并促进投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支持世界各地释放地热能方面发挥作用。 转到地热涉及的环境问题。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人们担心钻井时使用柴油会产生碳足迹。怎样才能减少碳足迹呢? 虽然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尚未涉足这一领域,但我们从现有研究中了解到,地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其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碳足迹相对是较低的。 此外,像冰岛正在开发创新的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也是为了确保地热发电厂的零排放。 与水污染有关的问题呢? 当然,运营者必须对项目加以管理。钻井作业中水的再循环和循环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防止污染。 我参观冰岛的一家电厂时看到,其运营商能够做到在不产生任何重大的环境后果的前提下生产地热能。 欧盟委员会(EU Commission)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也表明,如果液体被100%回灌地下,双工质发电技术甚至可以确保零排放。 展望地热的未来,你认为未来的应用方向主要是为城市供暖还是提供电力基础负荷? 我们看到未来需求不断增长。当今地热能的装机容量不大,还不到全球能源组合的1%。 但地热能还有发展的空间,在使用可变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时,它可以为能源系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平衡和灵活性。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源部门的脱碳。这包括建筑物和城市。地热为供暖与制冷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解决方案,并且在中国和东欧有许多城市已经在这样做了。 因此,从能源和电力的角度来看,地热能都将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继续领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6
    • 世界知名能源智库Ember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赞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成就。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在中国电力产量中的占比创下了37.3%的历史新高,水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的不断增长使煤炭在发电中的占比首次降至60%以下。报告认为,这是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清洁能源占比上升趋势明显,而化石燃料的份额在过去10年中始终呈下降态势,目前化石燃料的份额已经从去年的65%左右下降至62.7%。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证明,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有可能比承诺的2030年之前更早达到峰值。 报告预计,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风能和太阳能建设热潮,不仅保证了中国继续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而且将远远快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另一家智库“全球能源监测”也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中国继续成为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的全球领先者,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总和的两倍。 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建设多达180吉瓦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厂和159吉瓦的风力发电厂,中国占全球在建太阳能和风电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二,远超在建装机容量排名第二的美国。去年,中国安装的太阳能发电量超过了前3年的总和,也超过了2023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投资者,但同时也在大力投资水电和碳氢化合物,以推行“全覆盖”的能源供应方式。 彭博社新能源财经报道在援引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公布的消息时表示,由于降雨量增加推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已成为近期煤炭占中国总发电量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发电用煤炭需求将低于此前预期。 报道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能力。今年,中国水力发电量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增长速度远超过燃煤发电量的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至5月,火电发电量、水力发电量以及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14.9%和25.3%。此外,仅在今年5月,清洁能源就占中国电力的44%,创历史新高。尽管需求持续增长,但煤炭的份额仍降至53%的历史低点。 路透社在报道中引用了中国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的按技术分类的发电数据。报道称,化石燃料发电量的下降导致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6%,而电力行业约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二,是近年来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统计数据表明,今年5月,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增长52%,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78%;增幅第二大的是水力发电,发电量增加了39%;风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1%。此外,核能和生物质发电量也有小幅增长。 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了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雄心。中国自今年3月以来已经成功实现了化石燃料和水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逆转。如果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发展持续下去,那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继续下降。(经济日报记者 翁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