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_COVID-19暴发期间中国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0
  • 2月18日_COVID-19暴发期间中国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

    1.时间:2020年2月18日

    2.机构或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3.事件概要:

    2月14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Psychiatry在线发表通讯文章“Mental health care for medical staff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面对COVID-19疫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面向医护人员制定的心理干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建立心理干预医疗队,提供在线课程,指导医务人员处理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援助热线小组,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指导和监督;为缓解压力提供各种团体活动的心理干预。然而,心理干预服务的实施遇到了障碍,因为医务人员不愿意参与为他们提供的团体或个人心理干预。此外,个别护士表现出易激动、易怒、不愿意休息、有心理困扰的迹象,但拒绝任何心理帮助,并表示没有任何问题。在对湘雅二医院13名医务人员30分钟的采访调查中,发现了拒绝帮助的几个原因。首先,感染对工作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问题,他们一开始工作就不担心这个问题。其次,他们不希望家人担心他们,害怕把病毒带回家。第三,当患者由于恐慌或对疾病的了解而不愿在医院隔离或不配合医疗措施时,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外,工作人员担心在面对危重病人时缺乏防护设备和无能为力的感觉。许多工作人员提到,他们不需要心理医生,但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足够的防护用品。最后,他们建议进行心理技能培训,以应对患者的焦虑、恐慌和其他情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让精神健康工作人员直接帮助这些患者。

    鉴于以上原因,医院调整了心理干预措施。首先,医院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暂时与家人隔离。医院还保障了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并帮助工作人员录制了他们在医院的日常活动录像,与家人分享并减轻了家人的担忧。第二,除了疾病知识和防护措施外,还安排了岗前培训,以解决COVID-19患者的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措施,并派遣医院安保人员来帮助应对不合作的患者。第三,医院制定了有关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详细规则,以减少后顾之忧。第四,合理安排休闲活动和放松训练,帮助员工减轻压力。最后,心理咨询师定期走访休息区,聆听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或故事,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提供的休息区可以容纳100多名一线医务人员,其中大多数人都表示在这种住宿中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保持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于更好地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尽管在疫情期间仍未找到最佳方法,但从这些心理干预中吸取的经验有望帮助中国政府和世界其他地区更好地应对未来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20)30078-X/fulltext

  • 原文来源: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20)30078-X/fulltext
相关报告
  • 《COVID-19暴发期间中国医务人员的心理保健》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3
    • 2月14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Psychiatry在线发表通讯文章“Mental health care for medical staff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面对COVID-19疫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面向医护人员制定的心理干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建立心理干预医疗队,提供在线课程,指导医务人员处理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援助热线小组,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指导和监督;为缓解压力提供各种团体活动的心理干预。然而,心理干预服务的实施遇到了障碍,因为医务人员不愿意参与为他们提供的团体或个人心理干预。此外,个别护士表现出易激动、易怒、不愿意休息、有心理困扰的迹象,但拒绝任何心理帮助,并表示没有任何问题。在对湘雅二医院13名医务人员30分钟的采访调查中,发现了拒绝帮助的几个原因。首先,感染对工作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问题,他们一开始工作就不担心这个问题。其次,他们不希望家人担心他们,害怕把病毒带回家。第三,当患者由于恐慌或对疾病的了解而不愿在医院隔离或不配合医疗措施时,工作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外,工作人员担心在面对危重病人时缺乏防护设备和无能为力的感觉。许多工作人员提到,他们不需要心理医生,但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足够的防护用品。最后,他们建议进行心理技能培训,以应对患者的焦虑、恐慌和其他情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让精神健康工作人员直接帮助这些患者。 鉴于以上原因,医院调整了心理干预措施。首先,医院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工作人员可以暂时与家人隔离。医院还保障了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并帮助工作人员录制了他们在医院的日常活动录像,与家人分享并减轻了家人的担忧。第二,除了疾病知识和防护措施外,还安排了岗前培训,以解决COVID-19患者的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措施,并派遣医院安保人员来帮助应对不合作的患者。第三,医院制定了有关防护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详细规则,以减少后顾之忧。第四,合理安排休闲活动和放松训练,帮助员工减轻压力。最后,心理咨询师定期走访休息区,聆听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或故事,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提供的休息区可以容纳100多名一线医务人员,其中大多数人都表示在这种住宿中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保持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于更好地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尽管在疫情期间仍未找到最佳方法,但从这些心理干预中吸取的经验有望帮助中国政府和世界其他地区更好地应对未来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 《2月18日_COVID-19暴发期间中国的在线心理健康服务》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0
    • 2月18日_COVID-19暴发期间中国的在线心理健康服务 1.时间:2020年2月18日 2.机构或团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科、南方医科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等 3.事件概要: 南方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The Lancet Psychiatry在线发表通讯文章“Online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总结了迄今为止中国暴发COVID-19疫情期间针对需要帮助的人群已经广泛实施的几种类型的在线心理健康服务。 首先,截至2020年2月8日,可通过微信调查计划问卷之星搜索与COVID-19疫情相关的72项在线心理健康调查,该调查针对不同人群,包括医务人员、COVID-19患者、学生、一般人群和混合人群;调查范围包括湖北省、其他省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未指定地区。以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南方医院为研究中心,对1563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多中心调查,发现抑郁症的患病率为50.7%,焦虑为44.7%,失眠者为36.1%,压力相关症状为73.4%。这些发现对于卫生部门分配卫生资源和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医务人员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疫情暴发期间,医务人员和公众已广泛使用带有通讯程序的在线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微信,微博和抖音。此外,有关COVID-19预防、控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本书也迅速出版,并向公众免费提供了免费电子版。截至2月8日,已出版了29本与COVID-19相关的书籍,其中11本(37.9%)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其中包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 最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医疗机构、大学、学术团体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广泛建立了在线心理咨询服务,每周24小时免费提供咨询服务。还开发了在线心理自助干预系统,包括针对抑郁,焦虑和失眠的在线认知行为疗法。此外,一些人工智能(AI)程序已被用作流行病期间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例如,AI“树洞行动救援团” 通过监视和分析微博上发布的消息可以识别处于自杀风险的个人,并提醒指定志愿者采取相应行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20)30077-8/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