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耐药性会影响欧洲的推荐治疗》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04-11
  • 淋病是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中第二个最常被通报的性传播疾病,2007年至2016年间有将近50万例报道病例。根据欧洲淋球菌抗菌药物监测计划的最新结果,感染是可以治疗的,但淋病奈瑟菌仍然表现出高水平的阿奇霉素耐药性。这种抗生素是目前推荐的淋病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但是观察到的抵抗模式威胁到其原来的有效性。

    每年,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国家参加ECDC的欧洲淋球菌抗菌监测计划(Euro-GASP),来测试淋病奈瑟菌对常用于淋病治疗的抗生素的易感性。这样一来,ECDC就得以监测推荐的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2017年Euro-GASP结果表明,与近年相比,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保持稳定。

    2017年,27个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收集并测试了3248个淋球菌分离物,结果显示头孢克肟和阿奇霉素耐药性(分别为1.9%和7.5%)与2016年相比保持不变(2.1%和7.5%)。然而,报告每种抗菌剂的抗性分离株的国家数量却在增加。与2015年相比,已经连续第二年没有检测到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

    用抗生素成功治疗淋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盆腔炎、异位妊娠、不孕或某些环境中HIV传播的增加。结合定期检测来早期诊断和治疗感染,是减少进一步传播的主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

    目前的差距是缺乏有关二手治疗的信息。根据最新的Euro-GASP结果,86%的患者可获得有关其治疗过程的信息包含接受头孢曲松(含或不含)阿奇霉素。 2012年引入的两种抗菌药物用于淋病治疗可能会增加对头孢曲松的易感性。然而,Euro-GASP分离株关于使用过的治疗过程的数据完整性仍需要改进,因为有关此信息的信息仅适用于2017年三分之一(37%)的测试分离株。

    最近关于广泛耐药性淋病菌株的报道使得了解耐药性变化是否是治疗方法的改变、不同性网络中的性行为、淋球菌菌株分布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变化至关重要。

    ECDC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其修订的区域应对计划,以控制多重耐药性淋病。该计划还概述了减少欧洲耐药性淋病威胁的方案。

相关报告
  • 《多重耐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获得性广泛耐药性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4-01
    • 提升药物准入标准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会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世界卫生组织绿灯委员会(GLC)曾于2000年开始提升药物准入标准并尝试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细菌的获得性耐药。 为了评价GLC行动的成效,来自美国、泰国、秘鲁等国家的研究人员从9个国家(其中5个国家的药物满足GLC标准,其余4个国家的药物尚未遵从GLC的规定)挑选出自愿参与试验的832名耐多药结核病成年患者,并从治疗初始阶段到结束,每月都对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和基因分型试验,以比较细菌对二线药物(SLDs)的获得性耐药例数。 在那些对特定SLDs没有耐药性基线的患者当中,有68人(8.9%)获得广泛耐药结核病、79人(11.2%)获得氟喹诺酮耐药性、56人(7.8%)对二线注射型药物(SLIs)产生耐药性,其95%CI值分别为0.27(0.16-0.47)、0.28(0.17-0.45)、0.15(0.06-0.39)-0.60(0.34-1.05),并且抗药风险会随着潜在有效药物数量的减少而上升。如果对耐药性基线和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控制,则获得广泛耐药结核病组的95%CI值为0.21(0.07-0.62)、获得氟喹诺酮耐药组的95%CI值为0.23(0.09-0.59)。 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会存在对SLDs产生获得性耐药的重大风险,且会随着耐药性基线的升高而升高。当然,如果能够满足GLC发布的特定标准,则上述风险会显著降低。
  • 《目前对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加剧了耐药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2-10
    • 利物浦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警告说,在低收入国家,一种常见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线方法正在受到耐药性出现的影响。 发表在《mBio》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开发治疗这种致命的脑部感染的新药和治疗方案的必要性。 隐球菌脑膜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人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是可用于感染初期治疗的唯一药物,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长期效果不佳。 耐药性被认为在这些不良结果中发挥了作用,但目前缺乏可靠的数据,需要更好地了解氟康唑暴露与耐药性出现之间的关系。 在一项新的中空纤维模型和小鼠的实验研究中,量化了药物暴露与抗真菌杀死和氟康唑耐药性的出现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在接受氟康唑治疗的坦桑尼亚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中被连接到患者。 结果表明,氟康唑耐药是由真菌染色体重复引起的,发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从数学模型中模拟病人的数据表明,在推荐的每天1200毫克的氟康唑治疗中,只有12.8%的病人在两周后完全摆脱了真菌。此外,83.4%的人有持续的耐氟康唑亚群。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氟康唑的剂量必须大幅增加,超出目前的推荐剂量。 疗法和传染病教授威廉•希望利物浦大学说:“这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结合了信息从实验模型的隐球菌脑膜炎接受氟康唑作为单药治疗的病人的数据,在非洲大部分仍然是常态,尽管不符合当前的治疗建议。 “我们已经证明耐药性的出现与药物暴露有关,并与临床相关的单一治疗方案的使用有关。因此,非洲许多患者唯一可用的药物是在患者服用氟康唑时真菌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我们的发现强调了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药物和组合,以减少全球隐球菌脑膜炎的死亡人数。” 抗菌素耐药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威胁,全球都在推动开发新药。在霍普教授的领导下,利物浦大学的抗菌药效学中心为PK/PD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研究设施,并提供临床前和早期临床支持,以确保以精简的方式开发新药。 这项研究的合作者包括圣乔治大学、伦敦大学、杜克大学医学院(美国)和坦桑尼亚国家医学研究所以及生物技术公司F2G有限公司。 资金支持由医学研究委员会、国际发展部和维康基金会提供。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6日