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隧道安装穿越国境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8-07-19
  • 7月11日3时30分,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条黑龙江盾构隧道管道安装工程现场, 全长1127米的管道安全平稳到达俄罗斯境内接收井, 成功穿越国境线。 据介绍, 这项工程是我国引进境外油气资源所建设的最大口径、最高钢级、最大输送压力的管道工程以往, 盾构隧道管道安装采用在隧道内进行管道组对焊接的方式此次管道安装工程, 按照设计要求, 隧道直径2.44米, 管道口径1.42米。管道进入隧道后, 左右缝隙不足50厘米, 人根本无法进入。因此, 此次采用的是竖井内组对焊接, 而这样的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为保障焊接质量,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部多方协调, 专门从俄罗斯采购调配同等口径、同等材质的钢管, 用于焊工岗位练兵使用, 有效提升专业技能。严格遵循 "依法合规" 原则, 提前对隧道内管道焊接方案反复审核论证, 确保方案的完备性及可行性。

相关报告
  • 《渤海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技术创新赢大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04
    • 截至3月1日,渤海装备公司已完成中俄东线(南段)首批试制钢管和江苏滨海LNG项目钢管首批交付。据悉,在2月份国家管网公司组织的中俄东线(南段)钢管产品招标中,渤海装备中标29.07万吨直缝钢管工作量,收获了市场大单。针对中俄东线管道项目用钢管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等新要求,渤海装备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低温(零下45摄氏度)环境用X80钢级直径1422毫米钢管、热煨弯管及管件,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的直径1422×25.7/30.8毫米直缝埋弧焊管,成为全球油气管道最大口径X8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56英寸CL900球阀成为目前世界上尺寸规格和压力等级最大的球阀,已有28台应用到中俄东线(北段)项目。渤海装备积极履行生产保供职责,在已开工建设的中俄东线北段、中段及南段的部分管道项目中,其钢管供货量占项目总需求量的46%。同时,渤海装备组建服务队伍,深入施工一线提供精准服务,为管道全数字化、全智能化、全生命周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中俄东线长江盾构隧道第二条天然气管道完成焊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22
    • 2月19日,从管道局第四分公司承建的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管道安装项目传来喜讯,该项目的隧道内第二条直径1422毫米、壁厚32.1毫米的天然气管道完成焊接,隧道内管道焊接累计突破20.4公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全面受控。 长江盾构管道安装项目作为当前世界油气领域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施工条件最复杂的穿江盾构隧道内管道安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中俄东线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届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联系将更加紧密,天然气资源互保互供优势将充分显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自2023年8月28日打火开焊以来,遇到了极度受限空间、多次复合转弯环境下管道运输和组对、零间隙全自动焊接技术应用等多项世界级挑战。为此,项目部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红色研学、青年课堂、一线实践等活动,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青年突击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的生力军作用,激励参建员工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有力的举措,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他们“量身定制”专用设备、设施及工器具50余台/套,通过每天的实时跟踪测量、紧密协调配合等手段,针对焊接等关键环节进行精心组织和管理,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智能化运营、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等目标,填补了国内长距离隧道内应用全自动焊接核心技术的行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